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茹芳
(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江蘇無錫 214035)
表象訓練法在高職院校瑜伽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楊茹芳
(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江蘇無錫 214035)
當前,高職院校在我國很受重視,其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瑜伽是當前較為流行的一類運動,它有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很多高職院校已經把瑜伽設置在教學課程中,瑜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有較為特殊的教學模式和授課方法,用以提高其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表象訓練法在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方面、強化瑜伽動作標準化方面、掌握瑜伽基本動作姿勢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筆者在該文中,淺析了此訓練法的定義、作用,探討了其在高職院校瑜伽教學中的應用,以期提升高職院校瑜伽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教學效率。
表象訓練法 高職 瑜伽 教學 應用
與其他運動方式不同,瑜伽在外表相似于傳統太極,其運動的目的是讓人們身心得以放松、精神煥發(fā),把內心的精神體現在瑜伽動作上,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最近幾年,高職院校本著提升學生技術、技能總體水平的教學原則,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界的一匹黑馬,瑜伽作為一種新型的、流行的運動種類,被設置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課程中。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在瑜伽教學方面并沒有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缺乏較為詳細的教學方式和標準,所以,使用怎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瑜伽的教學質量,逐漸成為相關教育部門關注的焦點。表象訓練法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助于規(guī)范瑜伽的各種動作,有助于掌握瑜伽的體位,值得在瑜伽教學實踐中應用推廣。
表象訓練法就是指在心中抽象模擬動作的訓練。在瑜伽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合理引導學生,讓他們在心理形成和運動姿勢相吻合的構型,將自身大腦作為主體,將感官作為基礎,把頭腦中形成的運動圖形,結合自己的運動經驗,進行重復模擬,可以更高效地掌握瑜伽動作要點,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提升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運動學習,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不同的運動方式,使用的教學方法就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身心有機結合、相互統一,當然,瑜伽也不例外,它更重視身心的協調與統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瑜伽的特殊性,教師要指導練習者結合所要訓練的動作,協調身體的器官和肢體,讓身心得到放松,除此之外,瑜伽練習還要重視練習者的呼吸狀態(tài),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練習者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呼吸,配合瑜伽動作的要求,在呼吸和動作中,感受瑜伽美化身心的魅力。然而,就不少高職院校而言,在瑜伽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有些教師過分重視基礎動作的掌握,而忘記了學習或是練習瑜伽的初衷是讓練習者的身心放松,緩解練習者的緊張情緒。這樣一來,即便是學生把瑜伽的動作練得非常熟練,也難以達到美化身心的終極目的,教師帶領學生只是進行機械重復的訓練,不能夠把身心感知融入到每一個瑜伽動作中,枯燥單一的練習基本動作,會泯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甚者,會對學習和訓練產生厭倦的情緒,瑜伽的學習質量得不到提升,學習目標也是很難實現,出現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就是高職院校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所以,健全完善瑜伽教學相關的一整套的教學方法,是現在的高職院校瑜伽教育的重中之重。
在瑜伽教學過程中,要選擇一種重視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會理論知識和動作標準的基礎上,再進行身心健康的培養(yǎng),效果將非常顯著。表象訓練法就是使用這一訓練思路,重視心理訓練,學生把動作要領、姿勢形態(tài)記憶牢固,然后再結合身體器官的感知和配合,大腦通過分析、整合這些內容,進行思維模擬訓練,總之,整套動作的協調完美,當然離不開腦和全身器官的默契配合,也就是說,動作展現時,要講求身心的完美配合,只有這樣,瑜伽動作才會生機勃勃,精神煥發(fā)。表象訓練法的三大要素是:知覺、記憶、想象,同時這也是表象訓練法所必需的條件。所以,教師在指引學生學習和練習的時候,要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引導學生在做瑜伽動作的同時,在腦海中想象動作畫面,腦海中的視覺表象就會加深動作要領的分析、理解和記憶??茖W的視覺表象,會對動作反復想象就與此同時,不斷地指使身體器官重復該動作的練習,加深對該動作的理解和熟悉,提高運動教學的整體效果。
4.1 動作認知階段
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瑜伽動作的理論常識時,就應該運用表象訓練法,促使學生在最初認知瑜伽的姿態(tài)時,建立起較為完整的視覺和畫面相統一的概念,大腦中的視覺認知會使得其中樞神經保持興奮狀態(tài),然后借助神經沖動,完成某一動作。教師們在講解某一動作時,要把這一動作的要點和細節(jié)都講清楚,以防學生有錯誤的理解,加深學生對動作的正確理解。另外,還要特別重視動作的整體性,教師指引學生在建立視覺表象時,要一套動作一起,不要將整套動作拆分開來。視覺表象的重復呈現時,還要注意動作和呼吸相協調,身心統一,相互吻合,這樣將有助于整套動作的理解和呈現。
4.2 動作連接階段
在動作連接階段,學生要科學掌握基本要領,這樣整套動作,才會完整、自如。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筆者認為,瑜伽的表現手法、動作性質都和傳統意義上的體育運動動作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也是瑜伽特殊性的體現,同時,瑜伽還要求動作和呼吸相協調、相配合。筆者在教授過程中也發(fā)現,很多學生在展示輕柔而緩慢的瑜伽動作時,經常難以自然地銜接每個動作,而如果在這一階段使用表象訓練法,有助于整套動作的銜接,有助于記憶、理解不同的動作組合,再將呼吸和整套動作相協調,得到身心完美結合。
4.3 動作形成階段
在以往瑜伽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瑜伽本身性質的認識、動作的連接等方面缺乏,而且,筆者作為一名瑜伽教師,也沒有意識到知識動作講解的重要性,因而,就使得很多學生在練習瑜伽動作時不夠流暢,動作太僵硬。當筆者嘗試使用表象訓練法之后,筆者發(fā)現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腦海中產生的視覺表象理解動作需要的力量和空間,感知每個器官的動作,進而使他們展示的瑜伽動作和以前相比有著很大的進步。當然,學生在學習瑜伽時,他們的動作尚未定型,教師要特別注意保證每個動作細節(jié)的精準,對于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教師都要耐心指引,及時更正。
4.4 動作完善階段
這一階段的效果,是對學生學習瑜伽的一個評價,教師在講解整套動作時,要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特別注意動作的柔美藝術,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和掌握,鞏固他們腦海中的視覺表象,教師可以用與動作相適應的詞語,為該動作命名,便于學生記憶,學生根據命名回憶動作的姿態(tài),建立視覺表象,在這一階段使用表象訓練法,學生經過教師們生動形象地指引,運用表象訓練法對每一個動作,建立精準的視覺表象,讓瑜伽動作更形象、更完整。
綜上所述,社會在發(fā)展,各行業(yè)的改革也在不斷進行,教育業(yè)亦是如此,作為教育大國的中國,相關教育機制改革更是要全面、深入,以往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每個學科的教育都要和本學科最有效的教學模式相吻合,瑜伽也不例外,在其教學過程中,表象訓練法是一種重視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它能夠大大提升運動教學的效率,值得推廣和應用。
[1]李莉.表象訓練法在健美操教學訓練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1):202-203.
[2]林嶺,王華葉,程政.論如何提高表象訓練效果[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6(4):16-18.
[3]王華葉,林嶺.科學應用表象訓練,提高表象訓練效果[J].科技信息,2011(16):241.
G80
A
2095-2813(2017)02(b)-005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