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瓊艷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yǎng)、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yè)、友善、和睦、民主、敬業(yè)、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yīng)該傳承的家風。
談到家風,首先要知道家風是什么?“家風,簡單地講,就是一個家庭或是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現(xiàn)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著許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chǔ)?!?/p>
那么,我的家風是什么呢?我開始回想我的生活,發(fā)現(xiàn)我的家風雖然沒有文字表現(xiàn)得那么直接鮮明。但是,當我回過頭來看它時,發(fā)現(xiàn)它原來一直潛藏在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接下來,就請跟隨我的腳步,欣賞我家的家風三部曲吧!
第一部曲:百善孝為先,學會感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把“孝”字掛在嘴邊。但是隨著時代飛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都只顧追求自己對物質(zhì)的需求,而背棄了那些最初的道德信仰,比如我們從小在書中被教育長大的孝道。生在農(nóng)村,從小對孝的體會也特別深刻。我上小學時,家鄉(xiāng)正在以一種超前的速度在發(fā)展,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房子,起了新樓房,新農(nóng)村的建設(shè)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每個家庭都向走上新時代邁進了一大步。然而在這看似皆大歡喜的景象背后,有一個群體,被漸漸與時代劃隔開來,從此越來越孤獨——老人。
對于90后的我來說,爺爺奶奶這一輩大都是30后,很多那個年代的農(nóng)村老人,大都沒有什么文化,大部分人甚至沒有念過書。他們大都習慣原始的耕作方式,有著極為守舊的思想,對比如電視、手機、計算機一類的新時代產(chǎn)品非常陌生,致使他們被更多的年輕人排斥,甚至還有嫌棄。最重要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衛(wèi)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年輕人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用電器取代了傳統(tǒng)的燒火,洗衣機、電冰箱等一切也隨之普及開來。而老一輩人,光是思想上就無法適應(yīng),更別說是行動,因此他們與年輕人的嫌隙也越來越多?,F(xiàn)在的年輕人,害怕家里的衛(wèi)生亂糟糟,害怕潔白的墻壁被煙熏黑,致使很多老人與年輕人分開住。有些家庭,即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不讓老人在寒冷的冬天里燒火。大冬天的早上,我們?nèi)ド蠈W的路上,這樣的景象隨處可見:很多老人冒著嚴寒,迎著凜冽的寒風,哆嗦著,踉踉蹌蹌地在道路上走著。他們不是因為睡不著,也不是早起來鍛煉身體,而是因為冷得受不住,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取暖。
看到這樣的情節(jié),再看看自己的家庭,我感到無比的欣慰。爸爸媽媽隨時叮囑我們說:“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相反的歷程,先是從為人子女,再到為人父母,再從為人父母到老的階段,而等到你老了,就會像小孩一樣想要子女的關(guān)心與在乎。所以要學會盡孝道,要學會感恩?!痹谖业某砷L記憶中,父母一輩子沒和人發(fā)生過爭執(zhí),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我的母親是一位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農(nóng)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贍養(yǎng)老人,有時兩個老人會對媽媽的行為舉止很不滿,但讓年邁的老人頤養(yǎng)天年的還是她;出工做活,她從來不挑三撿四,她認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很多時候,媽媽總是喜歡挑著辛苦的做,不會像別人一樣把舒服的留給自己,把苦的留給別人。
一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我爺爺是出了名的老頑固,自己認定的意見,任別人怎么說都不會聽,所以奶奶和爺爺就經(jīng)常為這件事拌嘴。每當見到這一幕,爸爸媽媽總是出來協(xié)調(diào)。在飯桌上,總是充滿歡聲笑語,暢談著每天發(fā)生的趣事;爸爸媽媽為爺爺奶奶夾菜,我們兩姊妹又為爸爸媽媽夾菜……一家子生活得很幸福,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父母為了我們姐妹倆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我就搬把椅子給他們坐;他們渴了,就倒一杯清茶給他們解渴;他們倦了,就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安慰他們。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需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可以完全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地旋轉(zhuǎn)。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現(xiàn)在的很多年輕人,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jīng)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才會有快樂,有彼此之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么的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垢。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第二部曲:踏實做事,誠信做人
