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克
(寧波諾丁漢大學 浙江寧波 315100)
淺談極限飛盤運動在我國高校開展的前景①
呂克
(寧波諾丁漢大學 浙江寧波 315100)
20世紀60年代,極限飛盤運動在美國誕生,據資料顯示,大概在80年代初這項運動才開始在中國出現,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逐漸流行起來,這項運動有著非常高的觀賞度和趣味性,非常適合在我國各大高校中推廣開展,該文通過介紹極限飛盤運動的發(fā)展史和其特點,為這項運動在我國高校內能夠得到推廣進行了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比較強的建議和方法。
極限飛盤運動 高校體育運動 開展 前景 方法建議
1968年,就讀于哥倫比亞高中學生Joel Silver向學生會建議以美式足球的形式進行飛盤運動,并且命名為“Frisbee Ultimate (極限飛盤)”,這項運動剛誕生就廣受學生們的喜愛。1969年,該校組織了兩支該校學生隊伍進行比賽,當時并沒有制定特別嚴謹的比賽規(guī)則,也沒有設定邊界,只簡單地用電線桿、衣服和其他物品堆砌起來作為得分區(qū)的標識,這也是極限飛盤運動第一次非正式性的比賽。極限飛盤運動在歐美國家有著非常繁榮和發(fā)達的比賽體系,2001年成為世界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2013年,世界飛盤聯合會得到了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承認,認定其為單項運動國際組織,這也是飛盤運動在國際上獲得認可的標志。最近幾年,這項運動在我國已發(fā)展起來,一些地區(qū)也有了極限飛盤的社團,并且定期的組織一些活動比賽。
極限飛盤運動是一項團隊競技運動項目,隊員們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之內,通過運用平時訓練得來的戰(zhàn)術、跑動、配合、傳接球在得分區(qū)域接到飛盤得分,從而獲得勝利。雖然這項運動非常緊張激烈,但并不需要近距離的身體接觸,降低了運動員受傷的可能性。極限飛盤運動要求比賽雙方上場的運動員各為7人,不同于大多數其他與之類似的球類團體比賽項目的規(guī)則,可以男女隊員混合同場進行比賽。進攻方隊伍禁止持盤跑動,防守方隊伍則不得與進攻方隊員有身體接觸。比賽種類分為限時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得分多的隊伍獲勝)和限分賽(先得到規(guī)定分數的隊伍獲勝),通常在大型國際比賽中采用的是限分賽。同時,這項運動有其很獨特的地方,它要求雙方運動員在場上自己進行裁決。如果出現爭議可以互相討論并解決。
既然是運動項目就一定有競技性這一特點,同時,因為是團隊運動項目,所以,需要每名隊員都要利用日積月累訓練得來的嫻熟技巧,以及各自的技術特點來實現戰(zhàn)術上最合理的組合。賽場上瞬息萬變,極限飛盤運動員不但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對自身的反應能力和臨場應變與判斷能力要求也很高。因為極限飛盤運動的特點決定,在比賽過程中飛盤是在空中飛行的,不需要與地面接觸,所以,這項運動對場地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是較為開闊的平地就可以進行比賽了。
從極限飛盤運動傳入到我國以來,這項運動在我國高校的發(fā)展勢頭還是很好的,但因為這項運動是近幾年才引入中國的,在高校開展的時間更短,目前開展極限飛盤運動的高校還是基本集中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幾個大城市,其他地區(qū)高校的極限飛盤運動愛好者少之又少,開展情況不是很樂觀。所以,就目前來看我們的極限飛盤運動整體水平較低,與歐美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比較大。不過隨著我國極限飛盤運動愛好者不斷增多,這種距離在不斷縮小。隨著愛好者的增多,相關的賽事也隨著增多,但是因為起步比較晚,許多人對這項運動還不是很了解,這就阻礙了極限飛盤運動在我國的發(fā)展。尤其是我國高校極限飛盤運動的開展和推廣,沒有一個權威的組織和規(guī)模比較大、比較正規(guī)的運動協(xié)會來對這項運動進行管理。
目前就我國國情來看,極限飛盤運動非常適合在我國發(fā)展。我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國民的經濟條件離歐美一些發(fā)達國家還有些差距,而恰恰這項運動資金投入跟別的運動項目相比較少,跟我國的國情相符。再從比賽需要的場地資源來看,高校校園擁有這一優(yōu)勢,像足球場和其他室外大型的操場都可以作為比賽場地。這也為極限飛盤運動在校園內的推廣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內容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fā)展,即便近幾年教育部門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了改革也在不斷地進行探索完善,但始終沒能顯著的提高教學效果,也沒能擺脫現在我國大學生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的窘境。
