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盡管每天都會抱寶寶、親寶寶、和寶寶一起玩游戲,但是寶寶還是整天喊著“要媽媽”,太讓我這個爸爸傷心了。我覺得自己做得夠好了,可為什么寶寶只愛媽媽呢?
陸軍
答:寶寶與媽媽更親近,是因為寶寶在出生前就已經(jīng)和媽媽“相處”10個月了!寶寶在3歲前,由于孕期、母乳的關(guān)系,會對媽媽有更多的依戀。這階段,寶寶的眼里只有媽媽,媽媽就是我,我就是媽媽,這是寶寶讓自己變得安全的共生幻想。所以這時候,無論爸爸怎么努力都超越不了媽媽。
盡管寶寶在3歲以前明顯偏愛媽媽,但是爸爸還是能夠通過行動來感染寶寶,贏得“寵愛”的。那么,爸爸怎么加強自己與寶寶的親密關(guān)系呢?
1.打造“父子/父女空間”
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幼兒從3個月起,父親能多陪伴寶寶的話,寶寶以后的行為障礙會更少,其攻擊性、叛逆性、好動性、反社會不良行為等也將大大減少。
中國家庭中,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一方面是由于工作忙,另一方面也因為爸爸不愿帶小孩,覺得太麻煩。如果爸爸想讓寶寶與自己更親近,就需要將這些想法拋諸腦后,每天盡可能多地陪寶寶聊天,玩玩具,做游戲,比如可以和孩子玩“舉高高”游戲,爸爸把孩子舉到空中,每次一玩,寶寶就會瘋得不得了,咯咯直笑。這樣,寶寶就會和爸爸更親近。
2.與寶寶“親密接觸”
買一個懸掛式嬰兒背帶,經(jīng)常把寶寶帶在身邊,這也能加強爸爸與寶寶的親密關(guān)系??臻g上的接近是加強父子聯(lián)系的最自然方法,尤其是當一天快結(jié)束時,寶寶往往容易煩躁不安,這時爸爸可以把寶寶放在背帶里,帶出去轉(zhuǎn)轉(zhuǎn),媽媽也能有時間休息一下。
爸爸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親親、抱抱寶寶。寶寶在爸爸的懷里一開始可能會抗拒,可能因為爸爸抱的方式讓寶寶不舒服,也可能因為爸爸獨特的氣味讓寶寶難以接受,但是隨著親密接觸的次數(shù)多了,寶寶會逐漸習慣爸爸的方式與氣味。
3.給寶寶換尿布
寶寶出生后,最麻煩的事就是換尿布。這個工作一般由媽媽負責,但如果爸爸主動承擔,也是加強父子心理鏈接的好機會。爸爸一開始會手忙腳亂,而寶寶也會因爸爸的笨拙哇哇大哭,此時媽媽不必及時救火,嘗試讓爸爸用他的方式安撫寶寶。爸爸與孩子相處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寶寶還是很享受爸爸“不一樣的愛”的。
4.做超級“奶爸”
有的寶寶既吃母乳又喝奶粉,媽媽可以鼓勵爸爸用奶瓶給寶寶喂奶。一些爸爸將喂奶看得很簡單,以為只要把奶嘴塞到寶寶嘴里就行了,然后騰出一只手來翻看報紙或者搗鼓遙控器。其實,媽媽可以引導爸爸在給寶寶喂奶時,溫柔地注視寶寶,也可以低吟淺唱,盡管寶寶不理解爸爸說了些什么,但是爸爸低沉的聲音能讓寶寶感到安心。
就算寶寶只吃母乳,爸爸也能幫上忙,比如,寶寶吃完奶后昏昏欲睡,爸爸可以主動接過寶寶,哄他睡覺。一旦寶寶習慣了由爸爸拍著睡覺,那么他醒后也更容易接受爸爸的安撫,父子之間也會變得更加親密。
5.為寶寶值夜班
哄孩子睡覺,大多是媽媽的工作。如果這項工作改由爸爸承擔,效果會更好。如果寶寶在進入夢鄉(xiāng)前是和爸爸在一起的,那樣他就不會覺得爸爸對自己的愛和關(guān)注比媽媽少。
在夜間照顧寶寶的問題上,夫妻可以分工。如果媽媽不用下床就能安撫寶寶,那么寶寶晚上就由她照顧;如果需要下床才能解決問題,那么寶寶就可以由爸爸來照顧。夜晚的靜謐與安寧,是加深感情的絕佳時機,即便在半夢半醒中,父子倆也能形成更親密的關(guān)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