自我記事以來,奶奶就一直做著蔬菜生意。周六,我總喜歡跟著奶奶去街上賣菜。記得有一次,有位阿姨來買蒜苗,阿姨付了錢轉(zhuǎn)身就走。奶奶趕忙喊住說:“姑娘,快回來,不對?!蹦前⒁桃詾槭巧俳o了奶奶錢,或者分量出了問題,又折回到奶奶面前。
只見奶奶手里搖晃著幾根蒜苗,一邊對阿姨說:“還少點兒分量,再補給你幾根?!蹦前⒁虇∪皇?,說道:“就幾塊錢的蒜苗,就算少了幾兩,又不會虧多少,何必這么認真呢?”我看出來,雖然阿姨嘴上不說,但她依然很感動。奶奶答道:“自家種的,也不值錢。我年紀大了,不能缺秤,一兩是一兩,一斤是一斤?!痹陔娨暽虾蜁希?jīng)看過很多關(guān)于誠信的報道和故事,但也抵不上我親眼所見的奶奶給我上的這一課。
深切體會誠信的意義是我上大學以后。可能在上大學前,我們或多或少總是聽到很多,比如“大學里學習并不重要,不掛科就行”之類的說法,以至于我們剛邁進大學就對學習失去了重視,平時只玩不學,完全不把心思花在學習上。等到第一個學期期末考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投機取巧,選擇各種五花八門的方式作弊,而大學的考試一般監(jiān)考也很放松,以至于最后那些作弊技能高超的同學取得了好的成績,而我,考的確實也一般。因此,那些同學便一直抱著這樣的僥幸心態(tài),每次都用盡各種招式順利通過各科考試。偶爾,心里憤憤不平的心情總還是有的,但我始終堅持誠信考試,考的不好,以后在學習上就比別人多花功夫。我認定的是,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的,誠信考試是對自己最起碼的尊重,也是一種對自己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不求考的有多好,但求無愧于自己的內(nèi)心。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畢業(yè)后的各種應(yīng)聘考試中,我如愿找到了喜歡的工作,而當年那些所謂的作弊神人,相當一部分人都無法找到心儀的工作崗位。endprint
這無疑是一種誠信的回報。
現(xiàn)在的我是一名山區(qū)小學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jīng)常教導學生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并且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能想當然的一步登天。在日常生活中也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學生。
“人無誠信不立,國無誠信不固”,我們要知道,誠信無價。違背誠信,其實就是人的某些欲望所驅(qū)使的,在這時,我們需要給自己一點約束。誠信說深一些,也就是人的理性,我們應(yīng)該對所有的夢想都表示敬意,生命是因為有夢想才變得豐富美麗。不過,我們應(yīng)該記住一點,那就是:“我們在實現(xiàn)夢想拼搏的時候,絕不能喪失我們所應(yīng)該有的理性?!蔽覀兛偸橇w慕別人輕松、快樂、幸福、成就,感嘆自己的不如。但殊不知,這些不快樂、不幸福,是因為我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牽累和極大的欲望,太多的欲望讓人違背了理性,所以心靈無法展翅飛翔接近夢想。
我們應(yīng)該講誠信,讓誠信扎根于我們的心靈,讓誠信遍布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我堅信,只要人人講誠信,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祖國的明天將更美好,更燦爛,更輝煌!
第三部曲:勤儉持家
爺爺奶奶辛苦了大半輩子,爸爸媽媽吃過的苦也是尤其之多的。他們經(jīng)常給我們講那些過去艱苦的歲月。我們雖然不太能理解他們以前吃玉米飯充饑的日子是什么樣子的,但是聽得多了,也便多少有些觸動。如今生活改善了很多,但是他們一直保持著那份勤儉持家的品質(zhì),絲毫不被時代的改變所影響,一些生活上的小細節(jié),如把洗菜洗臉后的水,用來澆菜、澆花,那些實在沒用的衣服舍不得丟棄,把它們做成抹布使用,重復(fù)利用購物袋,舍不得花錢買新衣裳等,都一點一滴觸動著我們。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大家子,不但辛勤勞作,還非常注意節(jié)約。從它們的身上,我明白了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勤儉節(jié)約是強大力量的儲蓄,艱苦奮斗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他們的身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傳統(tǒng)美德的閃光點。
家風是構(gòu)成一個家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要的東西,如果沒有它,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家庭根本就沒有存在的意義?!鞍偕菩橄?,學會感恩”、“踏實做事,誠信做人”、“勤儉持家”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三部曲,愿它常駐我家。愿那“百善孝為先,學會感恩”、“踏實做事,誠信做人”、“勤儉持家”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