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百源
那段時間,我在一個大單位工作,大單位又分為十幾個小單位。那一年的夏天,大單位的“一哥”退休了,新來了一位一哥。這位領導是怎樣的一個人?大家頗為關心。
過了幾天,我們這個小單位的“頭”老余突然將30多號人集中起來,告訴大家:領導今天要到我們單位同大家見面。老余要求大家:領導一進入會場,大家要立即站起來鼓掌;領導講完話,大家也要熱情鼓掌……老余要求的,大家都努力做到了,做好了。
領導給大家的第一印象是瘦,老百姓通俗的說法是“鋼條人”;第二印象是很隨和,沒有架子。老余一通開場白之后,請領導“做指示”。領導走上講壇,掃視了大家一眼,微笑著說:“也不叫什么指示,只是新到一個單位,和大家見個面,認識認識,算是向大家報個到。從今天起,我算是大家中的一員了,今后共事時間還長呢,希望大家多支持我的工作?!闭f完打了個手勢,很隨意地走下講壇,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
輪到老余講話了。他不像領導剛才那樣站在講壇的正中間,而只是站在講壇邊。他說:“領導剛才的講話非常重要,我們要好好領會,認真貫徹。還有,我們要好好學習領導刻苦耐勞、敢打敢拼的精神,為干好工作不怕掉幾斤肉。大家都眼見的,領導這么瘦,就是因為勞心勞力,體力透支,睡眠不足,令人敬佩……”
這時,只見領導在位置上站了起來,臉上還是隨和的微笑。他說:“我想插上一句,我的瘦,不是因為工作累的,更不像老余同志贊揚的那樣。我的瘦純粹是因為遺傳基因。我爺爺這么瘦,我父親也這么瘦,輪到我這一代,基因沒有發(fā)生變異,自然也就是這么瘦了……”
小小的會場,突然爆發(fā)出“哄”的一陣笑聲。
老余依然站在講壇邊,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句圓場。
不過,大家內(nèi)心完全沒有嘲笑老余的意思。其實,老余也是一個厚道人。(摘自《太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