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峰濤(紅河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紅河 661400)
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科學性訓練①
曹峰濤(紅河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紅河 661400)
體育舞蹈對訓練場地和培訓設施要求比較嚴格、難度比較大,是一門對學習者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項目,并且體育舞蹈的訓練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前提和保障。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體育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從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4個方面上進行科學性的訓練,從而達到良好體能儲備的目的。
高校體育 舞蹈教學 身體素質訓練
進入21世紀以來,體育舞蹈成了人們廣泛喜歡的休閑運動,其中一些高校也相繼開設了體育舞蹈。體育舞蹈集休閑、娛樂、健身于一體,是為了達到自娛自樂和增強體質的目的,通過人體各環(huán)節(jié)有節(jié)奏的變化,在音樂的伴奏下,表現(xiàn)出不同情感和技藝,塑造出不同難度的形體動作和造型。通過練習體育舞蹈,能夠促進學生的肌體的生長發(fā)育,增強學生的運動系統(tǒng)技能水平。身體素質是人體在運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基本運動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靈敏等方面。而科學的身體素質訓練能夠獲得最有利的運動表現(xiàn),因此,有必要為學習體育舞蹈的學生進行相關的身體訓練,從而使學生掌握提高身體素質的訓練理論和方法。
學習體育舞蹈必須要掌握它的技術結構,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出自己的能力。通過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科學性的訓練,能夠使學生各項身體能力都能達到很好的狀態(tài)。動作技術的形成和提高包括三個階段,只有通過這三個階段才能達到應用自如,即:粗略的掌握技術動作、改進和提高技術動作以及鞏固技術動作。一般情況下,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接受能力和運用技術的應變能力要強,比一般學生更容易掌握動作技術。另外,對身體素質科學性的訓練能夠提高學生上下肢的協(xié)調能力,增強他們的機能水平,能夠有效地增強肌體的器官和系統(tǒng),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進一步掌握高難度動作,達到運用技術自如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訓練和比賽中,才能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技術水平。
體育舞蹈技術對人體機能要求較高,每個運動員的腰腿需要柔韌,身體姿勢的控制需要耐力,掌握動作銜接需要協(xié)調、跳躍需要爆發(fā)力、靈敏等舞蹈技術所必備的基礎。在對人體運動時,舞蹈的用力感覺比較細膩,動作節(jié)奏感要強,身體姿態(tài)要求嚴謹。
2.1 耐力素質
體育舞蹈如果長時間的持續(xù)、運動量大的話,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疲勞。而耐力素質包括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是指由肌體堅持長時間運動的能力。為了減輕疲勞程度,就要改善有氧代謝能力,提高身體的適應性,從而適應體育舞蹈的要求。
2.2 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是依靠腿部、臀部及軀干部的肌群來實現(xiàn)的。是人體肌肉克服阻力的能力,人體不斷改變動作從而保持平衡,力量素質包括一般力量和專項力量。同時,依靠上肢力量能夠實現(xiàn)端臂挺胸。另外,受重力、旋轉引力等因素的影響,舞蹈進行中,身體需要依靠人體肌肉收縮產(chǎn)生的力量來克服回力,完成預定的技術動作。因此,體育舞蹈練習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肌肉力量。如:腹、背肌群能夠保持平衡,能夠維持舞蹈姿勢,腰部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對身體的控制。因此,在練習的時候,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加強對這些部位肌肉力量的訓練。
2.3 靈敏素質
