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劉氏家族文學(xué)中有關(guān)“杜甫草堂詩”的創(chuàng)作

      2017-11-13 18:14:42
      杜甫研究學(xué)刊 2017年3期
      關(guān)鍵詞:工部劉氏草堂

      馬 旭

      作者

      :馬旭,四川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中國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博士研究生,610003。

      論劉氏家族文學(xué)中有關(guān)“杜甫草堂詩”的創(chuàng)作

      馬 旭

      清中葉至民初時期,成都劉沅家族成員創(chuàng)作了十首有關(guān)杜甫草堂的詩。這些詩歌或描寫清代杜甫草堂風貌的變化,或表達對杜甫的敬愛,贊揚杜甫的人格、個性和思想,對其不幸表示同情。通過對這類詩歌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杜甫草堂在清代的變化、清代蜀人對杜甫的崇拜以及劉氏家族文學(xué)的傳承情況。

      劉氏家族文學(xué) 杜甫草堂詩 崇杜情結(jié)

      本文所稱“劉氏家族”系指清代時期遷居至成都純化街的劉沅家族。劉氏祖籍湖北麻城,明末遷蜀,初居眉山,后遷溫江,康熙時定居雙流云棲里,嘉慶年間由劉沅遷居成都純化街。歷經(jīng)數(shù)代,子孫繁衍。劉氏家族以耕讀傳家,其文學(xué)造詣頗高。從清乾嘉到宣統(tǒng)的一百多年間,劉氏一門三支連綿數(shù)代,產(chǎn)生了以劉濖(1766-1837)、劉沅(1768-1855)、劉梖文(1842-1914)、劉松文(1827-?)、劉咸滎(1857-1949)、劉咸燡(1876-1947)、劉咸焌(1870-1935)、劉咸炘(1896-1932)為代表的一批文人學(xué)者,留下了諸多詩文。劉氏家族中以劉沅、劉咸炘二人的學(xué)術(shù)成就最為卓著。劉沅所著《十三經(jīng)恒解》有四部被收入《續(xù)修四庫全書》,可見其儒學(xué)造詣之深。劉咸炘所撰《推十書》,內(nèi)容涵蓋經(jīng)、史、子、集四部。張孟劬先生稱之為“目光四射,如球走盤,自成一家之學(xué)。”蒙文通謂:“其識骎骎度騮驊前,為一代之雄,數(shù)百年來一人而已?!?/p>

      在劉氏家族詩集中,筆者發(fā)現(xiàn)與杜甫草堂有關(guān)的詩作共有十首,分別是劉濖《成都十四詠》之《工部草堂》、《元宵日游草堂》(二首),劉沅《上元日同彭井南刺史卓海帆太史張漁璜汪少海兩孝廉家兄雨莊游少陵草堂》(二首)、《友人賦工部草堂戲贈》(二首)、《少陵草堂題壁》,劉咸滎《草堂懷古》、劉咸炘《游草堂》。這些詩作保留著大量清代中晚期至民國年間有關(guān)杜甫草堂的信息,對于我們了解杜甫草堂的變遷,劉氏家族文學(xué)的傳承以及劉氏家族對杜甫的敬仰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加以詮次如下。

      一、詩作中對杜甫草堂場景的描寫

      “杜甫草堂詩”的創(chuàng)作既是劉氏家族文學(xué)宣揚鄉(xiāng)幫文化的體現(xiàn),又是家族文學(xué)創(chuàng)作現(xiàn)場情景的再現(xiàn)。劉氏家族在嘉慶年間遷徙至成都純化街,此后世代均居住在成都,家族成員中除劉濖任郁林州知州外,其余均繼承家業(yè),在家族書塾中任教。劉氏家族創(chuàng)辦尚友書塾、敬業(yè)書院,在清中葉至民國初年影響廣泛。其家族成員長期居住在成都,成都特有的地域環(huán)境必然對劉氏家族文學(xué)造成影響。就文學(xué)創(chuàng)作內(nèi)容來看,劉氏家族詩歌創(chuàng)作中多以鄉(xiāng)幫文化為主題,或記載蜀地名勝古跡;或描寫民風民俗;亦或贊揚蜀中名人。概言之,劉氏家族文學(xué)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都與巴蜀文學(xué)有著緊密聯(lián)系。

