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永紅,呂靜,趙文竹,李燦嬰,勵建榮
(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錦州 121013)
轉動課堂教學模式在“食品科學概論”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錦州 121013)
雙語教學是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轉動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從精選雙語師資隊伍、科學選用雙語教材、應用轉動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實施多層次考核體系等方面,論述了轉動課堂教學模式在“食品科學概論”雙語教學中的一些實踐和經驗。
食品科學;雙語教學;教學模式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China)
轉動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內容體現(xiàn)在“轉”與“動”上,即將課堂教學從傳統(tǒng)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轉變?yōu)橐耘囵B(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為中心;從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轉變?yōu)閱l(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和案例式等,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自己掌控學習;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讓學生不僅獲得知識,更學會應用知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1]。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的不斷增強,國際間交流日趨頻繁,而作為國際信息交流第一語言的英語,已成為高層次人才的必備工具[2]。因此,培養(yǎng)既具有扎實專業(yè)基礎,又具有專業(yè)外語交流能力和探索科技前沿知識能力的高素質國際型人才迫在眉睫。雙語教學是為了適應國際發(fā)展的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yè)外語綜合運用能力背景下提出的教改措施[3]?!笆称房茖W概論”是渤海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的選修課,是學生的第一門專業(yè)課程,采用雙語教學既可以讓學生了解食品科學的研究內容,又可以讓其了解國際食品產業(yè)的發(fā)展,同時掌握食品的一些專業(yè)詞匯,為后續(xù)學科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論文寫作奠定基礎。
教師是雙語教學的主導,選擇合適的教師是決定雙語教學能否成功開展的關鍵[4]。而轉動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不僅要把握食品行業(yè)前沿科技動態(tài),有一定的公共英語和專業(yè)英語能力,還要熟悉學生的興趣點,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笆称房茖W概論”課程選擇的雙語教學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且在國外有2年以上學習和工作經歷,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還能及時追蹤學科前沿發(fā)展動態(tài),同時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語和專業(yè)英語能力,均能滿足雙語教學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雙語教學效果,學院每年資助2~3名教師出國訪問,加強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積極培養(yǎng)一批專門從事雙語教學的人才。
目前,雙語教學課程的教材一般都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但是國外的原版教材不一定適合國內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重點、學時等。因此,結合學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的具體情況,分別選擇了經典的中、英文教材:以英文教材為主,中文教材為輔,英文教材選用《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 (影印版),中文教材選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食品科學導論》 (盧蓉蓉、張文斌、夏書芹編著)。同時,任課教師結合自身科研方向,將國內外學科研究前沿材料及時補充到課程內容中來,使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的同時,了解了專業(yè)的國際研究進展。
“食品科學概論”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大學一年級第1學期的學生,他們的英文閱讀理解及交流能力尚待提高。因此,在雙語教學的開始階段,授課形式以中英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隨著教學實踐的進行,學生對于專業(yè)英語逐漸適應,可依據(jù)實際情況增加課件中英文的比例,講解時也可逐漸增加專業(yè)術語的英語表述。在教學中本著基礎知識英語講,重點難點中文講,并輔助以英文課件的方式,盡可能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前提下豐富語言的學習。
轉動課堂教學模式講求的是“教”與“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開展“食品科學概論”雙語教學時,充分利用QQ群,建立以教師為引導的自主學習和課程討論。在課前將一些簡單的內容上傳到群內,讓學生自學,課后布置作業(yè)包括一些專業(yè)英語作業(yè)。對課程內容和課后作業(yè)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及時在網上提出,教學團隊教師進行解答。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能主動思考和分析問題,還提高了學習效果,實現(xiàn)專業(yè)知識和英語運用的同步提高。
“課堂”類似于“舞臺”,每一節(jié)課教師都要在這個舞臺上做好指揮工作,讓每位“演員”都活躍起來[5]。因此,要改革傳統(tǒng)的填鴨式、灌輸式授課形式,以提高學習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來引導的討論式學習為課堂主要教學方式。根據(jù)每節(jié)課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師都會設計一些討論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學生的思路對了,問題的答案就正確了,學生可以產生成就感,提高自信心,也提高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
為了有效評估轉動課堂教學模式下雙語教學效果,“食品科學概論”教學團隊對雙語教學的考試形式進行改革,分為過程考核和理論考試兩大部分。其中,過程考核包括平時考勤、課堂討論、課后作業(yè)等,占總成績的50%。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對每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會布置一定量作業(yè),并且還有一部分專業(yè)英語作業(yè),使學生在理解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專業(yè)英語。此外,每節(jié)課中都會設計相應的討論題目,進行課堂討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課堂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期末考試以應用為主,主要考核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增加一些英語試題,考核學生對專業(yè)英語的掌握程度?!笆称房茖W概論”教學中不斷改革和推進雙語教學模式,力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知識傳授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并重。通過雙語教學使學生全面掌握食品科學理論,順利閱讀專業(yè)相關英文文獻,能用中英文雙語進行專業(yè)學習及交流,為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及今后從事食品科學研究打下基礎,同時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先導,英語為工具語言,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自主學習、討論學習為課堂主要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且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閱讀查找專業(yè)資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楊延東.轉動課堂論//普通高校教學模式改革實踐——轉動課堂論文匯編 [M].冉清文,主編.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6:1-9.
[2]葛永紅,李燦嬰.“食品科學概論”雙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J].農產品加工,2015(6):84-85,88.
[3]劉朝霞,程凡,鄒坤,等.天然產物化學雙語教學模式探索 [J].教育教學論壇,2014(48):147-149.
[4]趙青,黃煒,章喜明,等.提高生物化學雙語教學質量的探索與思考 [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17(1):69-71.
[5]時書劍.“C語言程序設計”雙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J].大學教育,2015(1):154-155.◇
G642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10.028
1671-9646(2017) 10a-0085-02
2017-07-03
渤海大學教改項目“食品科學概論雙語教學轉動課堂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BDJG-15-YB-C-024);遼寧省教改項目“面向遼寧省農產品加工業(yè)的食品專業(yè)技能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與實踐”(469)。
葛永紅(1979—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果蔬采后生物學與技術。
*通訊作者:勵建榮(1964—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水產品、果蔬貯藏加工及質量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