在人員眾多的復雜變換條件下,為了能夠迅速、準確、做出變換動作,體育舞蹈對聯(lián)系者的要求很高。靈敏協(xié)調能力是指在各種腳步變化的條件下,為了完成運動項目,運動員能迅速、準確、協(xié)調地改變身體運動的空間位置和運動方向,肌體不同系統(tǒng)、部位、器官要相互協(xié)調配合。在空間、時間以及用力特征上,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隨機完成應答動作,具備良好的判斷能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相互吻合、配合協(xié)調。
對學生身體素質進行科學性的訓練需要根據(jù)體育舞蹈的特點,對速度力量、耐力、協(xié)調性、柔韌性等進行訓練。
3.1 力量素質方面的練習
人體的運動需要依靠力量的作用才能實現(xiàn),力量是運動的源泉。因此高校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為了處理好負荷與恢復的關系,要根據(jù)完成教學任務的要求,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發(fā)展學生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力量,根據(jù)體育舞蹈的需要,規(guī)范并明確正確的動作要求,重視小肌肉群、遠端肌肉群的力量訓練。首先,采用俯臥撐、啞鈴等最常用的訓練手段,依靠彈性物體變形而產(chǎn)生的阻力發(fā)展力量素質,來訓練肌體每一個部位肌肉力量,如使用拉力器、拉橡皮帶等方法;其次,為了對身體各種不同姿勢進行訓練,可以利用力量訓練器械具有針對性的訓練,直接發(fā)展肌肉力量。同時,四肢遠端是支撐引體向上、倒立推起等的動作的完成,其可以使機體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發(fā)展,迫使肌體局部承受體重。
3.2 耐力素質的訓練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在對學生耐力素質的訓練中,要增強學生用鼻呼吸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呼吸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可以采用慢跑的方式,獲得較好的運動效果,慢跑的時候,要循序漸進,剛開始的時候,速度不要過快,要適當?shù)卦黾恿亢蛷姸?。其?可以采用水中步行、舞蹈、游泳等運動,訓練學生全面耐力和腰部力量,其對骨骼和肌肉系統(tǒng)的負擔是很低的,也是對傷后康復最為適合的運動項目,有利于生活習慣病的預防和改善。
3.3 柔韌素質的訓練
體育舞蹈對學習者的柔韌性具有一定的要求,柔韌性訓練應該保持經(jīng)常性,不能把拉伸練習作為柔韌性訓練的唯一手段,采用多種手段發(fā)展柔韌性。要想使學生學習、掌握好體育舞蹈技能,就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柔韌素質,提升其他運動素質。如:我們可以采用持續(xù)慢跑結合一些動力性柔韌性練習。為了預防運動損傷,對學生的柔韌素質進行科學的訓練,能夠加大完成動作幅度,有效提高肌肉關節(jié)韌帶的韌性,增強肌肉收縮效果。如:通過靜力性牽拉、動力性牽拉等方法,縱橫劈叉、發(fā)展下肢等柔韌性。
3.4 靈敏素質的訓練
靈敏素質能夠提高學生大腦皮層興奮抑制的靈活性練習,對體育舞蹈者來說具有重要的影響。在訓練中我們要讓學生多做一些提高反應水平的練習,提高靈巧反應程度和快速反應、應變能力,注意肌肉爆發(fā)用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為了對學生進行各種關于靈敏素質的訓練,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跑、跳當中做出各種動作,增強學生各種關于靈敏素質的訓練,專門設計各種復雜多變的練習,如:快速改變方向的各種跑、躲閃、突然啟動等的練習。如立臥撐、十字變向跑等各種改變方向的追逐游戲。
綜上所述,良好的身體素質影響著體育舞蹈技術的學習和掌握,是學習和提高體育舞蹈技術的物質基礎,并且其影響著學生在訓練中技術的發(fā)揮和提高,身體素質訓練與體育舞蹈訓練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在今后,我們還要注意因時、因項、因人而異,合理安排一般身體素質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要將身體素質訓練與技術、心理和智能訓練相結合,抓住有利時機,根據(jù)各項素質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1]陳利英.體育舞蹈運動員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方法探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4(2):148.
[2]廖有光,劉曉麗.對影響體育舞蹈競賽多種因素的探析[J].運動,2014(2):22-23.
[3]焦瑞勝,何斌.蕪湖市普通高校男生體育舞蹈興趣的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4(1):67-69.
G807.01
A
2095-2813(2017)03(a)-0041-02
教學團隊建設,紅河學院操類教學團隊(項目編號:TD1303)。
曹峰濤(1981,3—),男,漢,陜西咸陽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舞蹈。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