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曾有軍事編制的皇家足球隊
“蹴鞠”一詞最早記載在《史記匪漲亓寫》里,漢代劉向《別錄》和唐人顏師曾《漢書·枚乘傳》均有記載。唐宋時期,“蹴鞠”活動十分盛行,成為宮廷中的高雅活動。宋代甚至成立了皇家足球隊。
按大宋規(guī)矩,皇家足球隊的直接管理機構是教坊,由宣徽院主管。專業(yè)足球隊員一般配置24或32名,和雜技、歌舞、戲曲演員等一道,平時生活在左右軍,屬于軍事編制,類似今天的部隊文工團、體工大隊。
皇家足球隊員對禮儀要求挺高,即使是臨時選派的民間隊員,都得接受教坊老師的專業(yè)培訓。比如統(tǒng)一著裝、賽前奏樂,賽后贏球還要謝主隆恩,身披皇帝賞賜的錦緞。
接待外賓,還得搞足球賽。高宗朝紹興末期,宋政府和金國使者談判,在杭州的招待晚宴上,共動用樂工300人、百戲演員70人、筑球隊員32人、搖旗擊鼓專業(yè)拉拉隊員40人、相撲隊員15人,其中筑球賽就是有球門的足球賽(《宋史》),場面壯觀,朱門酒肉,卻令偏安一隅的市民心寒。
北宋孟元老記述了開封一場皇家足球賽盛況。左軍隊長蘇述,帶領隊員10多人,均穿紅棉襖上場。右軍隊長孟宣,帶領隊員10多人,穿青棉襖上場。勝隊獎賞豐厚,如銀碗、錦緞;輸家則大不幸,隊長要挨鞭子,全體隊員臉上涂滿白粉,像奇怪的小丑,還得向勝隊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