      所謂家族文學(xué)中的現(xiàn)場情景,是指“家族文學(xué)生產(chǎn)過程中的創(chuàng)作現(xiàn)場,是與‘家—族—宗’相關(guān)聯(lián)的‘小現(xiàn)場’,是家族作家涵育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文學(xué)的‘具體場景’,包含著創(chuàng)作者親身在場的酣暢體驗,感性色彩豐富的情境細節(jié),以及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鮮活樣態(tài)?!倍鸥Σ萏眉词莿⑹霞易逦膶W(xué)創(chuàng)作現(xiàn)場情景之一,劉氏以杜甫草堂為創(chuàng)作背景的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清中葉至民初草堂之貌,同時在這類詩歌中亦可見清朝對草堂修繕的實證。

      明末清初的戰(zhàn)亂,使杜甫草堂建筑、園林遭到嚴重破壞。清初開始恢復(fù)重建,川湖總督蔡毓榮和四川巡撫羅森均撰寫碑記記錄重建草堂之事。乾隆四十三年(1778),刑部侍郎杜玉林以杜甫后裔身份培修草堂,嘉慶十七年(1812),四川總督常明擴建草堂,規(guī)模較大,增房舍、筑界墻、植花木、鑿池塘,同時修繕工部祠。工部祠堂修繕完成后,楊芳燦(1754-1816)“請以宋渭南伯陸子放翁配饗”,其原因記錄在《重修杜少陵草堂以陸放翁配饗記》中:

      先生與放翁,則皆寓公也。放翁寓蜀久,其依范至能也,猶先生之依嚴季鷹也。其為參議官也,猶先生之檢校工部外員郎也。其跡同,及其去蜀也,不能忘蜀,署其稿曰《劍南》。輕衫短帽,夜夜眉州,見之詩什,形之夢寐。其至于愛君憂國,每飯不忘,發(fā)而為詩,忠憤郁結(jié),其大節(jié)亦無不同。斯舉也,放翁之幸也,亦少陵先生之愿也。

      楊芳燦以陸游配祀杜甫的理由有三:一是他們都是愛國詩人,“心跡之同也”;二是陸游尊杜學(xué)杜,并開創(chuàng)了劍南詩派;三是他們都并非蜀人,但都寓流蜀中,并且都“去蜀而不能忘蜀”。陸游得以配祀杜甫,其塑像立于杜甫像東側(cè),即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工部祠樣貌。劉氏家族“杜甫草堂詩”中也記載了陸游配祀杜甫之事,但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劉沅詩《友人賦工部草堂戲贈》二首:

      如君堪賦草堂詩,只恐新詞是舊詞。點染風光都豁肖,艱難身世可全知。依然水竹臨江渚,難比河山是盛時。我類謫仙常閣筆,豈緣崔顥減才思。(其一)

      百花潭上竟無花,依舊門開傍水涯。此地已成詩世界,秋聲仍走古江沙。幾人風雅懷忠愛,千載文章燦物華。除卻青蓮誰把臂,休將斗酒訝浮夸。(其二)

      (注:時葺草堂以放翁配享,竊謂放翁非子美敵,詩人客蜀亦不止放翁。青蓮蜀人,與子美契交,詩亦同工,草堂在蜀,應(yīng)同俎豆,何乃遺之。豈泥山東太白之言,或病其耽酒歟。)

