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巴基斯坦與印度,圍繞著克什米爾的歸宿,吵吵打打很多年了,當時在外人看來是分家的兩兄弟打架,背后又有超級大國的戰(zhàn)略游戲,沒太當一回事,我們中國只是因為離得太近,才稍稍關注。
此時,窗外傳來鋪天蓋地的晚禱聲,這是從不遠處的巴德夏希清真寺傳來的。這個清真寺?lián)f是世界最大,不知是否屬實。在邊境線上有最大的一座清真寺,象征性地表明兩國的沖突有宗教淵源。1947年印巴分治,就是在英國殖民者的設計下,由“宗教特點”來劃分的。這一劃,六百多萬穆斯林從印度遷入巴基斯坦,二百多萬印度教徒從巴基斯坦遷入印度,又把一個克什米爾懸置在那里,終于使遙遠的宗教分歧變成了現(xiàn)實的政治沖突。
說起來兩個宗教都有一本長長的辛酸賬。
印度教的辛酸是,他們很早就有了一個主神叫羅摩,他誕生在阿約迪亞,那里一直有一座羅摩神廟,誰料十六世紀伊斯蘭統(tǒng)治者拆毀了這座神廟,在原址建了一座巴布里清真寺。
其實當時印度教的悲慘遭遇是說不盡、道不完的,豈止一座神廟被拆毀。但是平心而論,這與后代伊斯蘭教信徒已經(jīng)沒有什么關系了,他們只是虔誠地一代代到巴布里清真寺做禮拜,哪里知道這里曾經(jīng)是印度教的圣地所在。但印度教徒?jīng)]有忘記,多次在那里與穆斯林發(fā)生暴力沖突,直到1992年12月6日,把巴布里清真寺?lián)v毀成一片瓦礫,然后立即建起了一個臨時的羅摩廟。似乎是還了一筆歷史舊賬,但在此后幾個月內,兩方?jīng)_突白熱化,死亡眾多,歷史舊賬變成了現(xiàn)實血淚。這是一種讓人傷心的宗教對峙,歷史上與別的宗教也發(fā)生過,但一旦與現(xiàn)實的政治企圖連在一起,居然逐步升級到核對峙。宗教與核,就這么奇異地扭在一起了。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印度首次核試驗成功的暗語,居然是“佛祖笑了”。佛教是各個宗教間最和平的一種,從不炫武征戰(zhàn),正因為如此,它已在印度失去了地位,怎么到了核冒險的時刻,反要佛祖微笑?這又觸及了文明的一個要害部位。宗教,既可能是文明的起始狀態(tài),又可能是文明的歸結狀態(tài)。一種文明離開了宗教是不完整的,同樣,一種宗教脫離了文明的走向也是要不得的。
我不知道今后的人類究竟對自身有多少約束力,如果沒有,那么,對文明的毀滅性引爆,將發(fā)生在旦夕之間。人類幾千年的智能貯備,轉眼變成了自我損滅的因由,這真不知道會在太空留下一聲什么樣的浩嘆。
(摘自《千年一嘆》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