•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琵琶行(并序)》備教手記

      2017-11-03 13:29王世發(fā)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10期
      關(guān)鍵詞:江州琵琶行琵琶

      王世發(fā)

      日本學者佐藤學的一本專著《靜悄悄的革命》,里面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蔽液苜澩@個見解。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認為,還有比課堂教學更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備課”。備課決定著教學。有什么樣的備課,才會有什么樣的教學。精彩的教學來自于精細的備課。同樣的道理,糟糕的教學一定源于糟糕的備課。長期的實踐、研究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備課要做到“三個付出”,一是為長遠付出,備課要立足于長遠,積累資料,深入研究,為未來教好學作鋪墊;二是為難點付出,備一課要攻破一個難點;三是為細節(jié)付出,備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細節(jié),要周密思考和設計。

      我教《琵琶行(并序)》一課,就備課環(huán)節(jié)來說,我做了一些細致的基礎(chǔ)性工作。

      首先是示范性背誦課文?!杜眯小肥前拙右自姼璧拇碜髌分?,是語文教學的經(jīng)典篇目,盡管課后沒有提出背誦要求,但我覺得這首詩融敘事、抒情為一體,被譽為音樂描寫的千古絕唱,讀來膾炙人口,令人心醉,因此我要求學生背誦全詩。我的教學有一個特點,凡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我得先面對全班學生示范背誦,每課如此?!杜眯小愤@一課,我不僅背誦全詩,詩前的序言我也能背誦給學生聽。

      接下來,第二項基礎(chǔ)工作是,研究作者。我研讀了研究白居易的兩部專著,一部是《白居易評傳》,一部是《白居易詩歌賞析集》。我從《白居易評傳》一書中,了解了白居易的家世、家庭、詩人的一生、政治思想、文學主張、藝術(shù)風格及作品產(chǎn)生的影響。白居易五六歲開始學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歲苦讀書能屬文。二十九歲時中進士,以第四名及第,十七人中最少年。三十二歲在吏部試書判拔萃科登第,入甲等,授秘書省校書郎。三十五歲應“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以對策語直入第四等(即乙等),授周至縣尉。當年十二月,游仙游寺,作《長恨歌》。三十六歲招入翰林院,奉敕試制詔等五首,為翰林學士。三十九歲,自請改官京兆府戶曹參軍,仍充翰林學士。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四十四歲。這年六月,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密派中岳寺僧人刺殺了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認為是“國恥”,上疏請捕賊。宰相(張弘靖、韋貫之)怒其越職奏事。忌之者復誣居易母看花墜井死,卻作《賞花》、《新井》詩,有傷名教,貶江州刺史。中書舍人王涯復論不當治郡,改貶江州司馬。四十五歲,秋,送客湓浦口,作《琵琶行》。五十二歲,任杭州刺史。五十四歲,任蘇州刺史。五十七歲,從洛陽返長安,任刑部侍郎。六十五歲,自編《白氏文集》六十五卷,共收詩文三千二百五十五篇,藏于東都圣善寺。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七十五歲,居洛陽。八月,卒于洛陽履道里第。十一月,葬龍門香山如滿法師塔之側(cè)。

      白居易的一生,《新唐書》中這樣評價:“居易始以直道奮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道被斥,晚亦不衰。當宗閔時,權(quán)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潔自高……嗚呼!居易其賢哉!”據(jù)《唐摭言》記載,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吊居易詩云:“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p>

      從《白居易詩歌賞析集》中,我讀到了白居易比較系統(tǒng)的不同類型的詩歌,尤其是有些不常見的詩,如《感情》《寒閨夜》《寄湘靈》《冬至夜懷湘靈》《感鏡》《潛別離》等,廣泛閱讀白居易詩歌對于我們深入閱讀和理解《琵琶行》詩有一定助益。

      我做的第三項基礎(chǔ)工作是積累教學資料。下面是我為準備《琵琶行(并序)》一課閱讀的主要資料:

      (1)談《琵琶行》 吳功正《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

      (2)談《琵琶行》的琵琶曲 刁九國《師范教育》1985年第1期

      (3)《白居易評傳》 褚斌杰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

      (4)《白居易詩歌鑒賞集》 褚斌杰主編,巴蜀書社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

      (5)琵琶聲聲是雕刀——《琵琶行》音樂描寫的再認識 周德倉《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0年第4—5合期

      (6)《琵琶行》注釋補志 劉榮蓀《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1年第5期

      (7)《琵琶行》注釋辨正 劉榮蓀《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1年第6期

      (8)《琵琶行》的“形象類比”特色 黃汝授《中學語文》1990年第6期

      (9)名師授課錄·《琵琶行》 譚軼斌《語文學習》2003年第7—8合期

      (10)幾篇詩文中的音樂描寫——《琵琶行》《明湖居聽書》及其他 《劉征文集》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11)對《琵琶行》結(jié)構(gòu)的另一種解讀 韓大強、劉聲勇《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5期

      (12)關(guān)于《琵琶行》 鄭逸龍、吳銀華《語文學習》2003年第9期

      (13)《琵琶行》參與式教學設想 王承棟 《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6期

      (14)《琵琶行》注商三則 宋桂奇《語文學習》2007年第9期

      (15)《琵琶行》中“回”字的確切含義 莫麗莎《中學語文》2009年第5期

      (16)異曲同工,盡得其妙——《明湖居聽書》與《琵琶行》音樂描寫藝術(shù)比較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9年第3期

      (17)穿越圖畫和音樂之美——《琵琶行》的藝術(shù)奧秘 孫紹振《中學語文》2008年第12期

      (18)《琵琶行(并序)》備考策略 蔡明《語文教學通訊》2007年第7—8合期

      (19)《琵琶行》中的臣妾心理分析 楊長榮《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1期

      (20)在“延宕”中品讀《琵琶行》的藝術(shù)之美 張宇《語文教學之友》2011年第5期

      (21)似訴平生不得志——《琵琶行》中“樂”“志”呼應的特點 華祿《讀寫月報》2012年第10期

      (22)詩序?qū)ψx看《琵琶行》的敘事藝術(shù) 肖炳生《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年第12期endprint

      (23)千古“絕唱”——賞析《琵琶行》描寫音樂的技巧 劉麗娟《語文教學之友》2017年第3期

      (24)融情入詩,含英咀華——《琵琶行》課堂教學實錄 包建新 朱昌元主編《名師課堂教學實錄》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25)《琵琶行(并序)》寓意發(fā)微 寇安炳 《語文學習》2009年第2期

      (26)白居易《琵琶行》的敘事性解讀 徐爽《中學語文教學》2016年第9期

      (27)白居易《琵琶行》創(chuàng)作緣起初探 何群《中學語文教學》2014年第2期

      (28)涵情味道品“裂帛”——《琵琶行》教學設計 王廣杰《中學語文教學》2014年第1期

      (29)《琵琶行》需要深入理解的是什么? 趙月華 《中學語文教學》2011年第3期

      (30)《琵琶行》最讓學生欣賞的美是什么? 于曉麗《中學語文教學》2011年第3期

      (31)《琵琶行》里拓展探究到了什么? 陳海印《中學語文教學》2011年第3期

      (32)同是天涯淪落人——《琵琶行》課堂教學節(jié)錄 董旭午《語文教學通訊了》2014年第4期

      (33)《琵琶行》課例賞鑒 王廣杰、何杰《語文教學通訊》2014年第7—8合期

      (34)《琵琶行》課例賞鑒 王毅軍、賈玲《語文教學通訊》2011年第7—8合期

      (35)《琵琶行》教學藝術(shù)鏡頭 《語文學習》2007年第9期

      (36)文學作品中的音樂描寫藝術(shù)研究與鑒賞 寧冠群《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年第3期