      詩人通過游覽草堂而聯(lián)想到杜甫艱難困苦的身世,表達了對杜甫身世的同情。詩作中描寫了草堂地理位置,記載草堂在清代成為文人騷客作詩的勝地?!按说匾殉稍娛澜?,秋聲仍走古江沙”這種場面應(yīng)該和清代興盛的“人日游草堂”習俗有關(guān)。農(nóng)歷正月初七即為“人日”,成都“人日游草堂”的習俗起于晚唐,與杜甫和高適之間的友情有關(guān)。高適在公元761年“人日”這天懷念杜甫作詩《人日寄杜二拾遺》,其中有“人日題詩寄草堂”句。公元770年,杜甫離蜀在湘江船上,重讀高適這首詩,一時百感交集,不勝悲戚,有感而作《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兩位詩人之間深情的友誼打動了后人,人們特地選擇“人日”這天到杜甫草堂游覽以示紀念。“人日游草堂”的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且在清代時最為盛行。清代四川學(xué)政何紹基為草堂撰寫一聯(lián):“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笨梢?,到清代“人日游草堂”不僅只是游覽草堂之景,并且游覽之人要創(chuàng)作詩歌以此紀念。因此,劉沅所見之草堂“已成詩世界”。

      這首詩的注文記錄了清嘉慶年間修繕草堂,配祀放翁的歷史事實。但在注文中,劉沅對工部草堂配祀放翁之事提出了異議。他認為青蓮更適合配祀子美,原因有二:一是青蓮本為蜀人,草堂在蜀,故“應(yīng)同俎豆”;二是青蓮與子美為同一時期詩人,且為契交,詩又同工,故青蓮與子美更配。因此,劉沅在這首詩歌中,不僅表達了對杜甫的敬仰之情,而且對李白也是贊美有加:“幾人風雅懷忠愛,千載文章燦物華。除卻青蓮誰把臂,休將斗酒訝浮夸?!眲渥鳛槭袢俗匀粚κ竦卦娙死畎锥嘤袔追智閼眩又?,唐代詩人中唯杜甫、李白詩歌才華最高,因此,劉沅認為以李白配祀杜甫最為合理。劉沅的這翻理解又直接影響了他的孫子劉咸炘對“配祀放翁”之事的看法。

      劉咸炘詩《游草堂》:

      數(shù)里縱橫景易窮,偏勞收拾入詩中。榿林籠竹誠堪賞,大筆高名亦幸逢。地勝應(yīng)難如杜曲,公游原未盡江東。后來卻笑山陰客(放翁),止說成都酒色濃。

      詩歌雖以“游草堂”為題,但詩句并未全面描寫草堂之景,而是抓住草堂“榿林”“籠竹”的特色,渲染草堂幽靜、典雅之美。詩歌重點是對杜甫的贊美,同時委婉指出放翁之詩不如杜詩,“后來卻笑山陰客,止說成都酒色濃”??梢?,劉咸炘對工部祠堂配饗放翁也是存有意見的。從劉沅、劉咸炘所創(chuàng)作的這兩首“杜甫草堂詩”,我們可以了解到草堂在清代修繕的歷史事實,亦可窺見草堂在清中葉至民初之貌;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在家族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文學(xué)產(chǎn)生的具體場景往往能夠體現(xiàn)出家族成員詩性存在的方式,而關(guān)于場景的理解和看法,家族成員之間又是相互影響的。

      我們在劉氏家族“杜甫草堂詩”創(chuàng)作中,亦可見當年杜甫草堂盛景。杜甫草堂現(xiàn)在的景象是在弘治十三年(1500)和嘉慶十七年(1812)的兩次較大規(guī)模修建中確立的。劉氏家族成員草堂詩創(chuàng)作為我們展現(xiàn)了嘉慶十七年前后杜甫草堂的風貌。劉濖詩《元宵日游草堂》其一:

      一春好景惟今日,千古風騷止此祠。草閣已隨塵世換,花溪未許俗人窺。難言天寶而還事,且讀夔州以后詩。歸臥可能酬夙志,幾回青瑣有余思。

      劉沅詩《上元日同彭井南刺史卓海帆太史張漁璜汪少海兩孝廉家兄雨莊游少陵草堂》其一:

      這兩首詩創(chuàng)作時間應(yīng)在嘉慶元年(1796)以后,詩歌中提到草閣茅屋、浣花祠、柴門景象,而這三個景點亦是現(xiàn)在杜甫草堂著名景點之一。在詩人筆下一年春光好景盡在杜甫草堂中。通過對草堂景色的描寫,詩人聯(lián)想到天寶年間杜甫窮困潦倒時期移居草堂,表達出詩人對杜甫不幸身世的同情。

