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祭孔雅樂的新變化

      2017-11-23 08:24:24張詠春
      黃河之聲 2017年17期
      關(guān)鍵詞:祭孔影印雅樂

      張詠春 李 飛

      (中國海洋大學(xué),山東 青島 266100)

      明代祭孔雅樂的新變化

      張詠春 李 飛

      (中國海洋大學(xué),山東 青島 266100)

      明代祭孔雅樂的新變化,不僅表現(xiàn)在版本內(nèi)容的更新,還集中表現(xiàn)為行禮用樂各儀式環(huán)節(jié)的刪繁就簡。明代頒發(fā)地方官府的祭孔雅樂,不僅有樂章,更加入了舞蹈。明代祭孔雅樂之舞蹈的版本變化,值得進一步探究。有明一代,祭孔雅樂的用樂規(guī)格有所起伏,各地方官府基本遵行國家用樂規(guī)范,其間或有在歌詞、舞佾方面變通者,亦體現(xiàn)出時人崇奉先師、尊師重道的情感訴求。

      祭孔雅樂;刪繁就簡;舞蹈;用樂規(guī)格

      從傳統(tǒng)禮樂文化研究的視角觀之,“雅樂”屬于“禮樂”下一層級的范疇。用于禮制儀式的雅樂,主要包括用于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師等重大吉禮儀式的雅樂,以及用于朝會等嘉禮儀式的雅樂。雅樂原則上只用于統(tǒng)治中心,祭孔雅樂是用于帝王以外、地方官府的一種雅樂類型。祭孔雅樂以孔子作為主要祭祀對象,也被稱為“孔(文)廟雅樂”。明代祭孔雅樂的新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刪繁就簡、使用舞蹈,以及用樂規(guī)格方面。

      一、刪繁就簡的明代祭孔雅樂

      明初一度沿用元代祭孔雅樂。洪武六年七月,命新制祭孔雅樂樂章。當年八月,新制樂章成。自洪武六年改定樂章之后,新的禮樂規(guī)范代替舊樂,在各地逐漸推行開來。

      命儒臣制釋奠先師孔子樂章。初,宋室奠用大成登歌樂。元擬易之,未用,仍用宋舊樂。國初亦因之,至是始命更制焉。①

      洪武六年八月……翰林承旨詹同、侍讀學(xué)士樂韶鳳等上所制釋奠先師孔子樂章。迎神奏《咸和》之曲……奠帛奏《寧和》之曲……初獻奏《安和》之曲……亞獻奏《景和》之曲……終獻與亞獻同。徹饌奏《咸和》之曲……送神復(fù)奏《咸和》之曲②

      譜例1:朱載堉《樂律全書》收錄的元譜(節(jié)選)四十字③

      明代祭孔雅樂與元代版本相比,其區(qū)別首先表現(xiàn)在樂章旋律的改變。朱載堉的《樂律全書》通過列舉元代祭孔雅樂“凝安”系列樂章譜字凡四十字,對照明代欽頒“咸和”系列樂章,指出兩個版本的旋律確實不同——“可見譜無定法,勿憚改定潤色”。④

      “刪繁就簡”是明代新頒祭孔雅樂較之前代的又一個重要變化。以元代欽頒祭孔雅樂樂章為例,用樂程序有迎神(黃鐘宮、大呂角、太蔟徵、應(yīng)鐘羽共計九成)、初獻盥洗、初獻升(降)、奠幣、捧俎、大成至圣文宣王位酌獻、兗國復(fù)圣公位酌獻、郕國公圣公酌獻、沂國述圣公酌獻、鄒國亞圣公酌獻、亞獻、終獻、飲福受胙、徹豆、送神、望瘞等多項,僅迎神禮之后到亞獻禮之前的用樂禮節(jié)就有10項之多。⑤

      明代祭孔雅樂的表演程序,較前代大為簡化,行禮用樂的各主要儀式環(huán)節(jié)依次為:迎神、奠帛、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和望瘞。其中,迎神、徹饌、送神和望瘞,樂章用《咸和》;奠帛、初獻用《寧和》;亞獻、終獻用《景和》。

      刪繁就簡的目的是便于各地組織樂舞生,遵照欽頒定制表演祭孔雅樂。為保證祭孔雅樂在施行中與欽頒定制保持一致,洪武二十六年,御制祭孔雅樂樂器下發(fā)至各府學(xué),其州縣一級如有用者,皆參照府學(xué):“二十六年,頒大成樂于天下府學(xué),令州縣如式制造?!雹?/p>

      二、明代祭孔雅樂的舞蹈

      宋、元時期,被稱為“登歌”的雅樂形式僅有樂章,沒有舞蹈。相較前代僅以登歌用于各地官府的祭孔禮制儀式,明代欽賜地方官府的祭孔雅樂,不僅有樂章,還頒發(fā)了舞蹈。這是明代祭孔雅樂與前代相比,又一個明顯的變化。不過,變化尚不止于此。通過分析整理明人著作知,有明一代,與同一個樂章版本相對應(yīng)的祭孔雅樂舞蹈,竟有兩個版本。

