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晴晴
摘 要:杜尚的現(xiàn)成品《泉》是20世紀最具影響的藝術品,乃至被視為現(xiàn)代藝術的標志性符號。這件作品用驚世駭俗的手法顛覆了藝術的種種傳統(tǒng),本文旨在從杜尚貌似隨意的惡作劇中,探尋這件作品的隱秘內(nèi)涵,找出它對安格爾《泉》的種種消解和化用。
關鍵詞:杜尚;安格爾;《泉》;現(xiàn)成品;物因素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064-03
一、前言
馬歇爾·杜尚,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藝術影響巨大。他的一些驚世駭俗的作品,顛覆了傳統(tǒng),使得藝術重新被定義,《泉》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一個“小便池”,震撼了一百年前的藝術界;2004年,英國藝術世界展覽會500名英國最具影響力的權威人士以投票的方式推舉這個“小便池”為20世紀最具影響的藝術品。
生活中一件常見的東西,被選擇出來放置在一個新的地方,起一個新的名字,就可以擁有新意義。生活和藝術的界限被抹去。同時,《泉》本身作為衛(wèi)生潔具,先天帶有的污穢感和藝術一貫的崇高感之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差,對傳統(tǒng)觀念、規(guī)則的顛覆讓現(xiàn)代人興奮不已。這件作品因此成為反藝術、反傳統(tǒng)的標桿,不斷啟發(fā)著后來人的靈感。
杜尚的《泉》以“現(xiàn)成品”的姿態(tài)涉足藝術,并成為藝術史的一個里程碑,直至最終被被抽離為的一個符號。當把目光再次聚焦到這件作品本身,是的,它早已經(jīng)被納入到“藝術作品”的范疇了,我們試圖“去蔽”各種光環(huán),探尋作品隱秘的內(nèi)涵。
海德格爾追尋過藝術作品的本源,于是我們不禁要問,這件作品“是其所是”的被看作小便池,那么它“如其所是”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否單純的僅以潔具商品的器具外形為武器,挑戰(zhàn)整個藝術界?作品“物因素”的選擇為什么非得是小便池而不是其他的東西?又為什么被命名為《泉》?這件作品的本源有沒有更為隱藏的含義?海德格爾提出“在作品中,要是存在者是什么和存在者是如何被開啟出來,也就有了作品中的真理的發(fā)生?!雹俟P者認為,這個著名的小便池,它的真理“帶向持立”的被設置在作品中,而這個方向,就是與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對立。
二、對立解讀的可能性分析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是19世紀法國新古典主義的代表畫家。曾師從古典主義大師達維德,但他更傾心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安格爾曾建立自己的畫室,也曾當選為皇家美術院院士,隨后又出任羅馬法蘭西學院院長一職,社會影響力巨大。安格爾可以說就是傳統(tǒng)繪畫學院派的代言,雖然聲名顯赫,同時又保守反動。他仇視革命,詆毀新的藝術形式,與浪漫主義論戰(zhàn)抗衡。
安格爾在晚年曾有一副作品《泉》(1856),被譽為人體美的典范;杜尚的這件送去參展從而有幸成為現(xiàn)代藝術符號的“小便池”,中文翻譯也是《泉》(1917)。這不應該只是巧合。雖則二者的原名不同,安格爾的作品為《The Source》,杜尚的作品是《Fountain》,但在英語語境中是屬于近義范疇的。況且?guī)鞝栘愒?868年創(chuàng)作《泉水》(Spring),以寫實的畫風勾勒出女性臃腫的體型,被認為是對安格爾裸體觀念的反叛。作品同樣采取近義詞語命名,但隱含的觀念對立卻不容忽視。
