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詠史懷古詩的詩學意義

      2017-11-25 06:30:13舒安潔
      唐山文學 2017年2期
      關鍵詞:詠史懷古詩學

      舒安潔

      詠史懷古詩的詩學意義

      舒安潔

      我國古代詩歌中的詠史懷古題材創(chuàng)作由來已久。從東漢班固起,歷經(jīng)千載,詠史懷古一直是歷代詩人們熱衷的主題。學者們對詠史懷古詩的詩歌的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化。同時詠史和懷古是既有區(qū)分又有聯(lián)系的兩類詩歌,學界在二者的關系上多有論述?;菊J為詠史乃詩人在詩歌中表現(xiàn)特定歷史事實或者歷史人物,繼而抒發(fā)觀念和見解,多以議論為主;懷古則是詩人游覽歷史遺跡,觸景生情,從而引發(fā)內心的無限情懷,多以抒情為主。但兩者在具體創(chuàng)作中又有交叉,因此界限并不明晰,常被放在一起討論。

      詠史懷古詩的詩學意義一直少人論述。詠史懷古詩不僅要符合中國詩歌特有的篇法、句法、字法,其技巧具有深厚的詩學底蘊,同時,詠史懷古詩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還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詩人在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之上,注入內心的共鳴和反思的作品。因此,探討詠史懷古詩本身的技巧和內涵,具有深刻的詩學意義。

      一、詠史懷古詩的發(fā)展與研究

      中國古詩以詠史懷古為題材,從現(xiàn)存史料來看,濫觴于東漢班固的五言詩《詠史》。這首詩的內容是西漢緹縈救父的故事,詩歌是班固晚年在獄中所做,按照時間順序寫就,字里行間雖然以敘事為主,但有著詩人對于自身命運的感嘆,因此鐘嶸稱“觀其《詠史》,有感嘆之詞?!庇砂喙潭拢ò矔r期,曹操有以史事發(fā)己懷的詩作如《短歌行》,王粲、阮瑀皆有《詠史詩》。這些作品或以“詠史”二字為題,或在詩歌中寫及史事,以抒己懷。而將詠史提上一個新高度的則是左思,他有《詠史》詩八首,其詩揚棄了班固《詠史》以時間和敘事為主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借用,表達自己對于門閥制度的控訴和寒士不平的抗爭。明代胡應麟評說:“太沖題實因班,體亦本杜,而造語其偉,創(chuàng)格新特,錯綜震蕩,逸氣于云,遂為古今絕唱?!鼻宕虻聺撛u論其“太沖《詠史》,不必專詠一人,專詠一事,詠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見?!弊笏贾螅諟Y明也有詠史類作品如《詠荊軻》等,也是借古人古事抒發(fā)仕與隱之間的各種情懷。

      唐代詩歌是我國詩歌文化的頂峰,詠史詩作也不斷豐富。其內涵擴大,不僅詠史,懷古也成為當時詩人吟詠的對象。袁行霈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在詠史和懷古的定義上注釋到:“懷古詩和詠史詩是有區(qū)分而又很接近的兩類詩。大體上說,懷古詩是就能夠引起古今相接情緒的時地與事物興發(fā)感慨。詠史詩則無需實際事物做媒介,作者直接以史事為對象撫事寄慨。由于兩者都是詠‘古’,又時有交叉,界限并不很嚴?!笔┫U存先生則更簡明地對詠史和懷古的內涵做了描述:“詠史詩是有感于某一歷史事實,懷古詩是有感于某一歷史遺跡。”由此可見,詠史懷古其實是詩歌表現(xiàn)中的兩個角度,詠史著重于歷史事件和人物,多以詩人的議論為主;懷古則是詩人目睹古時景色而生發(fā)出各種情懷,以抒情為主。但實際上在許多作品中作者不僅是簡單敘述故事,也并非一味借古抒懷,而是詠史與懷古緊密聯(lián)系,合而不分,因此在談詠史和懷古時宜取廣泛的概念。唐代從初唐四杰到盛唐的大詩人李白和杜甫,以及中晚唐劉禹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都有數(shù)量可觀的詠史懷古詩作。之后宋元明清的詠史懷古詩創(chuàng)作也從未中斷,詩人大抵繼承前人的創(chuàng)作手法,賦予詩歌深厚的時代色彩。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詠史懷古詩表現(xiàn)的事件和人物也在不斷擴大。充分發(fā)揮詩歌的諷諫精神,詩人在理性思考的過程里關注到縱橫古今的各種聯(lián)系,雖然唐朝以后詩壇上并未出現(xiàn)獨善詠史的大家,但也不乏佳作。關于詠史懷古詩歌的發(fā)展演進輪廓基本如此,從班固開始,我國詩史中詠史懷古詩便有著其獨特的價值和地位,而詠史懷古詩何以在千年詩歌文化中獨占一席,其內在的詩學意義,更是不容忽視。

