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樹俊
陶甗
我看見陶甗,如同看見五千年前先民圍火而坐的一場盛宴。沸水在鬲中翻滾,蒸汽帶著魚肉的香味彌漫,男人放下手中的獵物舉爵齊眉,女人圍上作裙添柴加火。
泥質(zhì)?;姨?。烈火中煅燒而成,陶窯的薪火千年不滅。通體繪有褐色彩紋,遠古陶藝工匠的技藝令人折服傾倒!
上甑。下鼎。腰圓。三足。上部,無底甑,盛放魚肉菜蔬。中部,甑底布滿圓形箅孔,供汽蒸食。下部,鬲,形似鼎而無耳,存水。
鼎。罐。甑。釜。鬲——早期炊器類陶器。鬲,成了替代鼎的重要炊器。
觚。爵。角。觶。觥。壺——飲器類。
豆。盂。三足盤。——食器類。
甕。盆。大口尊缸。圓足盤。簋?!⑵黝悺?/p>
盛哉,早期先民豐富的飲食器皿。
陶甗,帶腿的炊煮具,初見于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龍山文化,常見于商代。陶甗的運用讓烹調(diào)方法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豐富了龍山食文化。
美哉,遠古先民精美又實用的“蒸鍋”。
跪羊銅燈
跪臥。昂首。挺胸。
上身至尾,可掀開作燈盤。器身小刺點紋酷似羊毛。
背與身軀分鑄,羊背即燈蓋。羊腦后置活鈕,臂上安小提鈕。羊尊腹腔中空,可置油。靈巧實用的羊燈,溫馴可愛跪羊。
一跪千年,跪出了農(nóng)耕時代實用品的精品之作,跪出漢代青銅器工藝的藝術(shù)高峰。它一改商周時代青銅器的莊重、古樸,開啟靈動、雅致、貼近生活之新風。
紙燈破敗,朱紅凋落;銅燈猶在,锃亮照人。
不要說歷史已經(jīng)過去,油燈星火依然。燈火中,我看到你曾經(jīng)的繁華與靜默、閃亮與明滅。燈火之下,有春潮的涌動,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情致,有慈母手中線的牽掛,更有“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的相思。
跪羊銅燈,前世照你,今世照我。
武士俑
頭盔高聳。鎧甲披身。圓目睜視,眼角上揚。一手微舉,一手護身。你一生就一個姿勢,站立千年!經(jīng)歷沖天大火的洗禮、抖落歷史的塵埃,穿越漫長的時光隧道,走出黃土的你,熠熠生輝地復活在中原大地!
隆隆的車馬聲、橫戈躍馬的廝殺聲,還在你的耳邊震響?
兩兵相接,刀光劍影民族爭斗的火焰,還在你的眼前閃現(xiàn)?
此刻的你,巋然不動,靜穆肅然,可你非凡的神態(tài)和威嚴的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你內(nèi)在的生氣、戰(zhàn)地的勇猛,活現(xiàn)了你的風骨!端莊的儀態(tài),細膩的面貌,卓絕的雕塑,寫實的手法,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shù)珍品!
壯哉,胡人武士俑!
周家口的擺渡人
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成了一個渡口。順河街、山貨街、牲口市街、油坊街……因河筑街,因集市成街,因渡口建街。
我從微風中靜靜流淌的河水中,聽出了明成祖永樂初年擺渡人周老伯的一聲“開船啰——”
一聲吆喝響三川!
放鴨的周老伯,成了第一個繳納“鴨戶稅”的擺渡人;明代官府也風趣,把征收渡口業(yè)務(wù)稅稱為“鴨戶稅”?!傍啈簟敝芾喜?,渡口擺渡第一人。一條船,撐出一個千年渡口;一條船,撐出一個百里集市;一條船,撐出一幅豫東三江清明上河圖。
一條渡船,硬生生流通了煤炭、鐵貨、陶瓷、石材,硬生生開通了山貨市場、牲口市場、糧油市場,硬生生將周口的醬牛肉、灰培豆腐送達四面八方,硬生生載起了婚慶的鑼鼓、回娘家的新媳婦、做生意的漢子。
柳巷笙歌,濱河漁唱。翠閣映霞,埠口渲渡。桅桿晚照,鬧市輪蹄。虹橋燈火,普濟鐘聲……
該為你建一座銅像,古銅色的,豎立在沙潁河邊。
責任編輯:曹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