(一)杜尚在藝術觀念上和安格爾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截然相對。
其一,對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大相徑庭。安格爾不管人們怎樣非難,都一心臨摹古人。他認為“希臘的”這個形容詞就是“美的”同義語,“世上唯有它們是絕對的真實,絕對的美;它們善于觀察、洞悉和表達?!雹谙ED式的審美“一度中斷,至意大利文藝復興,又被接通一段時期,可是后來的數(shù)個世紀它又再度中斷;現(xiàn)在我們應當設法把它再接上?!雹壅窃谶@種使命感的引導下,安格爾高舉拉斐爾的旗幟,“盡力模仿他,體味他的藝術構思。為自己的一生未能與他同代共存而感到遺憾?!雹芏派袆t是對傳統(tǒng)堅定的反叛者,“當我去博物館的時候,我沒有在任何一張畫的面前感到過眩暈、震驚或好奇,從來沒有。我現(xiàn)在說的是過去的大師們,過去的東西……我是非常不受誘惑的?!雹菟姓J喜歡中世紀的質(zhì)樸,他說“在那之后有些東西我實在難以接受,像拉斐爾。因為你能感到它們是被樹立起來的,社會的等級觀把它們保持在那兒?!雹?/p>
其二,對創(chuàng)新持有相反的態(tài)度。在安格爾看來,拉斐爾之后,藝術就不存在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東西了,創(chuàng)新純屬無稽之談。他奉勸學生不要染指旁門左道,認為現(xiàn)代美術是“矯揉造作的構圖,專事取悅的色彩,分布色塊,玩弄筆觸”⑦。他對古典主義畫法之外的任何繪畫風格,都言辭激烈的予以否定,說巴洛克風格的魯本斯感覺是在賣肉⑧,說浪漫派的《梅杜薩之笩》令人作嘔⑨。杜尚則對藝術上種種嘗試很感興趣,在一次電視訪談中,他說“當一個不知名的藝術家給我?guī)硇聳|西的時候,我總是滿心感激?!雹馑浅UJ可不斷嘗試自我更新的年輕藝術家,一個時代的青年總需要一個新的樣板,作為樣板的杜尚,他非常關注各種新的流派和嘗試,包括素未謀面卻自詡為“杜尚二世”的尼斯小伙。11
三是對美的理解不同。安格爾認為美等于真,“造型藝術只有當它酷似造化,以至把它當成自然本身時,才算達到了高度完美的境地?!?2同時,美也等于善?!八囆g杰作的存在不是為了炫人耳目,它的使命是誘導和堅定人們所建立的信念,這種作用無孔不入?!?3杜尚則深深懷疑藝術的價值,“我不覺得我做的東西可以在將來對社會有什么重要意義”14。他認為繪畫已經(jīng)死了,不僅僅是架上繪畫,拒絕所有種類的繪畫,原因就是“不想再被視覺的語言控制自己了”15。 杜尚的藝術觀是反視網(wǎng)膜的,也是反功用的。
(二)二人生活態(tài)度上的比較
另外,我們從生活態(tài)度上再來比較一下二人。杜尚是一個幽默的人,總是由“好玩”的想法來引導自己做事。杜尚說“我就是不能對生活抱一本正經(jīng)的態(tài)度,但是讓一本正經(jīng)帶上幽默的色彩,倒是很有趣的。”16安格爾,恰恰是個一本正經(jīng)的畫家。他只追慕古典式的藝術范本,至死不渝;他畫畫時全神貫注,力求精到,不斷重復。endprint
泰奧菲爾·希爾威斯特在一篇名為《安格爾的真實寫照》中對這位藝術泰斗不怎么友好,他提到安格爾作為老師的獨斷專橫,鐵石心腸;作為藝術學院院長時經(jīng)常和同院的院士們爭吵,經(jīng)常指責思想家和作家,不斷抱怨“沙龍”并隔離自由的評論。17文章言辭不乏偏頗,倒也反映出安格爾不夠可敬可愛的為人處世。杜尚在和訪談記者聊到藝術家圈子里一個過激的英國人克雷萬時,他直言“我不是很喜歡他,他也不很喜歡我。你知道,就是他在1914年寫了篇文章評獨立沙龍。他用粗野的字眼肆意侮辱每一個人,……這樣一來,他樹敵極多”18如果杜尚和安格爾同代共存,必然會針鋒相對。