      以弘治十八年陳鎬《闕里志》⑦(圖1)與嘉靖三十一年孔承業(yè)《闕里志》⑧(圖2、圖3)記載的“初獻”前四字“自生民來”所對應(yīng)舞譜為例:

      圖1

      圖2

      圖3

      兩組舞容,在面向、龠翟動勢、腳下步伐等方面的區(qū)別,顯而易見。

      圖1的舞譜收錄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闕里志》,圖2、圖3的舞譜收錄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修《闕里志》。兩部著作前后相隔四十七年,樂章歌詞皆遵循欽頒“咸和”系列,但舞譜呈現(xiàn)的舞容之間,差別明顯,宜判為兩組不同的舞蹈。同樣是明代祭孔雅樂的舞蹈,為何會出現(xiàn)版本的變化?究竟是欽頒祭孔雅樂舞蹈動作的微調(diào),還是明代存在著分別用于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兩個祭孔雅樂舞蹈版本?對此,有待進一步探究。

      三、明代祭孔雅樂規(guī)格的起伏

      按明初定制,祭孔雅樂的用樂規(guī)格,樂用6奏,舞用6佾。洪武年間欽頒祭孔雅樂對孔子的稱號為“王”,如祭孔雅樂的奠帛《寧和之曲》:“自生民來,誰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帛具成,禮容斯稱。黍稷非馨,惟神之聽?!雹峤?jīng)過比較明中后期編成的多部官修地方志書、專著,以及部分清代地方志書收錄的前明祭孔雅樂版本,我們發(fā)現(xiàn)洪武年間欽頒的版本在各地得到劃一通行,從而體現(xiàn)了國家制度規(guī)范下,祭孔雅樂的上下相通。

      明憲宗成化年間,祭孔雅樂略有變化。成化十二年,提高祭孔雅樂規(guī)格,國學(xué)文廟釋奠用籩、豆各12,舞用8佾。

      十二年從祭酒周洪謨言,增樂舞為八佾,籩豆各十二。弘治……九年增樂舞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⑩

      嘉靖九年,大學(xué)士張璁奏稱,祭孔雅樂規(guī)格過隆,其舞佾應(yīng)降為6佾,對孔子的稱號應(yīng)當由“王”改稱為“師”:“孔子宜稱先圣先師,不稱王。祀宇宜稱廟,不稱殿。祀宜用木主,其塑像宜毀?;e豆用十,樂用六佾?!苯?jīng)過一番激烈地爭辯后,明世宗采張璁之議,把文廟釋奠的禮樂規(guī)格復(fù)降為明初舊制:“春秋祭祀,遵國初舊制,十籩十豆。天下各學(xué),八籩八豆。樂舞止六佾?!?

      自嘉靖改制以來,明代祭孔雅樂改“王”為“師”、舞佾由8佾降為6佾。嘉靖年欽頒的祭孔雅樂規(guī)范在地方官府得到貫徹執(zhí)行,體現(xiàn)出上下相通的特點。如明萬歷年間進士李之藻所撰《判宮禮樂疏》,其樂章歌詞對孔子的稱呼已經(jīng)改“王”為“師”。

      譜例2:《判宮禮樂疏》所載樂章歌詞已改“王”為“師”?堉

      又如始修于萬歷四十三年的《青州府志》,其刊載的祭孔雅樂遵循欽頒定制,已改“王”為“師”。譜例3:萬歷《青州府志》刊載的祭孔雅樂奠帛《寧和》之曲?

      自生民來 誰底其盛 惟師神明 度越前圣 粢帛具成 禮容斯稱 黍稷非馨 惟神之聽

      四上尺上 四合上四 工尺上四 合四上四 上四上尺 合四尺上 四工六尺 尺工上四

      太仲林仲 太黃仲太 黃太仲太 黃太仲太 仲太仲林 黃太林仲 太南黃林 南林仲太

      譜例4:選自《兗州府志》;譜例5:選自《圣門志》

      不過,同為萬歷年間成書,與青州府同處一省的兗州府,其府志刊載的祭孔雅樂卻仍稱孔子為“王”?。崇禎年間刻本《圣門志》以兗州府轄區(qū)內(nèi)的曲阜孔府為寫作對象,該書也未遵照欽頒定制改“王”為“師”?。與欽頒定制相比,這一微妙的差別有可能是著者或排版者疏忽所至,但其中亦含有尊崇至圣先師的感情因素。以上祭孔雅樂樂章(節(jié)選),譜例4選自萬歷元年本《兗州府志》,譜例5選自崇禎年間本《圣門志》。

