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無華
銀屏字幕亟待瘦身反腐
崑無華
國慶長假,許多人選擇舉家出門遠足,其樂融融。作為一名普通紀檢監(jiān)察職員,平時公務纏身案牘勞形的我,利用假日,宅在家里,與一家人同享天倫之樂,也別有一種樂趣。出門逛逛影劇院,在家看看電視劇,我們一家子,選擇了最適合大人孩子同看的紅色經(jīng)典劇——包括一部反映長征的電影,一部描寫左翼文藝的歌劇,一部抗戰(zhàn)題材的電視劇,而且,都是本土題材。然而,每劇開頭,我卻看到一個怪現(xiàn)象:不論是銀幕還是屏幕,出片頭字幕時,都首先看到一些熟悉的領導名字,他們分別出現(xiàn)在“總顧問”“總策劃”“總監(jiān)制”的名單中,這些“總”,通常是相當高級別部門的常委部長、常務副部長、副部長、市里的書記和市長;然后,又是去掉了“總”的顧問、策劃、監(jiān)制,分別是相關單位相應級別的又一大串官員名單。等到這些官員名單依次閃亮登場完畢,才終于輪到出現(xiàn)與影視劇創(chuàng)作真正相關的演職人員名單。無獨有偶,我看的歌劇節(jié)目單上,也是同樣一個格局。這就讓我納悶:難道這些官員,在這些影視戲劇中,他們起的作用,真的比那些編、導、演等主創(chuàng)人員還重要嗎?如果不是,那么,為什么他們的名字又總是赫然掛在所有主創(chuàng)之前呢?
從中央“八項規(guī)定”以及系列舉措出臺后,以領導之名寫書出書、掛名主編或?qū)懶蝾}名等現(xiàn)象基本消失,清廉務實之風得以彰顯,這無疑是當今社會一大進步。但是,傳播甚廣、影響甚巨的影視戲劇片頭字幕,卻似乎成了有意無意被忽略的一個角落。在這個位置顯赫的角落,領導揚名掛名,大領導掛大名,小領導掛小名,依然是不成明文卻通行無阻的“行規(guī)”“通例”,讓人感嘆:清風不度字幕關!須知,它就像文藝領域的霧霾,讓人看了,會覺得眼澀,心煩,添堵,甚至會敗壞觀眾欣賞藝術接受教育的興趣!
當然,我們知道,多數(shù)情形下,在影視戲劇等藝術品中,處處擺放和凸顯大小領導的牌位,往往并非領導本意,而是某些制作者故作聰明的曲意迎逢。表面看,這好像體現(xiàn)了領導對文藝作品的關心重視,其實它助推了揚虛名好虛功的不良風氣,助長了“領導萬能”的錯誤認識,對于當下繼續(xù)深入持久地推進整風揚紀,具有腐蝕破壞作用。因此,銀屏字幕,切勿看著是小小角落,它也亟待來一場瘦身反腐,讓專業(yè)的回歸專業(yè),讓大小領導回歸本位。
(作者系自由職業(yè)者)
責任編輯: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