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在東北的情報戰(zhàn)中,有些情節(jié)比《紅燈記》這樣的電影和電視劇還要精彩。
哈爾濱抗日戰(zhàn)爭研究會秘書長楊惠春對一件事兒一直搞不太明白,他七八十歲的老爹腰不彎背不駝也罷了,一抬腿能把腳擱到汽車頂上也還罷了,蹲下來一跑一里地,貼著地皮跟草上飛似的,實在令人瞠目結(jié)舌。老太太說:“這是家傳的功夫,咱曾祖爺爺是五品守備,鎮(zhèn)守哈東,沒有武功哪兒行?”可老爺子并不怎么督促子孫練這門兒功夫,說是現(xiàn)在用不著了。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位寡言少語、身懷絕技的老爺子楊振瀛,竟然是趙尚志將軍親自布置潛伏的北滿抗聯(lián)通鳳交通總站第二任站長。他這門蹲著跑的功夫不是大清武官的家傳,而是在高粱地里潛行,傳遞情報的本領(lǐng)。
為了防止中國抵抗者借以隱蔽,日本關(guān)東軍勒令禁止東北人民種植高稈作物,但就是一米來高的矮高粱地里,中國的交通員憑借這個功夫,依然可以來去自如。
通鳳交通總站是目前所知東北堅持時間最久、覆蓋范圍最廣的地下工作站。它的第一任站長,就是楊振瀛的父親,東北抗聯(lián)三軍供給處處長楊春。楊家父子兩代人用生命與鮮血寫下了中國抵抗者在東北戰(zhàn)場的秘戰(zhàn)傳奇。
(摘自《檔案揭秘:改變世界格局的歷史細節(jié)》北京時代華文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