但實際上,杜尚所處的環(huán)境依然深受安格爾時期的影響。杜尚在1915年為躲避一戰(zhàn)來到美國的,紐約依然還能看到19世紀的情形,也就是學院派在繪畫上占優(yōu)勢的時期,“畫家們都到巴黎的美術學院等地方學習”,并且大量購買法國藝術家的作品,而這些都是“宏大風格”類的作品。19
再有一點,杜尚晚年從安格爾《泉》中提取少女身體的線條,創(chuàng)作了兩幅蝕刻版畫《從安格爾畫中提取的細節(jié)Ⅰ》《從安格爾畫中提取的細節(jié)Ⅱ》20,兩幅作品都加入男性形象,消解了安格爾原作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充滿了調(diào)戲甚至色情的氣息??梢姸派袑Π哺駹栠@個作品是非常熟悉的。
(三)小結
基于如上對比,杜尚在1917年將“小便池”送展,在他表面漫不經(jīng)心的選擇下,一定會有一個對立系統(tǒng)在腦海中的偶然閃現(xiàn),就像在1932年他寫作的棋書《對立和姐妹方塊之和解》中所言,“對立是一種系統(tǒng),允許人做這樣或那樣的事”。21當把對立方明確為安格爾時,作品隱秘內(nèi)涵便悄然呈現(xiàn)。
三、杜尚、安格爾《泉》之比較
首先要強調(diào)一點,具有顛覆性的“現(xiàn)成品”,其藝術價值就在于選擇。一是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二是選擇一個合適的名稱。
(一)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
對于放在凳子上的自行車輪——他的第一件“現(xiàn)成品”,杜尚本人認為這不過是腦子里的一種“消遣”而已。不過在1917年把這個“小便池”送去參展,動機應該已經(jīng)不是簡單地自我娛樂了。在被問及“選擇現(xiàn)成品時取決于什么”,杜尚的答案是“東西本身。通常,我不得不考慮它的‘樣子。選擇一個東西很難,因為15天后你會開始喜歡它或者討厭它。因而,你必須在接近它的時候是冷漠的,仿佛你不帶任何美學的情感。選擇現(xiàn)成品也常?;谝曈X的冷漠,同時,要避開好的和壞的趣味?!比の秳t被他解讀為重復若干遍的東西,要避免趣味,就要進行“機器性的描繪,這是不涉及趣味的,因為它在所有繪畫性的習俗之外”,而“不要被定型在美學的形式里,不要被定型在形式或某種色彩里,然后重復它們”。22這里對于選擇物體的標準,至少提及了兩點:零度的情感、機器性的描繪。
海德格爾在《藝術作品的本源》一文中,以梵高的作品《農(nóng)鞋》作為例子,認為這幅油畫揭示了這個器具即一雙農(nóng)鞋實際上是什么,使得農(nóng)鞋這個存在者進入了一種無蔽的狀態(tài)。杜尚更進一步,直接地把日常器具這樣的“現(xiàn)成品”融入到藝術的視野下,由此而來的解蔽——不僅是器具,還包括藝術本身,促成了之后現(xiàn)代藝術的瘋狂。
選擇一個工業(yè)產(chǎn)品直接作為作品的“物因素”,將“機器性的描繪”運用到極致,不僅架空了繪畫,架空了藝術語言,同時也就避免了主觀情感的參與。因為我們不能評判杜尚本人,或者觀者自身,是喜歡還是厭惡這個日常用具。然而對于一個毫無情感的工業(yè)商品而言,人們喜或惡又有什么意義呢?可是自打這個作品問世,便引發(fā)了人們強烈的情感,不過總體觀之,反對者和支持者都圍繞著“現(xiàn)成品是不是藝術品”這個話題在爭論,絕少關注這個物品本身有無隱含的指涉。于是便有了第一個問題:同為工業(yè)產(chǎn)品,為什么不選擇其他功用或造型的潔具,比如洗面池、浴盆或者更污穢的馬桶?
