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承貴
手藝人(三題)
※ 岳承貴
張木匠突然病倒,一連幾天發(fā)熱,茶不思飯不想,酒不能喝,這一病,自然胡思亂想,心病加重,擔心起自己的手藝。這人一上了年紀,說病就病,沒準那天就被閻王爺收走,那,祖上轉(zhuǎn)到他手上的手藝可就要失傳,見到列祖列宗怎么開口,躺在床上左思右想。
身體一能動動,張木匠就給自己忙活,算重操舊業(yè)。選木材,上等的香樟樹、松樹,把所有的家伙:斧子、刨子、鑿子拿出來,磨銳,鋸子駕好,挫快。開板,晾干,打榫眼,刨光,雕刻,投裝,忙得不亦樂乎。成型,老伴一看,嚇一跳,罵他生病神經(jīng)燒壞了,原來老張組裝起來的是一個非常精致漂亮的小棺材,形狀如以前的大棺材樣,只是按比例縮小,跟骨灰盒差不多大小,而且上面雕刻出石獅、花草、人物,誰的府上,這可是老張最拿手的活,雖息了十來年,但畢竟功底在那兒,還是得心應(yīng)手。老張看著自己的“家”,還是蠻得意,對老伴的抱怨不當回事,笑著開導(dǎo)說,辛苦一輩子不為自己建個舒服的家,虧!這下又為兒女們省下錢,要不改日給你來一個。老伴聽聽,覺得在理,不言語。
張木匠為自己打好骨灰盒的事很快在老伙伴們間傳開,閑來無事的老伙計們紛紛過來看看,一比較,比殯儀館買的骨灰盒強,何況老張的雕刻何以了得,看門的獅子,幫工的傭人,栩栩如生,花花草草,仿佛聞到芳香,住在里面也是在享福,心里就起了私心。
張木匠的生意漸漸紅火起來,訂做的人越來越多,老木匠有點跟不上。經(jīng)幾家問事的“大仙”一說,張木匠的小棺材成為老去的人唯一選擇,在陰間的親人,托“大仙”傳話,說家住著溫暖舒服,夸兒女們的孝心。這以后,張木匠的小棺材供不應(yīng)求。沒想到,息手多年的張木匠又忙起來,找回當年的感覺。張木匠的手藝屬家傳,尤其是在打好的家具上雕刻,屬一絕。以前,誰家沒有用過老木匠的家具,結(jié)婚要打花板床,大木箱,蓋新房得添置八仙桌,大條凳,多少年用下來,木器家具除留有歲月的痕跡,堅固如初,無須問,是張木匠的手藝。只是后來因為木制家具不怎么能派上用場,買來的成品家具,美觀便宜,家裝,在墻上釘大衣柜什么,無人再請他進家做木工活。
越是忙,老木匠越是愁自己的手藝沒傳下,他本想傳給兒子,可兒子當兵在部隊學會開車,回來后自然看不上老木匠的手藝,買大貨車,帶運輸隊跑運輸,那里肯學他不掙錢的木匠手藝。
這天,老木匠戴著老花鏡,對著陽光,正忙著向陰府的墻上刻相,是應(yīng)后村老孫頭訂做的,他想把早走的老伴相刻上,好在地下相聚。張木匠能滿足每個人的要求,所以生意好。他打量著相片上俊俏的臉,牢記于心,再精雕細刻,把熱乎乎的心思都化成一條條線,沉醉在美色之中。突然身后傳來的叫好聲把他驚醒,停住手,見一位穿著時尚,發(fā)型古怪的小青年站在身后,便說明來意,久聞張師傅大名,想拜師學藝。老木匠一聽有人要學徒,心里自然歡喜,放下手上活,與小青年說起話,還要留青年人吃晚飯,說難得他有這片心。送走年輕人,老木匠雖然對小青年說的話不太滿意,但心里還是抱有希望。
