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建
讓被放逐的作文回歸課堂
黃 建
作文教學因為教育工作者的不作為和低效作為以及考評制度上的漏洞而處于被放逐的狀態(tài)。寫作方法“定體雖無,大體則有”,作文指導應該也能夠回歸有序有效的常態(tài)化課堂教學。只要能夠確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明晰的教學內容,將閱讀和寫作優(yōu)化整合,保證作文知道的充足課時,努力提高老師的業(yè)務素養(yǎng),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初中作文就一定能夠改變當前頹勢,步入有序、有效的課堂教學良性軌道。
放逐 回歸 有序化
(一)學校缺乏系統(tǒng)的安排
教研組、備課組對作文課堂教學基本上沒有具體安排,有時為了渲染對作文教學的重視,學校也會請幾個頭銜頗多,水平有限的江湖專家來一次講座,什么快樂作文、快速作文,搞得像唱戲一樣熱鬧,靠逗樂和耍噱頭激起的陣陣掌聲背后,折射出學校領導對作文期望頗高,時間投入不足的浮躁心理。
(二)老師不作為
很多老師以優(yōu)先完成課文閱讀的剛性任務為由,把占據(jù)語文教學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學拋在一邊,十天半月,撂下一道作文題目,讓學生在家里完成,然后用刻板的形式批改、講評,只要有布置,有批改就能應付上級的檢查,作文教學就不能算拋荒。如果是在總批之外,還加上點近乎點綴的眉批,就算得上優(yōu)秀了。去年教學檢查,我們學校語文科組得到檢查組表揚,檢查總結中就有一條叫做“作文教學有計劃”,這 “計劃”就是將一個學期要進行的作文練習題目打印了出來,“計劃”中全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至于那些無“計劃”的,就連作文訓練的題目也只能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了,作文教學的混亂由此可見一斑。
(三)低效作為
教學目標的盲目性和教學內容的隨意性是作文教學低效作為的突出特點。老師常常會在作文教學教學計劃上羅列一大堆按培養(yǎng)作家標準制訂的海市蜃樓式的教學目標,計劃制定從不考慮課標也不考慮是否適應學生實際,既不具體也不恰當。教學內容隨意到教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怎樣安排,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都是一團糨糊。作文教學的實施則根據(jù)單元閱讀訓練內容有一搭沒一搭的訓練幾下,有的隨便找?guī)讉€話題讓學生仿著人家的樣式邯鄲學步。
林林總總的現(xiàn)象表明,許多地方的中學生作文指導處在學校不重視、老師不作為和老師低效作為的被放逐狀態(tài)。
(1)確立明確具體的、適合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庇纱艘姷?,語文素養(yǎng)是人們賴以終身發(fā)展的基本素養(yǎng),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公民的基本素質之一,作文教學是完善公民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對作文教學,對文章作用在認識上有很大的偏差。古代以文章取仕,人們心目中的寫作未免有些神圣的,于是就順理成章地以為作文教學是要交給學經世之能。這種高要求讓人望而生畏?!墩Z文課程標準》還指出通過作文教學使學生達到“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九年義務階段學生作文水平可能達到和應當達到的標準。
(2)確定明晰的教學內容。要讓教學內容明晰具體有序實用。就在我們?yōu)榇_定怎樣的作文教學系列而躊躇、迷茫的時候,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江西省語文教研室和江西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編寫的《江西省義務教育7-9年級語文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的解讀與實施建議(一)》寫作部分提供了包括單元綜性合練習、三種文體類型和能力訓練梯級訓練(入格—合格—升格)的初中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意見,這各既有分解又有綜合的教學內容編排可不就是我們眾里尋她千百度的科學、完整的作文教學系列嗎?
(3)有充足的指導和訓練時間。怎樣才能在恒定的一周六節(jié)課里挖掘出更多的時間呢,我覺得整合是很有效的手段,亞里士多德說過:“整體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系統(tǒng)論也強調各組成部分相互聯(lián)系和作用的結果必然會產生系統(tǒng)整體的新性質、新特點。語文教學是一個有機整體,作為語文教學系統(tǒng)有機組成部分的閱讀與寫作,緊密關聯(lián),閱讀中包含寫作指導,作文中包含閱讀知識的鞏固與提高,才能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4)大力提高老師的寫作素養(yǎng)和高度關注學生的寫作興趣?!捌浞ê跎希闷浜踔?,其法乎中,得其乎下”,老師的寫作素養(yǎng)直接影響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學習興趣,不難想象,功底深厚的老師指導寫作時的旁征博引、縱橫捭闔對學生是多么強的積極感染;學養(yǎng)膚淺的老師照本宣科、言不及義,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舉的影響又是多么惡劣。
讓被放逐的作文回歸課堂,任重而道遠。除了考評制度上需要完善,更需要老師們不斷提高寫作和寫作指導方面的素養(yǎng),及時端正觀念,將新課程標準落到實處,時刻提醒自己:老師不僅是學生作文的評分者,更是學生寫作實踐的指導者,讓作文指導回歸建構,步入有序化的軌道,才是整體提高中學生寫作水平的不二法門。
[1]蔣凡,郁沅.中國古代文論教程[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94(8).
[2]何炳驊,云天椿,林志榮.語文教學系統(tǒng)理論綱要[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義縣職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