      (37)《琵琶行》中音樂描寫的興發(fā)感動作用 單曉蕾《語文教學之友》2015年第6期

      (38)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樂學分析 張承龍《教學與管理》2007年第8期

      (39)“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新釋及啟示 王長路《語文教學之友》2010年第8期

      (40)也說“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之意 唐遠廷《語文教學之友》2011年第3期

      第四項基礎(chǔ)工作是,探究《琵琶行》主題。我認為,理解《琵琶行(并序)》的主題是教學這一課的難點所在。關(guān)于《琵琶行》的主題,說法紛紜,各執(zhí)一詞,教學參考書上也沒有明確的表述。教師教學用書中談及詩中的人物形象時有這樣一段文字:“在這首詩中,生動地刻畫了兩個‘天涯淪落人的形象,一個是歷盡繁華、美人遲暮的琵琶女,一個是被貶江城、孤獨苦悶的閑職司馬。琵琶女矜節(jié)自持,羞澀靦腆,多愁善感,才藝驚人;‘江州司馬感情豐富,體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飛揚。兩個人同是從長安淪落天涯,一曲一詞,合演了一曲千古絕唱?!痹噯?,詩中刻畫了兩個形象,但全詩所要表達的主題究竟是什么呢? 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關(guān)于《琵琶行》一詩主題,有多種說法,主要有如下五種觀點:

      同情說。同情琵琶女,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歷來的教材就這樣定位。詩歌通過寫琵琶女遭遇的不幸,結(jié)合詩人自己在宦途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詩歌表達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墩Z文學習》2003年第7、8合期上有一篇《琵琶行》教案,關(guān)于主題的表達有這樣一段文字:“從琵琶行中我們讀到了一個遷謫失意的朝廷官員和一個流寓江湖的歌伎之間的相似之處,感受到了一個壓抑的正直的知識分子對處于社會最底層歌伎的理解和同情。”《唐詩鑒賞辭典》也表達出相近的說法:“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異常生動真實,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過這個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藝人們的悲慘命運。面對這個形象,怎能不一灑同情之淚!”

      戀情說。詩人在序言中說:“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睆男蛑锌闯?,詩人似乎安于被貶謫的現(xiàn)狀,安然自得,只是偶遇琵琶女,有感于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才觸發(fā)了詩人的遷謫之意。而詩中的琵琶女也只不過是一個影子,他由琵琶女想到的是他的初戀情人湘靈,一想起自己的初戀情人,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痛苦,愁腸寸斷,于是他把這種感情投射到琵琶女身上,全詩表面上寫對琵琶女的同情,實質(zhì)上是表達他對初戀情人湘靈的懷念之情。湘靈是白居易的鄰居之女,是白居易二十二歲左右時定情的戀人,白居易對她很癡情,前后30多年不曾忘懷她。有多首詩可以證明。如《獨眠吟》是白居易為湘靈寫的:“夜長無眠起階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來明月夜,何曾一夜不獨眠?!贝嗽娂s作于元和二年(807),詩人約三十六歲。詩人因思念湘靈而不眠,到階前仰望寥落的星河,希望通過天上的星星傳遞自己對湘靈的思念之情。十五年來,明月雖好,而詩人不能與湘靈相依相伴,只能忍受孤眠寂寞之苦。白居易被貶江州,對湘靈思念更深。元和十年(815)秋,白居易寫《感情》一詩:“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xiāng)履。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晕嶂喗?,漂蕩三千里。為感長情人,提攜同到此。今朝一惆悵,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痹娙嗽谕ブ袝褚挛飼r,看見鞋子便想到湘靈,白居易把湘靈贈給他的鞋子帶到流放之地,可見他對湘靈的懷念之深。當年湘靈贈鞋,是希望兩人“雙行復雙止”,永不分離,但如今鞋成雙而人成單,夙愿早已化為泡影,豈不痛哉!