(二)選擇一個合適的名稱
命名其實并不隨意??v觀杜尚的作品名稱,很多都顯得不好理解。不過很多名字的確是杜尚玩的一種文字游戲,是他對文字本身迷戀的結果。比如帶胡須的蒙娜麗莎《L.H.O.O.Q》,是一句玩笑話的字母縮寫;再比如現(xiàn)成品《清新的窗戶》,這個名字本身就有雙關語的味道,清新(fresh)/法國(French),窗戶(window)/寡婦(widow);《涂上瓷釉的阿波利奈爾》(Apolinere Enamelled)中,瓷釉品牌Sapolin末尾的字母被用在Apolinere中間。有學者認為“杜尚對作品的命名體現(xiàn)出他對文字的聰慧領悟和詼諧應用,這是在創(chuàng)作中滲透進思考的一種表現(xiàn),也增添了作品對觀者的頭腦的沖擊力?!?3
“在我決定做什么還能有些意義的東西前,我得想兩三個月的時間。那將不可能單單只是一個印象、一個娛樂。在我動手前,那該有一個指向性,一種意圖?!?4那么給1917年這個送展的小便池起名《Fountain》,詞語的沖擊力體現(xiàn)在哪里?指向性又是什么?這是問題二。
(三)基于上述兩個問題的比較
如上的兩個問題,當把對立方——安格爾的《泉》拿來對比之后,便就有了答案,而且是很有趣的解答,正如杜尚一貫的做法:讓一本正經(jīng)帶上了幽默的色彩。
第一,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之比較。安格爾的《泉》(The Source,1856)上是他1848年《阿納迪奧曼的維納斯》這個作品極其微小的變體。兩件作品時隔8年之久。安格爾經(jīng)常重復自己的構圖,他自詡這種做法體現(xiàn)出刻意求工,反復琢磨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表明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并為此傾注大量的心血。安格爾如此這般的藝術毅力,被樹立起來是讓后來人肅然起敬的。相比較杜尚的《泉》(Fountain,1917),就顯然太過隨意潦草了。因為想用“現(xiàn)成品”參展,就和朋友去街上尋找合適的東西,看中這個小便池,買下、倒置、簽字、取名,這樣就完成了藝術家的一次創(chuàng)作。過程被描述的輕松、愜意、愉快且順暢,杜尚就想用這樣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來和傳統(tǒng)宣戰(zhàn),游戲精神被當成靈感的來源,不強調(diào)苦而突出樂,在百年前就引領著“認真你就輸了”的娛樂姿態(tài)。endprint
第二,作品主題之比較。新古典主義的主要靈感源自文學和歷史題材,對古典文化的復興契合了啟蒙運動的訴求,倡導理性、高尚的藝術范式。雖然安格爾不及達維德作品透露出的人民性,但他的畫面平滑工整,處處體現(xiàn)出美好的理想。《泉》(The Source,1856)的女性容貌,和8年前的維納斯極度相似,體型卻更加完美,線條更加流暢。畫中女子儼然就是安格爾心中的女神,美得超凡脫俗,美得不容進犯。相較一戰(zhàn)時的杜尚,現(xiàn)實讓他不可能沉湎于理想的旖旎之中,科技、工業(yè)的發(fā)展終至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尼采哲學更是用無理性標記了當代社會。杜尚《泉》(Fountain,1917)真有一股酒神精神的味道。
第三,從作品內(nèi)容來看,安格爾的《泉》(The Source,1856)主體是一個女體,青春且美麗,健康且純潔。安格爾有一套形體美的理論:“美的形體——就是最率直的圓周式布局。在這里一切都是富有彈性的和飽滿的……”、“形體必須健康”、“美的個性要在模特兒本身中去探索”25、“為了表現(xiàn)特征,一定的夸張手法是允許的”26。如此至高無上的的人體卻在杜尚的《泉》(Fountain,1917)里被徹底逐出,工業(yè)化機械制造的陶瓷潔具商品成為主體形象。人在這里被一個簽名取代,“R.Mutt”的來源一是化用于當時著名潔具制造商J.I.Mott,二是mutt在俚語中有“笨蛋”之意。27人被物排擠、驅(qū)逐,人的主體性被轉(zhuǎn)化為一串意為“笨蛋”的字母,這是在影射工業(yè)時代人的地位?還是在嘲笑所有站在這件器物旁的你我?從理想中的女神托舉陶罐,到人成為字符依附在機械產(chǎn)品之上并被產(chǎn)品排擠,這樣的扭轉(zhuǎn)恰恰呼應了現(xiàn)代社會的物質(zhì)視角。
第四,聚焦兩件器具。安格爾作品中,一個陶罐倒置于女體左側肩頭,水流傾泄而下。 Source,意為“來源;源頭;根源;原因”,意指水流之源頭,亦可解讀為人類的來源,同時也是愛與美的根源(維納斯),美好寓意的命名加之理想人體的描繪,作品整體有著宏大、脫俗的氣質(zhì)。在安格爾眼中,只有一種藝術,“其基礎是:永恒的美和自然”28。人文主義的自信和優(yōu)越感,在20世紀不斷受到各種思潮和流派沖擊,工業(yè)化進程正消磨著人之為人的本性。馬克思提出人的異化,如今看來已成普遍事實。杜尚的現(xiàn)成品,就是在用機器化的產(chǎn)品凸顯這種異化。小便池和陶罐、和其他的潔具最大的不同在于功能上不是存儲而是放空,不是給予而是沖刷,隨之引出的聯(lián)想不是女性的柔和和滋養(yǎng),而是男性的噴射和污濁。
