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寧
蝦餅飄香時
吳家寧
天氣漸冷,家鄉(xiāng)岑溪的大街小巷,不時會飄來陣陣撲鼻濃香,直搗肺腑。我尋香而去,原來是蝦餅飄來的香味。
蝦餅,是岑溪一道歷史悠久的風(fēng)味小吃。每當(dāng)秋風(fēng)乍起、天氣漸涼之時,街頭巷尾,一個個炸蝦餅攤點就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各攤點炸蝦餅的情景大同小異:一口小鐵鍋架在簡易的火爐上,鍋里翻滾著熱氣騰騰的豬板油,鍋下燃燒著熊熊的柴火,旁邊的桶子里盛滿白色的米漿,竹篩里裝著用木瓜粒、蔥花等混合而成的餡料。炸蝦餅的小販先在鐵制的圓勺子上舀一層薄薄的米漿,接著放上少許餡料,再在上面抹上一層米漿,然后連著鐵勺子放到滾燙的油鍋里炸,一直炸至蝦餅熟透、在沸騰的油面漂浮起來后,即可用筷子夾起,放在鐵架子上瀝干油,放到盤里就可以出售了。剛炸好的蝦餅金黃酥脆、香氣四溢,木瓜粒、蔥花等餡料清晰可見。其實,僅是聞到蝦餅的香味,就能引來你的饞蟲了。
蝦餅好吃卻無蝦,它的名稱是如何得來的,這已無從考究。不過,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說,很久以前,蝦餅是用去殼的河蝦配以蔥花做餡料的,但由于河蝦的價格較貴,加上其經(jīng)過油炸后變得很燥熱,所以改用木瓜粒、番薯粒、芋頭片、蘿卜絲等素菜配以蔥花做餡料,但蝦餅這個誘人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吃蝦餅有講究,要用手捏緊蝦餅邊緣,蘸上一點鹽,然后再放到嘴里輕輕咬上一口,這時,便會發(fā)出“咝咝”的聲音,美妙極了!再輕輕地一口口咬下去,金黃色的蝦餅外皮松脆,里面的餡料卻是溫溫軟軟,混合在一起,有一種香脆、嫩滑的口感,雖然沒有蝦,卻十分美味??障緯r,我會邀上三五好友,買上幾個蝦餅大快朵頤。讓濃香在齒頰之間彌漫,在五臟六腑內(nèi)游走,直吃到嘴巴發(fā)麻,熱汗直冒,對我來說,這真是極致的享受。
蝦餅是我童年時代記憶最深刻的小吃,在那個食物缺乏的年代,它算得上是美味佳肴,令人吃完還想吃。雖然蝦餅的價格便宜,可是那時家里很窮,爸爸給我的零花錢少之又少,能吃上蝦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當(dāng)我路過街頭的蝦餅攤檔,往往窘于囊中羞澀,只能眼巴巴地望著那些金燦燦的蝦餅垂涎欲滴。記得一次語文老師布置用“渴望”造句,我毫不猶豫地寫下一個句子:我多么渴望得到一只蝦餅吃呀!第二天老師評講作業(yè)時,讀了我造的句子,同學(xué)們被逗得捧腹大笑。現(xiàn)在,經(jīng)過蝦餅攤檔前,我仍會不時停下腳步,觀看小販嫻熟炸蝦餅的過程。嗅著空氣里彌漫的濃濃香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
如今,只需花幾毛錢就能吃上的蝦餅,仍是岑溪一道人見人愛的風(fēng)味小吃,一些外地人慕名而至,吃過蝦餅之后也不由得嘖嘖稱贊:味道好極了!
責(zé)任編輯:張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