      劉濖詩《成都十四詠》之《工部草堂》對杜甫草堂的描寫:

      《成都十四詠》是劉濖用詩歌講述成都數(shù)千年的歷史,從“盤古城基跡尚留”到“禹貢至今傳玉壘”,從“碧樹蒼煙杜宇愁”到“金牛路辟復(fù)通秦”,變幻出蜀地千年的歷史風云。這組詩吟詠了成都十四景,即盤古城、玉女津、麻姑洞、劉海井、二老閣、軒皇臺、張儀樓、子云墨池、長卿琴臺、工部草堂、君平卜肆、諸葛書臺、薛濤吟樓、文翁石室。《工部草堂》這首詩吟詠了工部草堂景色的優(yōu)美。首聯(lián)化用杜詩“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懷錦水居止》其二),準確地點出杜甫草堂的地理位置,今日杜甫草堂正門匾聯(lián)即為此詩。頷聯(lián)則用杜甫的口吻道出憂國憂民之感,尾聯(lián)則贊美杜甫詩歌文章閃耀天下,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杜甫的崇敬之情。

      二、劉氏家族成員的崇杜情結(jié)

      劉氏家族“杜甫草堂詩”創(chuàng)作從劉沅開始,到劉咸炘止,縱跨世系三代,歷時一百多年,雖時間長,跨度大,但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思想?yún)s驚人相似,即是對杜甫的崇拜。崇杜情結(jié)早在宋代就已形成,從江西詩派一直到清初顧炎武、黃宗羲,無不將杜詩作為膜拜對象。加之,杜甫在蜀期間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詩歌。因此,劉氏作為蜀地望族自然有崇杜情結(jié)。此外劉氏家族成員的生活背景,以及成員之間詩歌創(chuàng)作思想的相互影響,也是劉氏家族崇杜情結(jié)的重要原因。

      清嘉慶年間,劉氏家族“杜甫草堂詩”創(chuàng)作主要成員是劉濖、劉沅兄弟。劉沅兄弟手足情深,從小在家塾一同學(xué)習,后又同時入板橋寺隨徐十樵讀書,致力于科舉之業(yè)。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六十年(1795)、嘉慶元年(1796)兄弟二人三次赴京參加會試,其兄劉濖在嘉慶元年中進士,而劉沅卻三薦不售,回籍奉母。劉氏兄弟游草堂,留下詩作。劉濖詩《元宵日游草堂》其二:

      劉沅詩《上元日同彭井南刺史卓海帆太史張漁璜汪少海兩孝廉家兄雨莊游少陵草堂》其二:

      劉沅詩《少陵草堂題壁》:

      (少陵草堂題詠者多,未免貽弄斧般門之誚。然愚老矣,竟無一言,亦抱不安。爰題近體一首,塞責以博一噱,止唐并書,時年八十有七。)

      詩歌序文部分已經(jīng)說明清代文人熱衷于為杜甫草堂題詩,劉沅在八十七歲高齡時,也為少陵草堂題詩。其題詩內(nèi)容主要是贊美杜甫作詩辭采絕妙,歌頌杜甫為憂勞君國的圣人,同情杜甫仕途坎坷、弟妹分離的悲慘命運。

      劉沅孫輩劉咸炘、劉咸滎等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最能體現(xiàn)出崇杜情結(jié)的是劉咸滎的《草堂懷古》:

      詩歌首聯(lián)就已表現(xiàn)出詩人對杜甫的崇拜之情,接著詩人贊揚杜甫創(chuàng)作史詩具有浩蕩乾坤之氣。詩人在對草堂景色描寫中為我們展現(xiàn)了民國初年的草堂冬景。這時的草堂經(jīng)過清前期的修繕和清中葉的維護,已經(jīng)具備了盛景之貌,梅花開遍亭園,香氣浸人,初雪日照晴空,一江綠水流淌至今。徜徉于草堂間,詩人仿佛看見杜甫曳杖行走,草堂無不彌漫著杜詩之魂。