      二、詠史懷古詩的詩學意義

      何謂“詩學意義”,學界目前的文學研究中并沒有具體的規(guī)范,然而從詩學的角度來看,一首詩的意義應該表現(xiàn)在外在詩法和內在精神兩個方面。從外在詩法看,易聞曉先生(師)談到:”詩法,其‘作用’是也,乃‘功夫’本領,而鍛煉之功也?!弊援攺牧㈩}、篇法、句法、字法以及用事、脫化、聲律、用韻等各方面考慮。從詩歌內在考慮,則要從精神意義、文化底蘊以及詩作內容與詩人、讀者的共鳴等多方面考慮。

      本文從詠史懷古詩本身的比興寄托,談到詩人創(chuàng)作中的理性反思,再談及詠史懷古詩更為寬泛的歷史學意義,力求從詩歌內在探討詠史懷古詩的詩學精神。但詩法在研究具體詩歌的詩學意義上卻不能忽視,這是值得注意的。

      (一)詠史懷古詩的比興寄托

      比興是我國詩歌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比乃以彼物比此物,興乃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朱自清先生將詠史懷古詩看做比體詩:“后世的比體詩可以說有四大類,詠史、游仙、艷情、詠物。詠史之作以古比今,左思是創(chuàng)始人?!痹伿窇压旁姸嘁悦鑼憵v史事件、歷史人物來寄托詩人的情感、懷抱。關于這點,錢鐘書先生談到:“詩中所未嘗言,別取事物,湊泊以合,所謂‘言在于此,意在于彼’?!币詣⒂礤a的《石頭城》為例: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石頭城(今南京)乃六朝時期孫權依山而建,北緣長江、南抵秦淮河口的重要城池,曾經(jīng)盛極一時,但在唐代時已經(jīng)荒廢不堪,唯獨山川湖海、舊時明月還在生生不息地運作,可嘆一時鼎盛的人文景象灰飛煙滅。詩人便是在這樣古今交錯的情思之中感嘆歲月的流轉以及朝代的變化,被評價為“意在言外,寄有于無。”同樣寄有于無的還有杜牧的《登樂游原》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在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yè),五陵無樹起秋風。

      全詩以全景寫起,目光于古今中穿梭,感嘆顯赫一時的西漢王朝,徒留秋風凋敝的陵冢。詩人身處晚唐,唐朝與漢朝一樣,曾經(jīng)都是威武煊赫,而盛唐氣象在安史之亂的掃蕩后卻蕩然無存,這首詠史詩明寫漢代,卻回蕩著詩人對于本朝國運的嘆息。詠史懷古詩的比興寄托使詩人在有限的文字之外寄托古往今來、世事變遷的無限感嘆與情懷。余秋雨先生說:“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最大的抒情主題,不是愛,不是死,而是懷古之情,興亡之嘆。這個特征,不僅表現(xiàn)在作品的數(shù)量上,更是顫動于每位作者的思維習慣,尋訪敏感和表述模式間?!庇纱丝梢娫伿窇压旁娭凶钌詈竦氖闱槟^于將自身的懷抱寄托于千古的興嘆之中。

      (二)詠史懷古詩的理性反思

      易聞曉先生談到:“詠史懷古,其體為難,蓋敘事、抒情、議論,三者往往合一。且須斟酌其用,不可失之一偏?!薄凹确Q詠史懷古,則其詠、懷須由史實故事而發(fā),此定例也。而詠懷必以情意主之,主情則或借古人之事抒寫懷抱,主意則或就往昔之事發(fā)表議論,或二者有之?!笨梢娮h論也是詠史懷古的重要內涵,詩人不僅將自己命運中的思想情感寄托于古往今來與其有共鳴的事件人物中,同時面對中華浩瀚的歷史和數(shù)不盡的人物,詩人也用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去議論,這些觀察和議論便是詩人對于歷史的理性反思。關于這點,且看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詩人借寫周瑜有東風助力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破曹操二十六萬兵馬凱旋而歸的史事,以自己的視角去揣測當初如果周瑜火攻沒有東風助力,那二喬將會被曹操擄去困于銅雀臺之中。詩人以自己的新觀點去評說歷史,感嘆歷史的偶然又不可抗拒性。同時詩人從另一個角度感嘆周瑜有東風助力,而自己卻懷才不遇。在歷史和現(xiàn)實之中則能更深刻地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再看關于項羽的兩首詩,同樣的題目和事件,不同立場的詩人也有著不同的議論。一首是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才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另一首詩王安石的《烏江亭》