接下來的幾天有點出老木匠意料,四五個人陸續(xù)找上門,要拜他為師,有年輕人,有中年人,有自己開車來的,有父親帶兒子來。一時他感到很為難,難以取舍,暗暗為自己送大仙錢,幫著“做廣告”的招數(shù)得意,錢沒白送。當初只想把生意做好,沒想到帶來這么多徒弟。聰明的,有錢的,有手藝的,能說會道。
許多人來看張木匠的收徒儀式,當看到他的徒弟是鄰村出車禍鋸掉一條腿的三牛,都在心里大為不解,這張木匠是不是老糊涂了,放著那么多條件好的不帶,偏偏選一個瘸子。中午,一位酒喝多的老漢開口發(fā)問。喝紅臉的張木匠笑笑,只勸大家喝酒吃菜,喝好吃好。
張木匠癱瘓的事第二天傳出,成為小村的話題。
李篾匠聽說后,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由前幾天的羨慕、妒忌到現(xiàn)在的同情、悲憐,因為兩人是在暗暗較勁中老了。趁深秋的一個好天氣趕去看望,見到張木匠身體硬棒如初,驚訝地上下打量。張木匠眨眨眼,趕緊遞上煙,點火,悄聲說,這不是沒辦法,這樣傳出話,不會再有人來投師。再說收了關(guān)門徒弟就得為他著想,外人都認為木器是徒弟的手藝,了不起……
“鬼精一輩子。”李篾匠在心里罵,但又不得不佩服。
李篾匠坐不坐了,張木匠收了徒,手藝能傳下去了,他呢,他們可是一直較量到老,沒分出上下,不能輸在最后,那就是徹底的輸,甘拜下風得輸,篾匠手藝眼看要斷送在他手上。當年,他的竹器與張木匠的木器各領(lǐng)風騷,誰也沒輸給誰,他的涼席、桌椅輕便實用,無以替代,很受歡迎,誰不敬他三分。
很快,李篾匠用竹扁擔挑著精心編制的竹籃子、篾筲子、竹椅子,到附近的各村轉(zhuǎn)悠,老熟人見面,請他息腳喝口水,說他手藝還那么好。跑過幾天,雖沒怎么賣,但討來圍觀和叫好。李篾匠晚上回到家嘆氣,發(fā)愁,別人對他的手藝是敬而遠之,想自己從前風光的日子,被一家家請進門,好吃好喝,在敬佩的目光里,把一根根長長的毛竹變魔術(shù)般變成方的圓的竹器,而眼下……遇雨天,悶在家。天放晴,李篾匠想都沒想又進城,挑著心愛的竹器,走在街道的人流車流里,他一下成為怪物,許多年輕人邊走邊打量他。頂著四月的烈日,一連走了幾條街,好幾次在過馬路時,突然身后傳來剎車聲,從車窗里探出一個帶墨鏡的人,大聲朝他嚷嚷,他雖沒聽清說什么,可從表情看是對他極為不滿,他也嚇出一身汗,心灰意冷地早早回家。
這天早上,正當他不知要干什么時,在鎮(zhèn)上學校當老師兒子回來,他很意外,也十分高興,忙問兒子孫子小軍有沒有回來,兒子說早上要參加興趣班學習,沒時間。兒子沒等落座就問他是不是手頭正缺錢,要干什么,缺錢可打個電話。他被問得莫名其妙,說有錢,沒什么地方要花錢。兒子反問他挑著竹器到處跑怎么回事,這么大歲數(shù)的人,要是路上有個意外怎么辦,再說現(xiàn)在誰還用這些東西……
