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明, 李偉兵, 顧榮民, 周守君, 周玟, 袁小丹
臨床與基礎研究
中醫(yī)健康管理策略在胃癌治療中的臨床實踐
何永明, 李偉兵, 顧榮民, 周守君, 周玟, 袁小丹
目的觀察中醫(yī)健康管理方法在胃癌患者的綜合治療中運用的臨床效果。方法在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江蘇省腫瘤醫(yī)院16例胃癌患者的綜合治療過程中,將中醫(yī)健康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個體化綜合治療中,除了手術、化療或靶向治療外,增加了免疫、中藥療法,并將“健康生活方式”、“胃癌的發(fā)生和防治”、“中醫(yī)湯藥的煮法和用法”等以科普處方的形式,發(fā)給患者和家屬,使其便于了解并實行。定期復查與中醫(yī)調治相結合。中藥以湯藥為主,辨證施治、扶正抗癌、調理體質。結果16例胃癌患者取得了較長生存期。結論胃癌患者采用綜合治療配合中醫(yī)健康管理的方法,效果較好、臨床可行。
胃癌患者; 綜合治療; 健康管理; 中醫(yī)治療
2012年中國胃癌新發(fā)病例40.5萬,占全球胃癌發(fā)病的42.6%,死亡病例32.5萬,死亡率為21.9/10萬,中國胃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1]。近10年來,健康管理在我國慢病防治中得到初步運用[2-5]。我們在診治胃癌患者的臨床實踐中,將中醫(yī)健康管理的方法運用到16例胃癌患者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6例患者分別于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入住江蘇省腫瘤醫(yī)院治療,經病理學明確診斷,隨訪時間截至于2016年12月,死亡2例,生存14例?;颊叩幕拘畔ⅰ⑴R床診斷、臨床分期、治療方法、無病生存期(DFS)、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等見表1。
表1 16例胃癌患者的臨床資料
2.1 中醫(yī)健康檔案建立 包括住院病歷、門診病歷和健康處方。每例患者在治療之初就制定合理、可行、全程的診治計劃。有關病情、治療、康復、隨訪等內容與患者和家屬詳細溝通,使其知情、理解和配合。
2.2 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和講座的內容以科普處方的形式發(fā)給患者和家屬,便于其了解并實行??破仗幏接校骸敖】瞪罘绞健?、“胃癌的發(fā)生和防治”、“中醫(yī)湯藥的煮法和用法”等。建立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內容有:合理飲食、適度運動、正常作息、調整心情、生態(tài)環(huán)境等五方面。
2.3 中醫(yī)治療 除了手術、化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加用中藥調理,以口服中醫(yī)湯藥和靜脈用抗癌中藥為主,辨證施治、扶正抗癌、調理體質;配合抗癌中成藥,抑瘤、益氣養(yǎng)血。對早中期患者,湯藥可間歇服用2年,中成藥服用3~5年。
2.4 隨訪復查 以復查胸腹CT為主,配合血清腫瘤指標、癥狀體征等。病情有變化時及時診治。無復發(fā)轉移,則第1~2年每3個月復查1次,第3~5年每6個月復查1次,第5年以后每年復查1次。
病例4,梅某,男,54歲。2009年1月行遠端胃大部切除術,病理示:腫塊(4×3×1)cm3,浸潤型腺癌低分化,部分印戒細胞癌,侵及深肌層,脈管廣泛癌栓;胃小彎(1/4)、胃大彎(3/8)淋巴結見癌轉移。術后行氟尿嘧啶+紫杉醇脂質體+奧沙利鉑方案化療4周期,口服卡莫氟2周期。2010年7月患者隨訪,形體消瘦、食欲欠振、上腹不適,舌淡、紅苔白膩,脈左弦右弱,予健脾和胃、扶正化痰。處方:生黃芪30 g、黨參20 g、白術15 g、茯苓20 g、姜半夏15 g、麥冬20 g、白芍20 g、炙甘草5 g、陳皮15 g、生薏仁30 g、莪術15 g、麥芽15 g,七劑。后以上方為基本方扶正抗癌、加減調治,配合健康生活方式,至2016年12月復查無復發(fā)。
病例8,李某,男,39歲。2013年4月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術,病理示:腫塊(7×5×1)cm3;賁門胃底腸型/潰瘍型管狀腺癌,中分化,累及全層達漿膜外脂肪組織,第1組(1/1)淋巴結見癌轉移,第7組纖維結締組織中見癌浸潤,其他淋巴結未見癌轉移。術后行亞葉酸鈣+替加氟+多西他賽+奧沙利鉑方案化療6周期。長期配合湯藥健脾和胃、扶正抗癌治療?;痉剑褐它S芪30 g、黨參15 g、白術12 g、茯苓12 g、法半夏12 g、陳皮5 g、肉桂5 g、白芨10 g、白芍6 g、干姜5 g、紅豆杉6 g、半枝蓮30 g、蛇舌草30 g、炙甘草5 g。至2016年10月復查無復發(fā)。
病例14,舒某,男,60歲,患者于1997年8月行胃癌手術,術后病理示:胃賁門腺癌,侵及深部肌層(上切緣0.5 cm內見癌組織,下切緣未見癌殘留,無淋巴結轉移)。術后行EAP方案化療數周期。2014年6月因腹痛伴腫瘤指標升高復診,查PET/CT示殘胃部分腸道FDG代謝增高影。給予口服替吉奧化療4周期,因化療反應大且經濟困難,改服湯藥治療。患者形體黑瘦,有反酸、口苦口臭、上腹不適、夜間腹痛、便秘、睡眠淺,舌紅苔黃膩、脈寸浮關尺沉等癥。處方:黃連6 g、制大黃5 g、生地黃60 g、山慈菇15 g、生甘草10 g、生石膏60 g、知母10 g、莪術20 g、地鱉蟲15 g、麥冬30 g、白芍50 g、陳皮10 g,七劑。以上方為基本方加減調理,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復診復查。2016年4月胸腹CT示腹膜后多發(fā)腫大淋巴結影。再次口服替吉奧化療2周期,并中藥調治,至病情穩(wěn)定無明顯進展。
病例16,任某,女,79歲。2011年12月因進食不順就診。胃鏡病理確診為賁門低分化癌;胸腹CT示賁門及賁門下胃壁明顯增厚,約2.8 cm,肝胃韌帶間、胰腺后方見多發(fā)腫大淋巴結;上消化道造影示病變自食管遠端、賁門延及胃小彎高位。因高齡體弱、病期較晚,不宜手術,行替吉奧+奧沙利鉑化療4周期,同時予中醫(yī)湯藥健脾扶正、化瘀消癥治療?;痉剑狐h參15 g、炒白術10 g、茯苓10 g、淮山藥15 g、生薏苡仁20 g、陳皮6 g、木香10 g、當歸10 g、白芍10 g、菝葜30 g、石打穿30 g、炙甘草5 g。配合口服中成藥華蟾素,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至2016年12月生活如常,復查胸腹CT無明顯腫塊。
4.1 胃癌患者需要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對個人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jiān)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幫助個人控制疾病危險因素,改善健康狀況,從而減少疾病發(fā)生的概率和減少醫(yī)療費用[6]。可以改善體質、減輕病癥、利于身心健康,使腫瘤患者從中獲益。