      百戰(zhàn)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項羽與劉邦垓下之戰(zhàn),是千萬年中人們評議嘆息的話題,霸王項羽俱豪杰之氣和匹夫之勇于一身,多少有些浪漫主義的悲情色彩,杜牧身為晚唐凋敝之中的風流才子,對項羽的遭際充滿同情,又對歷史抱著一絲浪漫主義的僥幸,感嘆勝敗乃兵家常事,若是當初霸王沒有烏江自刎,那帶著江東子弟殺回來也未可知。而王安石作為宋代的政治家,他的《烏江亭》則是直接反駁杜牧的觀念,認為項羽已失人心,更別提帶領江東子弟卷土重來了。王安石和杜牧以詩歌的形式對歷史上的事件人物做異代的討論,各抒己見,深刻體現(xiàn)了詩人的理性精神。

      (三)詠史懷古詩的史學意義

      跳出詩歌造語的本身和詩人的情感議論。詠史懷古詩還具有其歷史意義,這包含了歷史觀念、歷史知識積累和歷史共鳴三個方面。首先,歷史觀念是詩人自己的,詩人的情感寄托、理性評論都包含在歷史觀念中。

      其二是歷史知識積累,中國詩歌有自己的歷史發(fā)展軌跡,其中很多語言和意象都是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中慢慢沉淀積累的,詠史懷古詩中這樣的東西就更多,因此,讀者要真正理解詠史懷古的作品,就必須有中國歷史文化知識。以人文環(huán)境為例,“金陵”乃南京的古稱,在唐宋以前就被稱為“六朝古都”,金陵是我國歷史上的名城,多少是非成敗都發(fā)生在這個城池,也是詩人們熱衷表現(xiàn)的對象,金陵的盛衰在漫長的歷史中也聯(lián)系著詩人們內心的盛衰,很多金陵懷古詩都是緣此而創(chuàng)作,劉禹錫的《金陵懷古》

      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讀懂這首詩,我們首先要知道冶城乃東吳著名兵器制造之地,征虜亭位于金陵,蔡州和幕府都是地名,而《玉樹后庭花》是陳后主所作歌曲名。再者還得多多少少知道些金陵的風物和舊事,詩人才能創(chuàng)作出這首詩作,人們也才能在字面上明白詩人所寫,因此詠史懷古詩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也是嚴肅的歷史素養(yǎng)問題。

      其三,在有歷史知識和歷史觀念的基礎上,才能談到歷史的共鳴,這種共鳴既是詩人和歷史事件人物的共鳴,也是讀者和歷史人物的共鳴,更是詩人和讀者的共鳴。通過詠史懷古,詩人和讀者之心為同樣一件歷史而受牽動。一首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足以證明: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被流放夜郎時途經(jīng)金陵,登上鳳凰臺寫下這樣一首懷古作品,象征昔日繁華的鳳凰臺、吳宮都淹沒在歷史洪流中,唯有自然環(huán)境成為永恒,詩人的眼里古勝今衰的無奈和不見長安、懷才不遇的嘆息,而以后的讀者再踏上這些古跡,不僅會和詩人有著相同的嘆息,同時還會有文學性的共鳴,詠史懷古詩的魅力正在于此。

      我國詠史懷古詩的歷史淵源、詠史和懷古界定的分與合都是學界長久以來研究的重點。治學的眼光轉向詩歌其詩學內涵之中,以今日之眼觀思考研究,又得見到一片新的天地。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舒安潔,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猜你喜歡
      詠史懷古詩學
      《詠史上·董仲舒三首其二》書法
      藝術大觀(2023年9期)2023-06-27 04:05:45
      任何流沙都是水土(詩學隨筆)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3:56
      行書方拱乾《混同江懷古》(33cm×21cm)
      關東學刊(2022年1期)2022-08-01 08:15:10
      背詩學寫話
      清晏園懷古
      北陵公園詠史
      揚子江(2021年5期)2021-09-06 05:34:24
      上都懷古
      草原歌聲(2018年3期)2018-12-03 08:14:46
      詠史抒懷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8
      從阮籍《詠史》詩的自創(chuàng)虛擬人物和神仙意象看其人生態(tài)度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11
      东乌珠穆沁旗| 长汀县| 昭平县| 手游| 伊川县| 左权县| 通辽市| 阳泉市| 香格里拉县| 鲁山县| 仲巴县| 临洮县| 绥宁县| 宁波市| 忻城县| 象州县| 榆中县| 揭西县| 宝鸡市| 双峰县| 泸州市| 五河县| 若羌县| 博湖县| 巴青县| 清流县| 平度市| 宁波市| 咸阳市| 盐津县| 金秀| 红原县| 即墨市| 三原县| 仁化县| 永城市| 海盐县| 昌乐县| 兰西县| 日土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