Fountain,意為“噴泉;源泉;(如涌泉般的)一股液體”,如此選詞含義甚妙。杜尚坦言“很相信色情,因為它是一種真正具有世界性的事,是每一個人都理解的事?!?9
通過對比可見,安格爾和杜尚的兩件作品,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上一個虔誠執(zhí)著,一個卻戲謔胡鬧;作品主題一個強調(diào)理想,一個反映虛無;作品內(nèi)容一個是對完美女體的歌頌,一個是對人的徹底排斥;兩件器具,一個由女神托舉,一個卻暗含色情。杜尚用這樣一件現(xiàn)成品,成功調(diào)戲了高高在上的新古典主義學院派,幽默的給藝術解蔽。當藝術走下神壇,混跡于商業(yè),終于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名為后現(xiàn)代。
四、結語
杜尚的《泉》(Fountain,1917)這件作品,對藝術理念的沖擊不僅通過作品外在呈現(xiàn)的樣態(tài)這一條途徑。它不僅是其所是的以小便池的器具身份充當了藝術作品的形象,而且通過化用安格爾代表作品《泉》,如其所是的構建出(后)現(xiàn)代主義的各種理念。通過以安格爾為靶向,運用對立的方式探尋杜尚《泉》的隱秘內(nèi)涵,才能超越對“現(xiàn)成品”驚世駭俗形象的關注,看出更具體化的詼諧與戲謔。
注釋:
①(德)馬丁·海德格爾,孫周興(譯).林中路[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21.
②(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6.
③(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5.
④(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1.
⑤(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69.
⑥(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5.
⑦(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8.
⑧(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6.
⑨(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0.
⑩(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4.
11(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06.
12(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1.
13(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0.
14(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5.
15?(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3.
16王瑞蕓.論杜尚(一)[J].美術觀察,1997(01):73.
17(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59.
18(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0.
19(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7.
20林泉.杜尚的藝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
21(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2.
22 (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5.
23林泉.杜尚的藝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
24(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8.
25(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2.
26(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6.
27林泉.杜尚的藝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
28 (法)安格爾,朱伯雄(譯).安格爾論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
29(法)卡巴內(nèi),王瑞蕓(譯).杜尚訪談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