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佳瑋
如何正確地催生
◎ 張佳瑋
古時候,人口是資源,故古代人常變著法子鼓勵生育。勾踐敗給吳王夫差后,臥薪嘗膽要報仇,然而報仇這事還是得靠人力。據(jù)史書記載,勾踐具體是這么干的:青壯年男子不準娶老年婦人,老年男子不能娶青壯年的女子――這是為了保證血氣方剛的男女能在一起生孩子。
女子17歲還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20歲還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樣有罪――這是逼著不許晚婚晚育。
有人說了:現(xiàn)代社會,戀愛自由,人身自由,怎么能逼迫別人生孩子呢?那么看下面的法子:
在越國,即將分娩的女人要報告,公家派醫(yī)生守護――這是為了保證生產(chǎn)過程順利。
生下男孩,公家獎勵兩壺酒和一條狗;生下女孩,公家獎勵兩壺酒和一頭豬。為什么女孩比男孩珍貴呢?因為男人不能生孩子,女人能生啊!
生三胞胎,公家給配備一名乳母;生雙胞胎,公家給吃的――簡單地說,放心大膽地生孩子,反正是國家?guī)椭B(yǎng)。
孤兒、寡婦、患病的人和貧苦的人,由公家出錢供養(yǎng)教育他們的子女――隨意生吧,無所謂!
法子很土,但是很有效,最后的結(jié)果怎樣呢?越吞吳,報了大仇。大家都說是勾踐臥薪嘗膽臥出來的,非也,是越國的偉大母親們嘩啦啦地生出來的。勾踐并不只是臥薪嘗膽,他提供了從生到養(yǎng)一條龍服務――從生育到坐月子,到撫養(yǎng),到特殊照應弱勢群體的孩子,一應俱全。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美國人挺能生的,一家倆孩似乎是標配。其實除了二戰(zhàn)后1946年到1964年的嬰兒潮,美國人的生育率一路下跌。以前的標配是一家三四個孩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