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吉林省副高后部切變暴雨過程分析

      2017-11-14 11:17:29范玉鑫鄒爽陳揚陳暉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年19期
      關鍵詞:急流暴雨吉林省

      范玉鑫++鄒爽++陳揚++陳暉

      摘要 本文利用加密站實時觀測資料和NCEP 1°×1°再分析資料對2016年7月25—26日吉林省一次副高后部切變暴雨天氣過程進行初步分析。結果表明,當副高呈東西帶狀分布時,與之相配合的北部冷渦持續(xù)南下,形成冷空氣入侵,是導致西南急流所攜帶暖濕空氣釋放產(chǎn)生強降水的主要原因;通過對水汽通量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水汽的源地,水汽通量散度能判斷出強降水的落區(qū);強降水落區(qū)與K指數(shù)32 ℃彎曲的區(qū)域、700 hPa垂直速度中心以及850 hPa假相當位溫能量鋒區(qū)均有很好的對應關系。

      關鍵詞 暴雨;副高后部;急流;冷式切變;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 P458.1+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9-0204-04

      影響吉林省暴雨的四大天氣系統(tǒng)的切變暴雨,就是指副熱帶高壓后部中低層切變造成的暴雨,也叫副后暴雨。該類暴雨是吉林省夏季主要災害性天氣之一,多發(fā)生在7—8月的汛期。王曉明等[1]、汪秀清等[2]對1960—1999年吉林省副后暴雨進行研究,建立分型概念模型,在暴雨形成機理、預報指示等方面提供參考依據(jù)。

      本文結合常規(guī)觀測資料、NCEP 1°×1°再分析資料和GPS/MET資料等數(shù)值產(chǎn)品,對2016年7月25—26日吉林省中南部一次副后暴雨過程進行分析,采用天氣動力學診斷方法,在細節(jié)特征上進行詳述,探討相關預報指標,從而為提升區(qū)域性暴雨的預報能力和準確性提供幫助。

      1 降水實況及特點

      1.1 降水實況

      受副高后部切變影響,2016年7月25日8:00至26日8:00,吉林省四平東部、遼源、長春南部、吉林和通化北部出現(xiàn)大到暴雨,共有193個鄉(xiāng)鎮(zhèn)出現(xiàn)暴雨,四平東部、遼源、吉林和通化北部的31個鄉(xiāng)鎮(zhèn)出現(xiàn)大暴雨。最大平均降水量出現(xiàn)在遼源市,為84.3 mm。在降水過程中,出現(xiàn)明顯的短歷時強降水。

      1.2 降水特點

      一是降水區(qū)域集中、降水量大。此次降水過程最大累計降水147 mm,最大降水前5位分別為東遼云頂鎮(zhèn)(147 mm)、磐石解放南屯(135.2 mm)、東遼馬梁村(132.9 mm)、磐石于家溝屯(126.2 mm)、東遼凌云鄉(xiāng)林場(123.6 mm),即主要集中在遼源東部和吉林市的南部(圖1)。二是強降水時段集中、降水時效長。此次強降雨過程主要集中在25日午后至26日夜間,出現(xiàn)暴雨及以上量級地區(qū)均有短歷時強降水的發(fā)生,同時造成嚴重的災害。

      2 大尺度天氣形勢

      7月25日8:00,副高呈東西帶狀分布,中心位于大陸上,588 dagpm線頭部已北抬到40°N,588 dagpm線橫跨吉林省中部,在貝加爾湖以東有一個明顯冷渦的存在,此時冷中心落后于渦中心,因而該冷中心仍將發(fā)展,另外在蒙古中部有一個冷中心。從風場來看,在副高西側有明顯的西南急流,急流前部為西南風和偏東風風向切變,位于遼寧省北部,見圖2(a);14:00,副高、冷渦穩(wěn)定維持,蒙古中部的冷中心與冷渦南下的冷空氣形成一冷槽;20:00,副高588 dagpm線南退到40°N,冷渦主體穩(wěn)定少動,其后部仍有個8 ℃的冷中心,說明該冷渦仍未進入錮囚階段,繼續(xù)發(fā)展,蒙古中部的冷槽繼續(xù)維持,但其北部有暖舌東伸至冷渦下部。此時,急流位置略有南壓,風速較14:00的明顯增強,風向切變位于吉林省中部四平,見圖2(b),此時強降水由四平逐漸南移;26日2:00,副高588 dagpm線南落到38°N,冷渦位置穩(wěn)定,但已與冷中心重合,說明冷渦進入錮囚階段,即降水最強時段。蒙古北部暖舌加強,占據(jù)冷渦三象限,導致冷槽明顯變淺。此時西南急流軸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風切變位于遼源—吉林市一線,見圖2(c),而此時強降水發(fā)生在遼源東部到吉林市南部一線;8:00副高穩(wěn)定維持,北部冷渦仍為錮囚階段,但蒙古北部暖舌已進入冷渦第四象限,切斷冷空氣補充,與之相對應的冷槽將近消失,雖然急流增強,但冷式切變不明顯,見圖2(d)。

