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玉芹
摘 要:通過分析大型薄壁筒形件的結構特點及加工難點,從基準選擇、變形控制、刀具選擇、工裝配備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藝方案,采用普通設備,加工出了高質量的工件,保證了零件加工精度要求。
關鍵詞:薄壁;變形;精度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029
1 概述
薄壁筒形件已廣泛應用于工程機械行業(yè)中,它具有重量輕、結構緊湊、節(jié)約材料等特點。但薄壁筒形件因壁比較薄,剛性差、強度弱,在夾緊力及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產生變形和振動,零件尺寸精度難以控制,表面粗糙度不易保證,加工工藝性較差,薄壁筒形件加工中控制變形成為關鍵技術。大型薄壁筒形件應用并不是很廣泛,但它是產品中的核心零部件,其結構更復雜,加工精度要求更高,怎樣保證尺寸、精度要求尤為重要,下文就某種大型薄壁筒形件的加工進行詳細分析。
該大型薄壁筒形件是某產品回轉支承中的關鍵零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1]。該零件外形尺寸大、質量重、中間一段為薄壁,其精度要求高,加工難度大。車間只有普通車床和普通鉆床,要完成該大型薄壁筒形件的加工,相當困難。因此必須綜合分析零件結構及精度要求,制定可行的工藝方案,才能加工出符合圖樣要求的零件。
2 零件的結構分析
2.1 零件的結構
如圖所示:
2.2 零件的結構特點
(1)結構形式由多個零件焊接而成,兩端法蘭由薄壁管狀的筒形件連接,薄壁筒形件剛性較差;(2)零件外形尺寸長、外徑大、質量重,零件凈重為530Kg,且質量分布不均勻,兩端重,中部輕;(3)兩端法蘭處軸承安裝孔位置相距較遠,兩孔相距808mm,且同軸度要求高,同軸度為Φ0.04;(4)兩端法蘭上分布有多組孔系,總共79個孔。
2.3 零件的精度要求
2.3.1 尺寸精度要求高
(1)大法蘭端內徑尺寸為Φ、外徑尺寸為Φ655,表面粗糙度為;
(2)小法蘭端內、外徑尺寸分別為Φ405、Φ533,表面粗糙度分別為、;
(3)兩端法蘭內端面距離為703±0.2;
(4)兩端法蘭外端面距離為634±0.05;
(5)大法蘭端外止口尺寸為Φ625。
2.3.2 位置精度要求高
(1)大法蘭端兩處外止口對軸承安裝內止口同軸度均為0.05;
(2)小法蘭端軸承安裝內止口對大端法蘭內止口同軸度為0.04;
(3)大法蘭內端面對大法蘭外端面平行度為0.25;
(4)小法蘭內端面對大法蘭外端面平行度為0.12;
(5)每組孔中心對零件中心位置度為0.2。
2.3.3 形狀精度要求高
(1)大法蘭端內、外止口圓柱度均為0.029;
(2)小法蘭端內止口圓柱度為0.018。
3 零件的加工工藝性分析
通過分析零件結構特點和加工精度要求,零件加工主要存在以下難點:
(1)質量重且分布不均衡、外形大、剛性差、中部及軸承安裝孔處壁較薄,裝夾難度大,在裝夾和車削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變形,零件的形位誤差增大,其加工質量難以保證;(2)有同軸度要求的兩端法蘭孔距長,車削內孔時的刀桿細而長,剛性差、強度低,容易產生振動和讓刀現(xiàn)象,而且也容易產生錐度誤差[2]。零件的粗糙度和精度受到影響,工件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不易保證。由于測量器具活動空間受限制,操作調整很不方便,深孔測量非常困難;(3)在切削力作用下,容易產生振動和變形,零件的尺寸、形狀、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難以保證,普通車床加工困難;(4)孔系多,其相對位置及形位公差要求高,普通鉆床不易保證。
4 零件的工藝方案制定
針對該零件特點及工藝加工難點,結合現(xiàn)有生產、設備的加工能力,目前只有CQ61100普通車床和普通鉆床,經過系統(tǒng)全面分析,制定了詳細的工藝方案:
(1)根據零件結構特點,為提高加工精度和切削效率,車加工時選擇以外圓為基準;(2)零件焊接后易產生焊接內應力,為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尺寸穩(wěn)定性,減少其在裝夾和加工過程中的變形,需消除焊接殘余應力,焊接后先對零件進行回爐去應力,再進行機械加工;(3)車加工是零件加工難度最大、最復雜的工序,針對該零件外形大、質量重、剛性差、精度高的特點,在裝夾和車削加工時容易產生變形,采用先粗車后精車加工工藝順序。裝夾時,采取四爪卡盤與壓板共同夾壓,四爪卡盤夾持力應適當,且四塊壓板的壓緊力應均勻、一致[2]。精車時為避免損傷已加工好的外表面,夾外圓時需墊厚銅皮。由于零件質量重且懸臂長,在切削力作用下防止工件產生振動和變形,采用中心架來支承零件懸臂端的法蘭外圓,這樣保證零件加工時的剛度;(4)為了保證零件大小端法蘭內兩處軸承孔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在裝夾方式不變的條件下,采取大長鏜桿一次鏜出兩孔。同時考慮到小端法蘭內止口Φ405孔太深,不方便測量的因素,將大法蘭端的Φ425內孔作為對刀孔,先預鏜至Φ405,再以此孔對刀精鏜出小法蘭端的Φ405孔;(5)零件孔系很多,位置度要求均較高,如果按劃線的方法來加工,容易產生人為誤差,精度不能保證。需設計多副鉆模加工多組孔系,這樣不僅能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有效的保證和滿足圖紙要求。
5 零件工藝裝備配備
通過對零件結構特點及加工工藝性分析,由于零件質量重、壁較薄且剛性差,用常規(guī)方法裝夾及車削加工,將會受到軸向切削力和熱變形影響[3],圖樣要求無法保證。根據車間設備的實際情況,結合現(xiàn)有輔具,設計配備了多套適合該零件加工的工藝裝備:endprint
(1)普通車床只有一個能支撐Φ420外圓的固定式中心架,根據工藝方案要求,需制作一個能支撐Φ465、Φ655外圓的超大超重型中心架,特設計配備了一個適用于Φ440~Φ690外圓的滾動式中心架;(2)大小端法蘭上軸承孔位置相距較遠,為保證兩孔同軸度要求,特設計了長1400、直徑Φ110的加大加長型鏜刀桿;(3)為滿足各孔系位置精度要求,特設計了四副大型鉆模。
6 零件加工工藝過程
通過對零件結構特點、加工工藝性分析,按照工藝方案編制了加工工藝卡和車加工的關鍵工序過程卡,其加工工藝過程如下:
(1)熱處理:回火去應力。
(2)粗車:①夾左端外圓、校正,車右端面。尾端上頂板,粗車Φ465、Φ533、Φ910外圓。拆除頂板,搭中心架,粗車Φ305內孔及Φ400內止口。②調頭夾、壓,校正Φ533、Φ910外圓,跳動≤0.20,車端面。上頂板,粗車Φ655外圓。拆除頂板,搭中心架,粗車Φ內止口。上專用鏜桿,粗鏜Φ425、Φ405內孔。
(3)精車:①精車左端平面。上頂板,精車Φ655、Φ910外圓。拆除頂板,搭中心架,以Φ425內孔處為試刀、測量位置,鏜準Φ305、Φ405內孔,車準Φ425內孔及Φ605內止口。②調頭夾Φ655外圓(夾處內孔需裝專用墊板,外圓需墊厚銅皮),校Φ305內孔、Φ910外圓,跳動≤0.05,精車端面、Φ400內止口。上頂板,車準Φ625外止口及Φ533、Φ465外圓。
(4)劃線:劃全件十字中心線及外扁方、凹弧臺加工線。
(5)鏜:鏜準大端法蘭外圓上扁方及兩處凹弧臺。
(6)鉆孔:上鉆模,鉆模對線槽對準十字中心線分別鉆準各孔。
(7)油漆:非結合表面涂底漆和面漆。
7 結語
通過對大型薄壁筒形件加工特點、精度要求的詳細分析,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從工件結構特點、加工難點、工藝方案、裝夾方式、刀具選擇、工裝配備等方面進行了綜合考慮,采取了周密的工藝措施,制定了符合生產實際的工藝方案,解決了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避免了大型薄壁筒形件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的變形現(xiàn)象。經過試制、檢驗,加工出的零件全部符合圖樣要求,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加工效率,為后續(xù)大型薄壁筒形件加工提供了依據和借鑒。
參考文獻:
[1]王先逵.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第二版)[G].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4.
[2]陳日曜.金屬切削原理[M].2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3]程景苑.現(xiàn)代實用機械制造新工藝、新技術與新標準[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