胃癌的產生和發(fā)展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胃癌患者術后隨訪需要至少5年時間,其療效和康復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理、病期、治療、心態(tài)、經濟、生活習慣等。如何應對這些復雜因素,并趨吉避害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綜合考慮、全程防治?,F(xiàn)代醫(yī)學形成共識,對于惡性實體腫瘤需要采用個體化多學科綜合治療。中醫(yī)學重視辨證論治和整體健康,不但治“人的病”也治“病的人”,往往在治療疾病、調理體質的同時,合并病癥也多能減輕和緩解,飲食、睡眠、情緒、二便等生活質量多能改善。我國大多數腫瘤患者都配合中醫(yī)藥治療,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事實。在胃癌患者的診治過程中,把現(xiàn)代醫(yī)學的治療與中醫(yī)藥調治和健康管理整合起來,形成患者的中醫(yī)健康管理方案,可發(fā)揮出最佳效果。
4.2 中醫(yī)健康管理的注意事項 ①個體化治療。胃癌的治療方法較多,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中藥治療,需要依據患者病情合理安排、綜合運用。②重視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生活方式”、“胃癌的發(fā)生和防治”、“中醫(yī)湯藥的煮法和用法”等內容,以科普處方的形式,發(fā)給患者和家屬,使其便于了解并實行。③定期復查與中醫(yī)調治相結合。胃癌患者需要定期復診、長期隨訪,這個過程中可充分發(fā)揮中醫(yī)治療疾病、調理體質的優(yōu)勢,以改善體質、減輕病癥、減少復發(fā)、節(jié)約費用。
[1]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Dikshit R,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sources, methods and major patterns in GLOBOCAN 2012[J]. Int J Cancer, 2015, 136(5): E359-E386.
[2] 吳靜娜, 盧建華, 王福影, 等.論健康管理的歷史和現(xiàn)實[J].醫(yī)學與社會,2008,21(7):31-32.
[3] 羅飛.健康管理問題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5,5.
[4] 李寧. 健康管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評價[J].北方藥學,2012,9(3):71-73.
[5] 蘇婕. 某綜合性醫(yī)院健康管理模式在腦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實證研究[D]. 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2. 10.7666/d.Y2256872.
[6] 陳君石,黃建始.健康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6:35-80.
ComprehensivetreatmentofgastriccancerpatientsandclinicalpracticeofTCMhealthmanagement
HEYongming,LIWeibing,GURongmin,ZHOUShoujun,ZHOUMin,YUANXiaodan.
(Department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JiangsuCancerHospital,Nanjing210009,China)
HEYongming,Email:heyongming369@163.com
Objective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manag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MethodsFrom September 2009 to September 2015, 16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 Jiangsu Tumo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method of TCM health management was applied to individu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a 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am was developed, including surgery,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targeting, immuniz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llow-up, and etc. "Healthy lifestyle", "the occurrence of gastric cancer and prevention",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boiling method and use" were used in scientific prescription form to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making them easy to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Regular review wa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based on decoc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uzhengKang'ai, and physical conditioning.ResultsA long survival time was achieved in 16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Conclusions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management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ombined treatment; Health managemen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江蘇省干部保健科研課題(No.BJ15028)
210009 江蘇 南京,江蘇省腫瘤醫(yī)院 中西醫(yī)結合科
何永明,Email:heyongming369@163.com
10.3969/j.issn.1674-4136.2017.05.013
1674-4136(2017)05-0320-03
2017-03-09][本文編輯: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