      悲憤說。借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抒發(fā)詩人的悲憤和不滿之情。“在《琵琶行》中,作者通過塑造兩個在才能、遭遇、感情等方面有相同屬性的藝術(shù)形象,并將這兩個藝術(shù)形象進行類比來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淪落天涯的悲憤感情?!保ê秉S汝授《〈琵琶行〉的“形象類比”特色》)著名語文教育家劉征先生在他的《幾篇詩文中的音樂描寫——〈琵琶行〉〈明湖居聽書〉及其他》一文中說:“《琵琶行》寫音樂,意不在寫音樂而在寫人,在慨嘆琵琶女身世的凄涼和抒發(fā)自己的不滿。”(《劉征文集》第一卷)

      苦悶說。白居易被貶江州,這是他政治上遭受打擊最為沉重的一次。被貶江州第二年,白居易定寫下這首詩。詩中借琵琶女的遭遇表達自己政治上的壓抑和精神上的孤獨與苦悶。詩中多處表現(xiàn)出詩人的壓抑、孤獨、凄涼與苦悶。如“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等。endprint

      哀怨說。湖北楊長榮老師持此說。楊老師在他的《〈琵琶行〉中的臣妾心理分析》一文中分析道:“琵琶女在文中只是起到一個隱喻的作用?!薄白髡弑疚牡囊鈭D并不在揭示歌伎的悲慘命運,也不在揭露社會對人才的摧殘,而是借琵琶女之口發(fā)自己被貶后的哀怨,哀的是一心忠于朝廷卻不被朝廷知曉反而遭貶,怨的是自己身為忠臣的‘妾婦心理不被理解至今淪落九江,有志難伸。也許正因為如此,古人才把這一首詩歸入感傷詩之中。”“本文的主題應是作者借琵琶女的遭遇,表達自己對朝廷不辨忠妊的哀怨,抒發(fā)個人淪落天涯的無奈?!?/p>

      上述說法,均有其理由。筆者比較贊同最后一種說法。這種說法符合白居易當時寫作這首詩的心境。白居易元和十年離開長安時他是滿懷凄楚地離開長安的。離開長安前,他的官職是左贊善大夫,這是一個不得過問政治專門陪伴太子讀書的閑官。被貶江州,他的心情是悲涼的。白居易在赴江州的途中作詩云:“三聲猿后垂鄉(xiāng)淚,一葉舟中載病身。莫憑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望總愁人?!保ā吨垡官泝?nèi)》)由此看來,詩人心潮難平,滿腹愁情!白居易在江州的三年生活是非常郁悶的。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詔下,白居易轉(zhuǎn)官忠州刺史(今四川忠縣)。詩人為離開江州的環(huán)境感到高興?!爸抑莺脨汉雾殕?,鳥得辭籠不擇林?!保ò拙右住冻抑菁闹x崔相公》)這是他離開江州的心跡表露?!杜眯小肥前拙右自诮莸牡诙陮懴碌模娙私柚鴮ε门拿鑼?,表現(xiàn)出的是自己此時無限憂郁的身世之感和哀怨、無奈的天涯淪落之情!

      我做的第五項基礎(chǔ)工作,拓展比較。《琵琶行》最突出的特色是音樂描寫。描寫音樂的詩文很多,與《琵琶行》比較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教《琵琶行》一課時,可以做一些適當?shù)耐卣贡容^訓練。備課時,可設計這樣一些內(nèi)容:

      (1)將《琵琶行》與《孔雀東南飛》或《木蘭詩》比較,都是敘事詩,民歌作品與文人詩歌有哪些不同之處?(2)將《琵琶行》與《春江花月夜》比較,都有比較豐富的意象,兩首詩歌在意象的選擇上有什么不同?(3)將《琵琶行》與李賀詩《李憑箜篌引》、韓愈詩《聽穎師彈琴》比較,三首詩都描寫了音樂,在描寫上各有什么特點?(4)將《琵琶行》與《明湖居聽書》比較,一為詩歌,一為小說,它們在音樂描寫上有哪些相同或不同?(5)白居易的琵琶詩有好幾首,如《聽李士良琵琶》《聽琵琶》《春聽琵琶,兼簡長孫司戶》,同是琵琶詩,各首詩描寫琵琶音樂有什么特點?