      通過以上分析發(fā)現(xiàn),當副高呈東西帶狀分布時,與之相配合的北部冷渦持續(xù)南下,形成冷空氣入侵,是導致西南急流所攜帶暖濕空氣釋放產(chǎn)生強降水的主要原因。當冷渦被暖空氣切斷,強降水結束。同時,暴雨落區(qū)多位于低空急流軸左側、切變線右側[3]。

      3 物理量診斷

      3.1 700 hPa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

      水汽通量不僅能夠體現(xiàn)水汽傳輸?shù)拇笮?,還能直接地體現(xiàn)出水汽的來源;水汽通量散度不僅反映了水汽條件的盈虧,還從動力條件方面反映了水汽的輻合與輻散。

      從矢量所代表的水汽通量來看,產(chǎn)生此次強降水的水汽來源有2個部分:一部分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汽沿副高邊緣逐漸地向吉林省輸送,另一部分則是由貝加爾湖經(jīng)西北氣流向吉林省輸送,而后2個部分水汽匯合,在吉林省形成明顯的水汽通量;從水汽通量散度來看,25日20:00,強的水汽輻合中心在四平、遼源一帶,見圖3(a);26日2:00,強的水汽輻合在吉林市南部一帶,與強降水落區(qū)基本一致,見圖3(b)。因此,通過對水汽通量研究可以很好地發(fā)現(xiàn)水汽的來源,而通過水汽通量散度則能很好地判斷出強降水的落區(qū)。

      3.2 K指數(shù)

      從K指數(shù)定義來看,它是表征能量和濕度的一個物理量,因而通過K指數(shù)演變可以反映不穩(wěn)定能量的積聚、觸發(fā)和釋放過程。

      7月25日8:00,K指數(shù)大值中心位于遼寧省以西,而四平、遼源一帶K指數(shù)均<28 ℃,見圖4(a),此時急流未進入該區(qū)域,說明暖濕空氣未進入;14:00,40 ℃中心出現(xiàn)在四平、遼源一帶,且形成強的梯度鋒區(qū),在36 ℃等值線向中心彎曲[4],見圖4(b),說明有冷空氣入侵;之后吉林省中南部均處于高能區(qū)中,同時32 ℃等值線開始向中心彎曲;26日2:00,鋒區(qū)梯度加大,鋒區(qū)前部剛好位于遼源東部、吉林市南部一帶,但32 ℃等值線彎曲程度減弱,見圖4(c),說明冷空氣減弱;8:00,吉林省中南部地區(qū)仍處于高能區(qū)中,但32 ℃等值線開始向外彎曲,見圖4(d),說明已無冷空氣入侵。因此,25日8:00—14:00,K指數(shù)由<28 ℃增加至>36 ℃,是能量堆積的過程。當K指數(shù)36 ℃等值線向內(nèi)彎曲,說明有冷空氣入侵,能量釋放,伴隨強降水的發(fā)生;當32 ℃等值線向外彎曲,說明無冷空氣,強降水結束。

      3.3 700 hPa垂直運動和500 hPa渦度場

      7月25日14:00,上升運動已移動到四平地區(qū),從500 hPa渦度來看,上升運動中心位于正負渦度中心連線的0線附近,見圖5(a);20:00,強上升運動中心移動到遼源至吉林市一帶,相對應的也是渦度中心連線的0線附近,見圖5(b);26日2:00,上升運動中心位于吉林市,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渦度中心的負中心,見圖5(c)。通過3個明顯降水時段的垂直上升速度與渦度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有2個時次強上升運動處在正負渦度中心連線的0線附近,1個靠近負渦度中心。因此,在以后的天氣分析中,可以通過對500 hPa渦度分布情況,更好地判斷上升運動中心的位置,從而為判斷強降水落區(qū)提供一定依據(jù)。

