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娟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新時期競走訓練的創(chuàng)新要點與方向研究①
付麗娟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本文通過對新時期競走項目的觀察,了解優(yōu)秀競走運動員訓練規(guī)律與特征,掌握其參賽能力的培養(yǎng)機制,針對普遍存在的薄弱點進行重點分析研究,最終從訓練機制、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三方面入手,指出了新時期競走訓練的創(chuàng)新要點,并對未來競走訓練的發(fā)展方向做出了研判,以期為相關主體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競走訓練 創(chuàng)新要點 發(fā)展方向
目前,隨著全民健身時代的全面到來,競走項目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青睞,但相比于其他項目,競走在技術細節(jié)上有著較高要求,屬于技術至上的一類體育項目。因此,對于競走運動員來講,技術訓練就顯得尤為關鍵,這也是加強新時期競走訓練創(chuàng)新要點和方向研究的現(xiàn)實訴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年來,雖然我國競走訓練取得了突破性發(fā)展,進一步發(fā)揮了其應有的優(yōu)勢作用,但客觀來講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制約了競走項目的健康發(fā)展,這就要求相關主體結合實際,加強訓練機制、管理機制和訓練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以不斷增強競走訓練的實效性。
競走運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內容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變化,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社會特征。所以,在競走訓練機制架構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積極構建以運動技術傳授為核心的培訓體系,增強競走訓練綜合性、實效性。同時,隨著對訓練內容個性化需求的增加,訓練方式的彈性也在不斷提高,所以競走訓練也要注重向個性化、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此外,競走訓練的指導思想應打破以往單一的“準備性體育”思向,而是要向“終身體育、育人體育”方向靠攏發(fā)展。在訓練機制創(chuàng)新方面,要由以往強調增強運動員身體素養(yǎng)的生物學價值訴求基礎上向注重運動員身心和諧發(fā)展的方向轉變,在強調體育功能多元挖掘與利用的同時,注重謀求其社會需要與個體需要的統(tǒng)一性。
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重點是要提高運動員整體素質,根本宗旨是創(chuàng)造競走運動的優(yōu)異成績,相關主體要靈活采用專家座談、自主學習等方式,抓好專項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訓練技巧等內容,讓競走運動員多學習運動技能,并根據比賽要求夯實技能基礎。針對競走運動員體能、動作不達標的問題,要采取定期考核、限期達標等措施,確保相關訓練計劃和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實。此外,要想提高競走運動員整體素質,就需要強化集中訓練,將學習培訓放在年度計劃中,采取分批分次、分課目的方式開展層次化培訓,將學習培訓的內容、方式、標準等進行高度整合統(tǒng)一。但要指出的是,競走運動員必須嚴格遵循相關管理,摒除落后的“摧殘式”訓練方式,倡導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等訓練方式,積極營造和諧民主、熱情探索的訓練環(huán)境與氛圍。
只有不斷地加強競走訓練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能為優(yōu)異成績的取得提供有力保障。競走比賽,要求競走運動員既要具備超強的耐力,又要具備絕對的速度和速度持久性。所以,在制定競走訓練計劃時,必須要更加謹慎、科學,以確保訓練方法的高效性。如根據競走訓練的特點,某省競走隊選擇在云南進行集中冬訓,并采用國家隊外教組的訓練方法,針對性地提高競走運動員脈搏輸出量、血載氧能力、最大吸氧量等能力,全面提高運動員持續(xù)承擔大負荷的運動能力和競技能力。另外,在強度訓練結束后加強體能調控,快速消除運動員疲勞,重點強化運動員競技意識和戰(zhàn)術意識,讓隊員以最好的身心狀態(tài)迎接比賽,最終達到了預期良好效果。
根據新時期競走訓練的發(fā)展現(xiàn)狀,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競走訓練的發(fā)展方向:
第一,優(yōu)秀競走運動員的個性化。專項體能訓練將更具個人性特點,更加適合規(guī)則要求,真正實現(xiàn)揚長避短、針對提升;專項戰(zhàn)術將采用以個體運動員為主的合理分配的戰(zhàn)術方案,將進一步發(fā)揮每一位運動員的優(yōu)勢作用;專項心理結合個人特點,強化必勝意識,提高應變能力;專項智能將結合專業(yè)知識學習,拓展競走運動的專項思維視野,強化事業(yè)理念。
第二,競走訓練負荷量與強度的精準化。未來的競走訓練中,將重點考慮訓練負荷量和強度是否符合運動員個體特點、是否符合預定比賽目標、是否符合階段性標準要求、是否符合地理環(huán)境特點等。培養(yǎng)競走運動員耐力的方法會越來越多元,但不管采取何種手段,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訓練量和強度的關系。
第三,競走訓練負荷定量化。在未來的競走訓練中,專項負荷內容、強度、密度、間歇時間等指標都會結合運動員個人特點進行具體制定,以充分滿足各階段的訓練標準和比賽預定目標。
第四,競走訓練身體素質培養(yǎng)的選擇化。通過對競走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全面測試,找到每個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優(yōu)缺點,然后針對薄弱點進行集中訓練。選擇性地采取相應的訓練方式,通過由上至下的科學編排,確定訓練強度和密度,以快速高效地達到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的目的。
第五,多年訓練的系列化。在競走訓練的多年訓練中,教練員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就運動員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展開專項的、逐步的訓練,以不斷完善和提高運動員的專項技術水平。多年訓練計劃的制定要充分考慮競走運動員的年齡、個人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能力等因素,然后進行系列化架構,將其分為基礎訓練、專項提高、最佳競技、狀態(tài)保持等階段,每個階段的時間不一,需要因人而異。
第六,競走訓練與恢復的合理化。就現(xiàn)狀來講,國內競走訓練基本以極限刺激強度為主要方向,但這種訓練的強度把控依然是教練員需要重點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因為一旦刺激強度把握不當,很容易對運動員造成傷病或過度疲勞,最終影響訓練效果。在競走專項訓練中,不僅要確保運動員機體產生最大刺激作用,而且要確保運動員可以最快恢復,同時要采取合理的醫(yī)療保健措施,對運動員進行全程動態(tài)生理檢測,避免發(fā)生過度疲勞和傷病問題,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競走運動員負荷承受能力,才能順利達成比賽預期目標。
總而言之,在競走訓練中,要想達到預期良好的訓練效果和目標,就必須結合實際,加強訓練體制、管理體制和訓練方法等的創(chuàng)新實踐,以優(yōu)秀競走運動員的個性化、競走訓練負荷量與強度的精準化、競走訓練負荷定量化、競走訓練身體素質培養(yǎng)的選擇化、多年訓練的系列化、競走訓練與恢復的合理化等為抓點,全面增強競走訓練的高效性、規(guī)范性、科學性,力求運動員競走技術完全符合新競走技術定義和規(guī)范要求,全面提高競走項目成績。
[1]李定.競走運動員訓練技術對身體狀態(tài)影響分析仿真[J].計算機仿真,2016(12):208-211.
[2]田新林.甘肅省競走隊訓練新思路及方法探討[J].運動,2016(18):20-21.
[3]周振華,馮樹勇.高水平競走運動員的訓練負荷控制過程[J].體育學刊,2015(4):121-124.
[4]胡好,王林,駱學鋒,等.優(yōu)秀競走運動員技術訓練結構與訓練實施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2):8-20,31.
G821
A
2095-2813(2017)09(b)-00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022
《科學化訓練監(jiān)控模式在競走項目中的應用研究》,吉林體育學院自主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