      下面是我執(zhí)教《琵琶行(并序)》的整體教學思路:

      (一)導入課文。以白居易祠中一副對聯(lián)導入?!耙粡椓魉粡椩拢肴虢L半入云?!?/p>

      (二)整體感知。1.教師示范背誦課文。2.明確全詩感情基調(diào)。3.理解序與詩的關(guān)系。序交待了寫作緣由、背景,是詩的內(nèi)容提要,可以說是詩的縮寫,它為全詩定下了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4.給詩的各節(jié)擬一個小標題。

      (三)探討研究。重點探究三個問題:第一、詩中的音樂描寫;第二、琵琶女與詩人的身世;第三、本詩的主題。

      音樂描寫:

      (1)將詩中的三次音樂描寫找出來并作比較,完成下表。

      三次音樂描寫比較

      (2)琵琶女演奏的弦律有怎樣的變化?琵琶女的演奏表現(xiàn)出三個樂段:清脆圓潤、宛轉(zhuǎn)低沉、激越雄壯。

      (3)詩人是怎樣描寫音樂的?(學生討論交流)

      一是運用比喻。比喻分為兩類:一是以聲喻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珠落玉盤,清脆悅耳)“銀瓶乍破水漿迸”(銀瓶爆破,激越雄壯)。二是以形摹聲。通過一連串精巧的比喻把無形的音樂寫得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把聽覺和視覺都調(diào)動起來了。如“如急雨”(既能看見,又能聽見;既有形,也有聲)、“大珠小珠落玉盤”(既有聲,又能見其形)。二是側(cè)面烘托。文中有三處。“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以“忘歸”和“客不發(fā)”烘托琵琶聲的迷人)“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以秋月之靜烘托聽眾的全神貫注,船上的人們都沉浸在余音繞梁的境界之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保ㄒ栽娙藴I濕衣衫,烘托琵琶女音樂的哀怨感人)

      課中穿插:欣賞導入時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琵琶女的琴聲;下聯(lián)寫優(yōu)美的旋律。上聯(lián)寫琵琶女彈出的琴聲,如流水悠悠,似明月皎皎;下聯(lián)寫優(yōu)美的旋律,隨江風遠播,入云天飄渺。上聯(lián)兩個“一彈”,刻畫曲調(diào)優(yōu)美多變;下聯(lián)兩個“半入”則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琴聲的效果。

      人物身世:

      討論:白居易和琵琶女的身世有哪些相同?

      1.都來自京都。琵琶女是京都的倡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作者是京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才能超眾。一個是譽滿京都的名藝人,具有超群的“藝”才;一個是名聞天下的大詩人,具有超群的“文”才。3.落魄失意。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一個因直言相諫被貶江州。4.都過著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一個是“江口守空船”,一個是“謫居臥病潯陽城”。

      本詩主題: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四)自主欣賞。欣賞古典詩歌主要是欣賞語言。學了這首詩,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些詩句?你為什么喜歡?請你任選其中一句詩自選角度寫幾句欣賞性的文字。要求:寫30—50字。

      (五)聯(lián)語寫作。要求同學們把你對這首詩的理解與感悟用對聯(lián)的形式表達出來。注意從詩的內(nèi)容、手法、人物的命運和遭遇以及主題等方面去琢磨。老師寫了兩副對聯(lián)和同學們交流,同學們課后去寫作,然后在班上交流。

      潯陽江上琵琶語,海角天涯淪落人。

      楓葉荻花,半籠煙云半籠月;離愁謫恨,一訴琵琶一訴詩。

      請同學們把老師撰寫的兩副對聯(lián)齊讀一遍。下課。

      下面是學生課后撰寫的部分對聯(lián):

