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琴
【摘 要】高中地理的學習范圍非常廣闊,這里的“地理”講的是廣義的地理,包括天文、水文、氣候、人口等,是對整個世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激發(fā)學生對自然人文的興趣,是高中地理授課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高中地理 學生學習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35
高中地理一直被視為文科,因而以文科生的學習為主。但是文科生在學習地理的時候不難發(fā)現,地理這門學科相較于政治歷史兩個科目,更加強調識圖方法、地理現象分析方法等理性邏輯思維訓練。而在做地理題目的時候,也通常是給出一個區(qū)域地圖或者材料,對其中的地理現象進行分析。這和傳統(tǒng)的文科似乎有著很大出入,這種靠分析方法解決題目的方式反而更貼合理科思維。因而地理授課其實對老師的綜合素質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不僅僅要教授好課本知識,更關鍵的是,教授好學生如何去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而調動起學生去解決問題的興趣,也是老師需要做的事情,本文也將就這一方面進行一定的探討。
一、高中地理學生學習興趣的現狀
(一)感覺地理學習枯燥無味
許多學生在升入高中之后,認為地理學習枯燥乏味,很難提起興趣。由初中地理到高中地理的過渡需要一個階段,初中地理只是區(qū)域地理,只需要對各個區(qū)域有著大概的了解,考試就可以過關。但是高中地理幾乎全是分析題目,可以說雖然比不上公式繁多的理科,但其體系復雜程度也絕不容小覷。例如,根據等高線走向判斷該地的地形地勢,進而判斷,該地哪里可能會有河流,哪里可能會有村落,哪里可能會有水庫等等,或者根據城市平面圖,分析哪里適合建超市,哪里適合建倉庫等等。分析這些問題,不是說具有課本知識就能解決,課本知識提供方法,怎么運用是需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而只有進行合理的分析才能解決問題。許多學生都是感覺到地理的難度提升過大,因而喪失了學習興趣與信心。
(二)學生學習只為考試
考試的確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重要的一個方面,但顯然現在考試成為了很多學生學習的全部。這一現象是當前應試教育下的一個弊端,學生除了以考試證明自己以外,很難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自我發(fā)展,考試實際上成為了每個學生心中唯一的目標。這本應該是好事,是學生愛學習的前兆,但是只重考試我們就會發(fā)現。考試就是一切,已經成為了學生心目中的宗旨,學生學習不是說喜歡某一學科,而是因為考試會考所以才會去學習。當下高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有的學生喜歡地理,但是在文理分科中經過利弊分析選擇了理科,那么數理化儼然成為了他學業(yè)的主要部分,即使生活中再接觸到一些地理的東西,也不會去深究,因為它并不是考試內容。所以也就出現了學生只學考試會考的內容,而不是學自己喜歡的內容。
雖然針對考試的學習會幫助學生在成績上取得比較理想的分數,但是長久下來是不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而現在高考改革剛剛起步,可以看到步履艱難,并且由于沒有經驗,很多政策都是先試點后推廣,這樣僅僅是一項政策到全面普及恐怕都需要五年左右甚至十年左右的時間,因而應試教育的基本框架暫時還不會變。在當今這種教育制度尚未發(fā)生大的改變情況下,考試在實際中依然是最重要的一關,在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有利于化解學生學習的壓力,也有利于實現學生更全面的發(fā)展。
二、高中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方法建議
(一)結合現實運用地理知識
現如今,學生更多的是為考試而學,為高分而努力。在此大環(huán)境下,老師不應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的教授。教授好課本知識只能說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更進一步的是引導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以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學生對學習感覺提不起興趣的關鍵原因,一是感覺學習只是存在于“學習+考試”的循環(huán)模式中,沒有什么新意。二是感覺學習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脫節(jié),學習和生活是割裂開來的,學習與生活無關,自然拿不出生活的那般熱情去進行學習。因而老師應該通過適當的引導,告知學生,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
例如,老師可根據學校所在地的一些山地進行出題,考查當地的地形地勢以及農業(yè)等,亦或者考查當地市區(qū)的城市規(guī)劃,考查其中商業(yè)區(qū)工業(yè)區(qū)的分布情況。一般來說,學生對本地的情況比較熟悉,也更為親切,因而也就更樂意去探討其中的問題。再有,秋天天氣變幻無常,如果有大風大雨,老師可據此即時考查學生對于冷暖峰的知識掌握情況,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對現實中出現的地理現象進行合理的分析。久而久之,學生便深刻體會到地理與生活的緊密關聯,學習也并不是與生活分割開來的,而是就存與生活之中,而學習是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明朗,更加充滿智慧的一個過程。
(二)加深對區(qū)域地理的分析
高中地理的區(qū)域地理由于大多是承接初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本就有著較好的基礎,二是學生對于不同地域的風水人情等總是充滿了好奇與向往,因而大部分學生學習起來充滿了興趣,學習效果也比較令人滿意。
因此,在開始進行區(qū)域地理的學習時,老師應適當注意一下,合理利用這一部分的學習,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這一部分學習加強自然人文地理的鞏固。
雖然高中地理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但其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含于區(qū)域地理的,任何區(qū)域都有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初中對與區(qū)域地理的學習比較概要,但是大多已觸及重點,高中則是在已學習自然人文地理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學習區(qū)域地理時,老師應當時常通過區(qū)域地理的知識,引導學生們回顧自然地理知識,讓他們知道這些各有特色與魅力的區(qū)域也都有各自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以學生本身對區(qū)域自身的興趣為導向,加深其對區(qū)域地理的理解。
三、結束語
高中地理的學習其實很簡單,學習的難點在于由初中的背誦記憶為主轉為高中的分析解決問題為主。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整體思路應該為以學生本身感興趣的東西為出發(fā)點,通過適當的方式,串聯起其他方面的知識點,從而加深學生的全面學習。
學習中一旦加入興趣,不僅僅能化解壓力,更能給當今應試教育下學生枯燥的學習帶來一定樂趣與動力,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與全面發(fā)展。學習的主體畢竟是學生自己,老師再怎么教授做到的只能是引導,老師不可能把學生教透,只能是學生靠自己領悟透,而不論是學習還是領悟,興趣在其中扮演了很好的催化劑的角色。興趣,始終是最好的導師,這點是永遠不會變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