      劉咸滎是劉沅較大的一個孫子,光緒二十三年(1897)拔貢生,曾任教于成都尊經(jīng)書院,后任尚友書塾塾師。其門下弟子,較為出名的有郭沫若、李劼人、魏時珍、周太玄、李璜、王光祈。劉咸滎性情灑逸,故詩中說“浮生我亦放浪人”,而正是這種性情讓他看到了杜甫另外一面的性格。在他看來杜甫寓居草堂則是樂道精神的表現(xiàn),故“人謂先生多愁惱,我謂先生能樂道”,這也是他崇拜杜甫的原因之一。此外,這首詩還記述了蜀地清末民初的社會風氣,“即今時事正紛紛,且喜蜀中猶自好”。蜀地較為封閉的獨特地理環(huán)境,使得時風傳入也比其他地方要慢上半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詩人筆下,我們才可見到清末民初草堂動人的美景。

      劉氏家族“杜甫草堂詩”的創(chuàng)作,是劉氏家族文學(xué)現(xiàn)場情景的反映,正是杜甫草堂清風雅致的現(xiàn)場激發(fā)了劉氏家族成員的人文情感,他們用詩歌描繪草堂景色,歌頌杜甫事跡。同時,劉氏家族“杜甫草堂詩”創(chuàng)作主題──“崇杜情結(jié)”則具有感受家風、傳揚家學(xué)的意義。在這類詩歌中有對草堂景色的描寫;有對清初修繕草堂歷史事實的記載;有對杜甫坎坷生世的回顧;更有對杜甫詩歌的贊譽,為我們了解杜甫草堂在清中葉至民初期間沿革狀況以及清人崇杜情結(jié)的情況提供了可靠的文獻資料。

      注釋

      ①蒙文通《評〈學(xué)史散篇〉》寫道:“劉咸炘《史學(xué)述林》《文學(xué)述林》兩著持論每出人意表,為治漢學(xué)者所不及,張孟劬先生所稱為‘目光四射、如球走盤,自成一家之學(xué)者也’?!眳⒁姟睹晌耐ㄎ募?第三卷),巴蜀書社1995年版,第402頁。

      ②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四卷),巴蜀書社1995年版,第108頁。

      ③羅時進:《家族文學(xué)研究的邏輯起點與問題視閾》,《中國社會科學(xué)》2012年第1期。

      ④李玉宣等修,衷興鑒等纂:《成都縣志》卷十四,同治十二年刻本。

      ⑤碑文見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工部祠碑刻。

      ⑦杜甫撰,仇兆鰲注:《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039頁。

      ⑧劉咸炘:《推十詩》,《推十書》(增補全本)戊輯二,上??茖W(xué)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674頁。

      責任編輯

      賈兵

      猜你喜歡
      工部劉氏草堂
      元豐改制前后工部研究
      草堂舊事
      黃河之聲(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草堂詩歌獎在杜甫草堂頒獎
      鴨綠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8
      往頂上跑
      五彩灣工部龍
      薪草堂由來
      歌劇(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后母
      回望雁峰天一涯——雁峰劉氏《沁園春》的文化解讀
      章嵚天行草堂藏書捐贈史事考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7:59:36
      有心計的麻雀才能變鳳凰
      百家講壇(2014年21期)2014-02-11 11:52:34
      永修县| 古蔺县| 绥芬河市| 纳雍县| 千阳县| 尼玛县| 嘉荫县| 平果县| 军事| 介休市| 改则县| 长治县| 固始县| 华池县| 聊城市| 灵武市| 雷山县| 岗巴县| 荣成市| 南漳县| 万安县| 阳东县| 常德市| 神农架林区| 精河县| 璧山县| 汶川县| 西充县| 达孜县| 子长县| 博爱县| 云霄县| 呼和浩特市| 嘉兴市| 南平市| 松原市| 清镇市| 龙口市| 海淀区| 临沧市|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