      一曲琵琶語,幾多遷謫情。(孫冰倩)凄凄琴聲昭日月,冷冷江水寒人心。(顧丹梅)一曲琵琶肝腸斷,兩行涕淚青衫濕。(周莉)江水幽幽琵琶語,岸風瑟瑟詩人情。(王翔翔)大弦嘈嘈,訴說天下悲憤事;小弦切切,傾吐四海哀傷情。(胡冬玉)帝京一別,萬種憂怨心頭起;江州巧遇,一曲琵琶千古留。(葛偉杰)潯陽江頭,倡女撥弦泣身世;冷月岸邊,騷人吟詩訴謫情。(王錦龍) 潯陽送友偶得一世知己,長安驅(qū)賢自毀萬古江山。(葛偉杰)

      課后,江蘇省南通市語文教學專家丁建校長和華榮老師進行了評課。丁建校長這樣評價:王老師這堂課突破傳統(tǒng)模式,對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引領(lǐng)作用。一是基于教師豐厚的人文素養(yǎng)的引領(lǐng)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chǔ)。從整體的課堂設計看,王老師以“整體感知——探討研究——自主欣賞——聯(lián)語寫作”四個板塊,將詩歌學習的“讀、思、品、寫”緊密結(jié)合起來,獨特的設計視點和角度,顯示出王老師對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匠心獨運。二是強調(diào)對話交融的引領(lǐng)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關(guān)鍵。課堂上,王老師既是引導者、啟迪者,又是組織者、聆聽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三是鼓勵自我展示和創(chuàng)新的引領(lǐng)是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在自主欣賞時,學生“任選一句詩自選角度寫幾句欣賞性文字”,是對學生的鼓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認識感受,讓學生體味到學習詩歌的精神愉悅。聯(lián)語寫作,引領(lǐng)學生“從詩的內(nèi)容、手法、人物命運和遭遇以及主題等方面去琢磨”,這不僅是對詩歌學習的加深,更是鼓勵學生去創(chuàng)新。學生的聯(lián)語“一曲琵琶語,幾多遷謫情”,“一曲琵琶肝腸斷,兩行涕淚青衫濕”……已經(jīng)超越了對文本的概括了,其間不正融入了學生對這首詩的感悟和智慧么?南通市一中華榮老師評課時說:在《琵琶行》的教學中,王老師是在小心、努力地尋找著一個平衡點,他既要在詩情中浸潤滋養(yǎng)身心,也要在剖析中給學生打造一把鑒賞的鑰匙。這節(jié)課游弋在感性和理性之間,給語文教學帶來多方面的啟迪。

      語文教學是一個求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備課深入探究,追根窮源,精細設計,樂此不疲,教學開合自如,游刃有余,師生互動,左右逢源,這便是我在教學上的不懈追求。endprint

      猜你喜歡
      江州琵琶行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呂楠作品
      朋友
      崇左市江州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男孩,男孩
      淺談古代江州以“樊籬”為城垣的可能性
      從《琵琶行》淺談知音情結(jié)
      “琵琶”和“枇杷”
      吳緒經(jīng)水墨畫
      賊人劉洪為何能玩轉(zhuǎn)官場?
      平山县| 宜川县| 黎川县| 吉隆县| 乌拉特中旗| 三门县| 惠水县| 杭锦旗| 长子县| 峨眉山市| 福泉市| 寿阳县| 吉安县| 西峡县| 渭南市| 无锡市| 东阿县| 叙永县| 孟津县| 宁都县| 宿松县| 辛集市| 达日县| 贵溪市| 包头市| 兴海县| 博兴县| 宜兰市| 秀山| 英超| 班玛县| 鄄城县| 华容县| 东山县| 昭苏县| 嘉荫县| 桑日县| 宜章县| 土默特左旗| 晋中市|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