李篾匠不說話,點頭表示下次不出去賣了,卻在心里不服,暗叫屈,自從妻子早死后,兒子讀書的錢不都是靠他賣竹器得來,嘆幾口氣,實在忍不住,對兒子說出憋在心里的話,他不是為錢,是想給人見識見識他的手藝,好找個徒弟把手藝傳下去,他可有篾匠的真功夫。人家張木匠已找到了。
“那好辦?!眱鹤右宦犆φf?!罢梦覀儗W校要開展手工進校園活動,可成立一個篾匠編織興趣小組,由你去上課。”兒子說得眉飛色舞?!罢诳紤]具體手工類型,犯愁請不到老藝人,真是不謀而合,太好了!”兒子說得很興奮。
“真有這好事?”他看著兒子半信半疑地問。他知道兒子是校領(lǐng)導(dǎo),說話應(yīng)該算數(shù),可又犯疑,學生在學校是上課,學文化知識,考大學,這手藝活能進學校課堂,由他當老師?他可大字不識一籮筐 ?!澳强梢煤蒙塘可塘??!?/p>
兒子說了一會,不肯留下吃飯,說馬上回學校商討研究此事,臨走說很快會有消息,讓等著。
李篾匠很開心,為自己做幾道下酒菜,要喝點酒高興高興。喝過酒的他在懶洋洋的太陽下打起盹,很快進入夢鄉(xiāng),夢進自己走近課堂,在學生熱烈的掌聲中,拿起篾刀,把一根毛竹破開,又破成一根根篾條,他對學生們說著破竹用刀的技巧,便示范著,光光這破竹成篾就大有講究,也是關(guān)鍵,先對半放好刀,用手拍刀背,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破成篾條,再根據(jù)需要削成篾,就更難,只留外皮一層,門道大,薄厚關(guān)系到篾的韌性,什么竹器薄厚講究不一,只有削出好篾才可編出好竹器。學生們鴉雀無聲,睜大眼睛看他每一個動作,正當他講得起勁,被來串門的趙老頭帶著孫子吵醒。
醒來的李篾匠仍在想,要是能用篾編點小狗小貓,螞蚱蛐蛐等小動物一定受學生們歡迎,何不試試。
想到就動手,李篾匠試著把青篾片削得近透明,編成的螞蚱蹬腿要飛樣,活靈活現(xiàn),用青黃的篾片編出的花蝴蝶像扇動著翅膀飛舞,惟妙惟肖,用老篾條編出的一只只小灰兔活潑可愛,讓李篾匠看了都喜歡,沒想到他還真有一手,雖然放了多少年手藝,一雙厚厚老繭的手還挺有用。
這天終于把兒子等回來,兒子還帶來一幫人,告訴他學校跟電視臺聯(lián)手開展活動,先為他拍攝專題片,上電視播。
李篾匠非常配合記者們,在燈光下賣力地破竹,削篾,編織,拿出殺手锏,贏得女記者們尖叫不斷,說可以申報什么非遺,稱他的手藝是絕活。
送走記者們,李篾匠的歡心很快退熱,他心里不踏實,那么多學生學,沒有固定的徒弟行嗎?他當年可是父親手把手教的,再說他善于動手做,講課不在行,進課堂行嗎?
李篾匠的心病一天天加重,人日漸消瘦,更害怕。
梨花一開,以青山四周連成一片的幾萬畝梨園,雪白悅目,似瑞雪飄舞,踏青賞花游玩的人絡(luò)繹不絕。商家自然看出商機,沿路的梨樹下,擺攤設(shè)點,賣各種玩具、風味小吃的,照相留念的,表演雜耍的,廣告推銷的,應(yīng)有盡有,用吆喝、音樂、花哨競相招攬游客,一時熱鬧無比,打造出旅游區(qū)。
“媽媽你看!”