國家的教育部門要對這項運動足夠重視,加大扶持力度,在建立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建造比較正規(guī)比賽場地的同時,要利用媒體宣傳,加大影響度,使這項運動為大眾所知。同時,要組織相關人員經常與國外高水平的極限飛盤運動員和教練員進行交流,學習先進的技戰(zhàn)術思想和訓練方法,再加上極限飛盤運動獨有的項目特點,以及大學生這個年齡段群體從思想到身體都比較活躍、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特質,這項運動一定能夠迅速吸引高校學生的眼球,最終使他們對這項運動感興趣并參與進來。這一項目特點決定了極限飛盤運動員之間必須相互信任并尊重,這就要求隊員必須具備誠實、自律等高尚的思想品質,這也是極限飛盤的精神,這樣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一個人,有助于幫助其形成健康的價值觀。
極限飛盤運動在我國起步比較晚,對于絕大多數人還屬于陌生事物。目前,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培訓,甚至沒有接觸過這項運動,所以,這項運動不能在高校內得到推廣,許多體育院校也沒有設置這個專業(yè),這也是限制這項運動在我國高校普遍開展起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體育院校是培養(yǎng)國家未來體育人才的地方,院校的學生畢業(yè)后大多數會從事跟體育相關的職業(yè),而高校的體育教師是學校各項體育活動的組織和策劃者,他們的工作位置和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來推廣這項運動,所以,身為高校的體育教師在得到教育部門和院校的支持下,一定要盡力提供給學生能夠接觸到這項運動的機會,這種有針對性地傳播是非常有效的,這樣勢必會出現更多的極限飛盤運動愛好者,時機成熟了,各大高校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開設極限飛盤專業(yè)課程。
高校的體育社團對極限飛盤這項運動的推廣開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要支持愛好極限飛盤運動的學生,不要因為愛好者少,影響力小就不重視。一定要大力支持并且推動鼓勵極限飛盤愛好者來組建極限飛盤運動社團。社團的組建不但可以營造出有利于極限飛盤運動的發(fā)展氛圍,而且還可以借著社團的影響力不斷地吸收極限飛盤愛好者,將這一運動愛好者的群體不斷壯大,從而為極限飛盤運動在高校的推廣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不是單靠一個或者幾個獨立的極限飛盤愛好者發(fā)揮的作用能夠比擬的,這樣對此項運動在高校的發(fā)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盡管我們國家的國民生活水平在日漸提高,但是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卻堪憂,這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國大多數學校把體育課程當作副科,甚至因為一些因素干脆停課,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體育運動中容易發(fā)生意外損傷。而極限飛盤運動的競賽形式決定了它的危險性非常低,同時也集運動和娛樂性于一體,非常適合在我國高校開展這項體育運動。相信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高校足夠的重視和體育教師的推廣引領下,極限飛盤運動在我國高校內一定會開展并流行起來。
[1]肖雷.高校開展極限飛盤運動探討[J].體育文化導刊,2012,7 (9):107-109.
[2]吳成亮.極限飛盤運動在大學公關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開展探究[J].新課程·下旬,2016,9(2):62.
[3]肖雷.關于在我國高校開展極限飛盤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3,11(21):143-144.
[4]趙志玲,王國堯.極限飛盤運動在天津市部分高校開展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8(15):70-73.
G807.4
A
2095-2813(2017)03(a)-009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93
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課題(項目編號:Y201534725)。
呂克(1979—),男,漢,吉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