      3.4 850 hPa假相當位溫

      7月25日8:00,850 hPa假相當位溫大值中心位于山東半島—渤海灣一線,中心值超過84 ℃,四平地區(qū)值<52 ℃,見圖6(a);14:00假相當位溫中心加強到88 ℃以上,其高能舌頭部一直伸至四平地區(qū),且形成很強的能量鋒區(qū),見圖6(b);22日2:00—8:00,高能舌頭部一直存在,且由四平緩慢南移到遼源—吉林市一帶,而相對應的能量鋒區(qū)是一個逐漸減弱的過程,見圖6(c)(d)。因此,通過對假相當位溫分析發(fā)現(xiàn),25日8:00—14:00是一個能量傳遞的過程,而從14:00到26日8:00,是能量釋放的一個過程,其表現(xiàn)為能量鋒區(qū)減弱。因此,強降水落區(qū)與假相當位溫能量鋒區(qū)有很好的對應關系,而強降水時段就是能量鋒區(qū)變?nèi)醯倪^程。

      4 GPS/MET分析

      通過對此次強降水過程吉林省GPS-MET的PWV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當PWV達到60 mm/h后,PWV有明顯的下降過程,而短歷時強降水就發(fā)生在這個時段內(nèi)。因此,通過PWV數(shù)值及降低的拐點,可以很好地判斷短歷時強降水的發(fā)生,這為以后短歷時強降水預報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5 結論

      本文利用加密站實時觀測資料、NCEP 1°×1°再分析資料和GPS/MET資料對2016年7月25—26日吉林省一次副高西側切變暴雨天氣過程進行初步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當副高呈東西帶狀分布時,與之相配合的北部冷渦持續(xù)南下,形成冷空氣入侵,是導致西南急流所攜帶暖濕空氣釋放產(chǎn)生強降水的主要原因;當冷渦被暖空氣切斷,強降水結束。

      (2)通過對水汽通量研究發(fā)現(xiàn)水汽來自太平洋和貝加爾湖,而水汽通量散度則能很好地判斷出強降水的落區(qū)。

      (3)強降水落區(qū)與K指數(shù)32 ℃彎曲的區(qū)域、700 hPa垂直速度中心以及850 hPa假相當位溫能量鋒區(qū)均有很好的對應關系。

      (4)通過PWV數(shù)值及降低的拐點,能很好地判斷短歷時強降水的發(fā)生,為以后短歷時強降水預報提供參考依據(jù)。

      6 參考文獻

      [1] 王曉明,秦元明,高玉莊,等.副高后部暴雨天氣概念模型[J].吉林氣象,2003(2):18-20.

      [2] 汪秀清,吳憲軍,陳長勝.副高后部暴雨的環(huán)流特征[J].吉林氣象,2006(2):18-20.

      [3] 朱乾根,林錦瑞,壽紹文.天氣學原理和方法[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0.

      [4] 丑士連,陳長勝,王奎云.2010年7月31日吉林省東南部短時強降水過程分析[J].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2012,28(6):58-64.

      猜你喜歡
      急流暴雨吉林省
      智海急流
      智海急流
      “80年未遇暴雨”襲首爾
      智海急流
      吉林省教育廳新年賀詞
      智海急流
      暴雨
      當暴雨突臨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學之歌
      卓尼县| 兰州市| 静海县| 乌兰县| 南城县| 安义县| 八宿县| 大连市| 茶陵县| 申扎县| 河间市| 治县。| 江达县| 大城县| 临邑县| 五常市| 边坝县| 平远县| 比如县| 嘉禾县| 阳新县| 云梦县| 三门峡市| 东方市| 陇西县| 油尖旺区| 高雄县| 土默特左旗| 宁安市| 营口市| 泽州县| 洛浦县| 贡觉县| 东至县| 安庆市| 大城县| 南阳市| 明水县| 奇台县| 北流市|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