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 王紀辛
進企業(yè)、進車間、進班組遼寧職工代表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帶到生產(chǎn)一線
■編寫 王紀辛
參加黨的十九大的遼寧職工代表從北京剛回到工作崗位,就深入基層,帶頭宣講十九大精神,帶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用新思路謀劃新發(fā)展,凝心聚力為遼寧老工業(yè)基地全面振興做貢獻。
10月26日,從北京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黨的十九大代表、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姜妍就早早來到單位。先是和多日不見的設計團隊成員交流項目進展情況,接著參加乙烯項目評審會,還接待了來訪客戶……忙到12點半還沒吃上午飯。
為了圖文并茂地反映十九大盛況、傳達十九大精神,姜妍在工作之余趕制了30多頁的演示文稿?!皠?chuàng)新”等高頻詞和“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zhàn)。我們不能因現(xiàn)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等直抵內(nèi)心、催人奮進的話語,都是她反復強調(diào)的。
回憶起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上的精彩作答,姜妍稱,這是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等候接受采訪時,確實很緊張。但聽到外國記者提問有關沈鼓乙烯壓縮機的問題時,我就一點兒都不緊張了,我對我們的產(chǎn)品充滿自信。”姜妍率領沈鼓設計團隊打破了國外壟斷,讓中國石化裝備裝上了“中國心”。姜妍強烈地意識到細節(jié)完善和核心攻關同等重要:“作為產(chǎn)業(yè)工人,我們將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生產(chǎn)出更多的高質(zhì)量產(chǎn)品,讓中國乃至世界石化裝備上的‘中國心’都能跳動得更穩(wěn)、更自信?!?/p>
和姜妍一樣,一回到礦上,黨的十九大代表、鐵法能源公司大興礦礦長助理、綜掘二隊隊長馬忠生便換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下到700米深的礦井。看到還未到開工時間,老馬便找了一個燈光明亮的地方宣講起來。
不僅給工友講,馬忠生還對礦工家屬講,給消防戰(zhàn)士講,走進礦區(qū)電視臺直播間向全公司宣講。聽馬忠生宣講最多的還是綜掘二隊的職工,每天的班前會上,他都會宣講十九大精神。他說,現(xiàn)在生產(chǎn)任務挺重,大家集中坐到一起不容易,利用班前會,一天講一點兒,大家更容易理解,也容易記住。工友記得馬忠生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對大伙兒來說,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本一條就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要多采煤,出好煤”。
沈陽興大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維修班班長高國棟回到工作崗位后,比起以往更忙了。作為十九大86名農(nóng)民工代表中的一員,他不僅要帶領班組干好維修工作,更要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在機器轟鳴的建筑工地上,高國棟告訴身邊的工友:“攪拌機運轉時,最直接簡便的查看方法就是看速度和聽聲音,你看這攪拌速度均勻,攪拌時沒有較大的卡頓聲響,說明機械沒有故障。攪拌機可是咱建筑工地的生命線,一點兒都馬虎不得。十九大報告里提到了‘工匠精神’,咱農(nóng)民工也要有這種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找到發(fā)生故障的原因,修好故障,更多時候要避免這類故障,做到少發(fā)生或不發(fā)生?!?/p>
在工作之余,高國棟不遺余力地把聆聽報告的切身感受和體會帶到了一場場宣講會上。他對農(nóng)民工們說:“開幕會上我很激動,會場的70余次掌聲處,我都做了標注。尤其是報告里提出的‘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我更是感同身受。我們做建筑的農(nóng)民工都想在城市里擁有自己的家。相信未來在國家的好政策下,通過辛勤勞動,一定會有更多農(nóng)民工兄弟擁有‘住房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