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偉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十分薄弱,在進行新課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諸多障礙。為了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提升新課知識吸收的速度,并有效增長學生的綜合數(shù)學素養(yǎng),教師在實際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這就是俗話說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注意到其優(yōu)勢,同時也需要意識到其劣勢所在并進行及時的優(yōu)化。本文就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導入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策略進行細致的闡述,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升自身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做出一份貢獻。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導入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124-02
當前普遍小學在進行數(shù)學課堂導入教學的過程中都存在導入方式單一、導入過程流于形式等問題。為了最大程度發(fā)揮課堂導入的功效,教師要能夠重視上述問題,并可以采用如下的課堂導入思路:首先教師要能夠重視課堂導入方式的靈活多樣,真正做到結合特定教材內容選擇匹配度最佳的導入方案,只有如此,班級學生才能夠感受到課堂導入的魅力;其次教師要能夠重視課堂導入過程中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通過互動,課堂氛圍才會和諧,課堂導入也才不會流于形式并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程度的功效。
一、當前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導入形式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當前普遍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直接導入方式,并且在導入的過程中不論新課內容為何種形式都進行一刀切。此類單一的導入教學不僅讓學生產生了審美疲勞,時間久了還會有抵觸情緒,同時還因為導入形式和新課內容匹配度不高現(xiàn)象的存在,致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都大打折扣。長此以往,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會越來越低下,數(shù)學基礎也不能夠得到夯實,弊大于利。
(二)課堂導入過程流于形式,教學目標并不能夠實現(xiàn)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為流暢的掌握新課知識,但是部分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并沒有認清導入的具體目標,只是為了進行課堂導入而進行課堂導入。此類做法會浪費原本就十分寶貴的課堂時間,并且會給學生的新課學習產生誤導作用,最終會使教師的教學產生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對策分析
(一)創(chuàng)新導入方式和教材內容的匹配工作
課堂導入的方案多種多樣,有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法、游戲導入法、視頻導入法等。在具體導入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對每一種導入方案優(yōu)缺點的深入了解,并做好揚長避短工作,真正實現(xiàn)導入模式和教材內容的無縫銜接。只有如此,每一次的導入工作才能發(fā)揮最大功效,學生也才能夠在導入學習中對新課知識產生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并在掌握新課內容的過程中實現(xiàn)時間短、質量高的目標。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導入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目標合理、難度適中以及內容豐富。
例如,我在帶領自身班級學生學習和“米、分米、毫米”相關的內容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三個單位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我在課堂上采用了故事導入法進行教學: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我和學生說,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小紅在星期天的時候想出去找朋友玩,但是她媽媽不允許,這時候小紅說,媽媽你給我出一個問題,如果我能做出來就出去,做不出來就不出去。這時候媽媽給小紅提供了三個數(shù)字,分別是2、20、200,媽媽要求小紅在這三個數(shù)字后面加上單位,使其代表一樣的大小。此時我詢問學生,如果是你,你可以幫小紅完成這個任務嗎?學生由于沒學過相關知識,自然不能,但是會存在極強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內容的講解,學生就能夠迅速理解三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二)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為了避免自身的課堂導入教學流于形式,教師要能夠重視課堂導入中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互動,師生間的距離得到拉近,關系也會更融洽,學生就會愿意主動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導入任務,這對于教師發(fā)揮課堂導入的功效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除此以外,通過互動,教師也能夠得到學生的即時反饋,從而微調自身的導入方案,促使其向教學目標所邁進。
例如,我在帶領自身班級學生學習“乘法”相關的內容的時候,為了貫徹上述導入教學理念,采用了如下的導入教學方案: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我首先給每一位學生都提供了網格紙,此時我詢問學生,我有4×6個網格,你有5×5個網格,請問誰的網格多呢?在學生提供了自身的答案以后,我會假裝不信學生的答案,要求學生進行證明。此時學生就會利用網格紙進行構圖證明?;趯W生的證明,我會表現(xiàn)出贊賞的表情,并肯定學生的努力。由此,整個互動導入工作就得以順利完成,導入教學同樣避免了流于形式。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通過課堂導入,學生對學習新課知識的恐懼感就會有效降低,同時還能夠感受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這對于學生提升自身的數(shù)學能力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為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李翠英. 先聲奪人,趣味入境———淺談小學數(shù)學導入教學[J].新課程,2015,(10):117.
[2]管玨琪,蘇小兵,郭毅.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小學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模式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5,(3):103-109.
[3]劉鐵芳.教育意向性的喚起與“興”作為教育的技藝——一種教育現(xiàn)象學的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