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述
光緒二十年(1894年)爆發(fā)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11月21日,日軍攻占旅順。隨即,一場持續(xù)四天三夜,亡魂達兩萬多人的大屠殺讓整個旅順城內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然而,如此足以震驚世人的虐殺并沒有讓世界為之震驚。
原來,英國的中央通訊社和法國的路透社兩家世界級的新聞機構先后被日本收買,每當有不利于日本的報道刊登,他們就立刻跳出來進行反宣傳,以掩蓋日軍的罪行。路透社“及時制止”了本社記者從上海發(fā)來的揭露旅順野蠻殺害的電稿;中央通訊社更撰文稱:“除戰(zhàn)時正當殺傷之外,(日軍)無殺害一名中國人。”
類似的還有美國的《華盛頓郵報》,以及意大利等國的若干報刊,甚至有西方記者說,清軍虐殺在先,日軍報復在后,因為日軍攻入旅順城后,發(fā)現(xiàn)自己人被清軍虐殺在一棵大樟樹上…一實際上,整個旅順根本就沒有樟樹。
正是因為日軍為掩蓋罪行做了如此周密的部署,即使英國《泰晤士報》在11月披露出有關“旅順大屠殺”的信息,美國《世界報》于12月連續(xù)數(shù)天刊登“戰(zhàn)爭特派員”克里曼的長篇紀實報告,事實的真相還是被大范圍地掩蓋住了。
直至三年后,一名叫詹姆斯·艾倫的英國冒險家寫了一本叫《在龍旗下——甲午戰(zhàn)爭親歷記》的書,才完全顛覆了國際社會對日本的“好印象”。
書中有一段令人發(fā)指的記載:“我站在一處高地,離我不遠處有一個池塘,池塘邊站著好多日本兵,拼命將一群難民往池塘里趕,不一會兒池塘里便塞滿了人。只見難民在水里亂成一片,池塘邊的日本兵,有的拿槍射擊,有的用槍上的刺刀刺他們。池塘里斷頭的,斬腰的,穿胸的,破腹的,攪成一團,水變成通紅一片……”
瘋狂屠殺了兩萬多人的日軍僅留下36個活口。之所以留下這些人,是因為需要他們處理尸體,日軍在他們頭上各纏上一塊白布,上面用日語寫著“此人不殺”。抬尸隊整整工作了一個月,才把尸體聚到一處,尸體焚燒則持續(xù)十余日。
除此外,實施虐殺的不僅是日本軍人,連記者也加入了行兇行列。一名日本記者回國后竟公開宣稱:“我只是殺人,沒像其他人那樣搶劫?!痹谒劾铮瑩尳俨攀亲镞^,殺人竟不是過錯。
那么,日軍為何大開殺戒?第一,戰(zhàn)前,第二軍司令同意第一師團長下達“見敵兵一人不留”的口頭密令,理由是:“我們養(yǎng)活不了那么多俘虜,既要給他們治傷,又要供吃供喝,這是我軍所無法承受的?!笨吹綄傧麓笏僚皻?,這個團長還特別交代:“今后非不得已,不要對外講?!钡诙?,人殺得越多,職務升得越高。換言之,這是有預謀、有目的、有組織的屠殺。
兩萬人被虐殺,他們的保衛(wèi)者——“天朝上國”的軍隊在哪里?旅順是北洋海軍的基地,當時號稱“遠東第一軍港”,有大炮78門,駐軍1.47萬人。然而,李鴻章宣稱“可以堅守三年”的旅順,一天都沒撐過去就丟了。那1.47萬守軍都干什么去了?
17日,日軍剛剛從大連出發(fā),消息靈通的道臺就攜家眷乘汽船逃走,三名將領見大事不妙,也相繼逃離旅順。被遺棄的駐軍,除兩千多人死傷外,其他也“失蹤”了。旅順半島有二十多個炮臺,日軍只用了1天、死傷280人就全部拿下。10年之后,日軍為攻下俄軍駐守的旅順,卻耗時半年,死傷6萬人。清朝依靠這樣的軍隊,這樣的戰(zhàn)斗力,還能干些什么?
編輯/子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