      按嘉靖年改制后的要求,祭孔雅樂的舞佾由8佾降回至6佾。經(jīng)過查閱多部明代編成的官修地方志書、專著,可證實該規(guī)范在地方官府得到執(zhí)行。按明制,6佾舞之各佾人數(shù)亦為6人,總計為36人。不過,與改“王”為“師”問題類似,以遵從定制舞用6佾為前提,在地方官府一級仍然有企圖加以變通者。例如崇禎年間的揚州府?,儒學(xué)訓(xùn)導(dǎo)武位中堅持認為在舞佾列數(shù)減少的情況下,各舞佾人數(shù)不變,當仍為8人。按此說法,揚州府祭孔雅樂的舞佾規(guī)格增加至“舞佾四十八人”,即6×8的“小8佾”規(guī)模。

      四、結(jié)語

      與前代相比,明代祭孔雅樂的新變化,不僅表現(xiàn)在版本內(nèi)容的更新,還集中表現(xiàn)為行禮用樂各儀式環(huán)節(jié)的刪繁就簡。明代頒發(fā)地方官府的祭孔雅樂,不僅有樂章,更加入了舞蹈。明代祭孔雅樂之舞蹈的版本變化,值得進一步探究。有明一代,祭孔雅樂的用樂規(guī)格有所起伏,各地方官府基本遵行國家用樂規(guī)范,其間或有在歌詞、舞佾方面變通者,亦體現(xiàn)出時人崇奉先師、尊師重道的情感訴求?!?/p>

      注釋:

      ①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骸睹魈鎸嶄洝肪?3,據(jù)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抄本微卷影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1485頁。

      ② 《明太祖實錄》卷84,第1493—1494頁?!八蜕瘛敝筮€有“望瘞”,曲同“送神”,奏《咸和》之曲。

      ③ [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卷13,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26頁。

      ④ 《樂律全書》卷13,第426頁。

      ⑤ [明]宋濂:《元史》卷68,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1697頁。

      ⑥ [明]徐溥等撰,李東陽等重修:《明會典》卷84,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93頁。

      ⑦ [明]陳鎬:《闋里志》卷2,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89年。第108頁。

      ⑧ [明]孔承業(yè):《闋里志》卷1,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⑨ [清]張廷玉:《明史》卷62,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552頁。

      ⑩ 《明史》卷50,第1297-1298頁。

      ? 《明史》卷50,第1298-1299頁。

      ? [明]李之藻:《判宮禮樂疏》卷4,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1頁。

      ? [明]王家賓,鐘羽正:《青州府志》卷5,刻本,1673年( 清康熙十二年)。

      ? [明]朱泰,游季勛:《兗州府志》卷10,影印萬歷元年刻本,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xù)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第752頁。

      ? [明]呂元善:《圣門志》卷4,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0年,第881頁。

      ? [明]武位中:《文廟樂書》卷7,刻本,1629年(明崇禎二年)。

      [1] [明]陳鎬:《闋里志》,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89年。

      [2] [明]孔承業(yè):《闋里志》,嘉靖三十一年刻本。

      [3] [明]李之藻:《判宮禮樂疏》,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 [明]呂元善:《圣門志》,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0年。

      [5]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6] [明]王家賓,鐘羽正:《青州府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7] [明]武位中:《文廟樂書》,崇禎二年刻本。

      [8] [明]徐溥等撰,李東陽等重修:《明會典》,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 [明]朱泰,游季勛:《兗州府志》,影印萬歷元年刻本,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xù)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10] [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骸睹魈鎸嶄洝?,據(jù)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抄本微卷影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12]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張詠春(1979-),男,中國海洋大學(xué)藝術(shù)系副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李飛(1992-),女,中國海洋大學(xué)藝術(shù)系在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祭孔影印雅樂
      明嘉靖時期張鶚及其雅樂改制
      中古荊州雅樂中心地位的形成與貢獻
      朝鮮李朝時期宮廷雅樂的傳承與發(fā)展
      藝術(shù)家(2020年8期)2020-12-06 12:29:14
      唐雅樂大曲存辭考略
      中華戲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8:10
      《太谷縣志》音樂文獻淺析
      北方音樂(2018年1期)2018-05-14 08:59:16
      祭孔禮樂之民族文化價值探析
      20世紀50年代以來有關(guān)“清代祭孔釋奠禮樂研究”的述評
      紅批影印
      紅批影印
      紅批影印
      平塘县| 万安县| 开阳县| 义乌市| 施秉县| 汉沽区| 辽源市| 台湾省| 辰溪县| 永宁县| 九台市| 阳泉市| 岱山县| 子长县| 麟游县| 长垣县| 彭阳县| 蓬莱市| 徐水县| 华蓥市| 麦盖提县| 昌邑市| 龙海市| 普兰店市| 鹰潭市| 彭州市| 宜黄县| 武义县| 东宁县| 乃东县| 民县| 驻马店市| 舟山市| 鄂温| 嘉禾县| 信阳市| 揭东县| 阳东县| 汝南县| 峨眉山市|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