一名小男孩指著一棵開滿梨花的大樹下,拉著媽媽奔向大樹。
在樹下,有一輛電瓶三輪車,綁著一把大黃傘,后箱略有改裝,架著兩層板,上層擺滿雜志大小的青石畫,一塊青石板上刻有一行清秀的正楷字:100元一幅,買一送一,下層也擺滿巴掌大小的青石畫。攤前已有人在圍觀,見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戴著老花鏡,坐在小板凳上,低著頭,對著案板上的一塊面抹墨黑的青石,左手握小鋼鏨,右手拿木錘,輕輕重重,有節(jié)奏地敲打,竹節(jié),竹葉,鏨過顯形,清晰可見,一氣呵成,挺拔的竹節(jié),瘦長的竹葉,似乎在隨風擺動,發(fā)出嘩嘩響音,驚訝的眼神,嘆為觀止。在竹叢的下面,老人猛奮力揮舞木錘,鋼鏨流水般滑動,線條藕斷絲連,橫橫豎豎,一揮而就,一個鐵絲鼠器出現(xiàn),不見老人吸口氣,對著鼠器,鏨尖跳躍飛舞,時而用力一頓,時而繃緊皺褶重疊的腮幫,皺起眉頭,半閉半睜雙目,屏息凝氣地小心地點刻。在一聲聲的驚嘆聲里,或中鋒深雕,或偏鋒淺劃,一只老鼠嗅著香氣貪婪地鉆進鼠器,抖動胡須,睜大雙眼,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眾目睽睽之下,當意識到身陷絕境,眼睛里流露出驚恐的神色,老人爐火純青的技藝,精湛的技巧壓的眾人大氣不敢出。
雕刻出一幅竹鼠圖,老人沒有休息的意思,隨手從二層拿出一塊小青石,端詳片刻,略有沉思,拿出一把帶電的刻刀,頓時碎屑青灰騰起,不大一會,關(guān)機煙散,一幅浮雕現(xiàn)出。在圍觀的人嘖嘖稱贊,指指點點時,老人放下工匠,站起身,眺望遠方,端起破舊的杯子,喝口水,似乎根本不存在人聲。
“老板,一次買三幅石畫240元怎么樣?”有人靠近問。
老人搖搖頭擺擺手,不說話。
“行,三百就三百,太藝術(shù)?!碧统鲥X,遞給老人。
老人拿出袋子,分三份裝上經(jīng)挑選的竹鼠圖,又從二層拿出三塊小圖,正要裝向每袋,兌現(xiàn)他買一送一的承諾。
“老師傅,這……小塊的我……不要……”買畫的中年人伸手試圖阻止老人。
老人打量了一下中年人,二話沒說,退回手中的三張紙幣,把石圖擺回原位,意思很明白,生意不做!
中年人和他的兩位同伴帶著不解和尷尬在眾人的疑惑中匆匆離去。而老人依舊是一臉的淡然,又拿出一塊大石塊,放在案上……
“媽媽,這畫上的媽媽是因為兒子犯法戴上手銬在流淚?”只能看到二層的男孩拽拽媽媽的手問。
所有的目光焦聚在小浮雕圖上,一位中年男人,低首,凌亂的長發(fā),戴著手銬,顫抖的雙腿,一目了然。男人背后一雙悲傷絕望的眼睛,滴滴淚流……驚心動魄。
老人放下工具,捧出浮雕,裝進剛才的一個有石圖的袋中,起身,一臉的欣慰,彎著腰遞給小男孩。
媽媽趕緊掏出一張百元鈔票遞上。老人猶豫片刻,拿出一張50元的錢找給媽媽。母子兩在驚詫的目光里,有說有笑,又蹦又跳地走進人流,老遠還回頭看看攤前爭購的情景。
“你們也買了童石匠的石畫,一百元?!壁s來找到母子兩的文友看著袋子問。
“五十。老人手藝太棒,高人,可又怪怪的。”
文友點點頭,說起老人的事,老人原先是本地有名的石匠,本分,能吃苦,刻墓,雕石獅老鷹……手藝精,息手好多年了。三年前,突然任廳級干部眼看要升副省長的兒子出事,老伴一急,癱瘓走了。兒子判刑入獄,老人重操舊業(yè),也只刻竹圖、鼠器、浮雕,你看。文友拿出大小兩塊石圖朝一起演示,一拼。母子兩驚呆,浮雕的人正好與鼠器一般高低,可進可止,細微的凸凹槽非常吻合,銜接處有一條或明或顯的白線。
“老人在拼命掙錢要替兒子還掉欠下的罰款。”
媽媽看看兒子,兒子看看媽媽。說:“回家放書桌上?!?/p>
“我看老人好像不像只為錢,別人不要送的浮雕他就……”話問到嘴邊又被咽下,心存許多的不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