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璇
(福建省龍巖體育運動學校 福建龍巖 364000)
福建省青少年舉重運動員選材的綜述①
邱璇
(福建省龍巖體育運動學校 福建龍巖 364000)
科學選材對舉重項目而言至關重要,它不僅可以影響運動員日后的訓練成績,也是決定運動員選擇項目的關鍵依據(jù)。本文主要針對福建省業(yè)余體校的舉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分析綜述,旨在解析影響舉重青少年運動員選材的主要因素,為早期的選材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青少年 舉重 選材
2016年,里約奧運會我國男子選手龍清泉取得了56公斤的冠軍,石智勇取得了69公斤的冠軍,呂小軍取得77公斤級的亞軍,田濤取得85公斤的亞軍;94公斤、105公斤及105公斤及以上級別,我國男子選手并未進入前三甲。舉重運動員能否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后天的努力必不可少,但與運動員最初的選材是息息相關的,很多運動員經過多年的訓練,但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選材不夠科學,導致影響了運動員的職業(yè)發(fā)展。隨著競技體育的發(fā)展,運動員的選材也日漸科學化,根據(jù)少年兒童的體型與素質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材,以保證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發(fā)揮。大部分青少年從體校開始從事舉重基礎訓練,優(yōu)秀運動員向上一級專業(yè)隊輸送,好的苗子相當于基石,后備運動員關系著舉重項目的發(fā)展,只有具備足夠的優(yōu)秀后備人才儲備,才可能培養(yǎng)出更多種子選手。競技體育先天和后天的影響都非常大,起始階段選材不佳,后期對運動員的培養(yǎng)就會形成阻礙,不僅不利于運動員自身的成長,更不利于整個舉重項目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選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過文獻綜述的方法,分析舉重青少年運動員選材的應用、特點與注意事項, 為科學選材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國外選材研究概況
舉重世界強國將選材作為科研的重點,20世紀,儀器設備缺乏,技術也相對落后,教練員只能通過經驗來進行選材,然而從50年代,就將科學設備引入了選材,以德國與蘇聯(lián)為代表,這些國家不僅引進先進的設備,更組織了專業(yè)人員組建科研機構研究選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德國成立專門的科研機構研究選材,并且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員設施以保證科學訓練,當時,德國的競技成績優(yōu)異,與多年系統(tǒng)科學的選材密不可分;而美國以及西歐一些國家并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選材,還是采取在訓練和比賽中自然淘汰的機制來進行挑選成績優(yōu)異的運動員。
1.2 國內選材研究現(xiàn)狀
我國的選材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通過借鑒先進國家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運動員的自身特色,來積累選材的經驗。我國認識到選材的訓練的基礎,因此不僅從生理生化方面著手,還系統(tǒng)的學習運動訓練學,并采用計算機軟件分析等手段來多方面來進行選材。雖然目前我國目前舉重項目高級選材還存在著標準缺乏,方法單一等問題,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發(fā)展,相信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1 運動員的年齡與體形要求
少年舉重運動員一般為年齡在13~17這個階段之間,青年運動員一般在18~20歲這個階段,由于參加各項比賽有嚴格的年齡限制,因此選材也有嚴格的年齡限制,一般最好的年齡在13歲左右,這時的青少年進入青春期,骨關節(jié)已發(fā)育成熟,因此在訓練中不容易受傷,這個時期的運動員年齡適宜,也不會影響運動員今后的發(fā)育;舉重運動員的體型要四肢勻稱,由于身高等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因此可參照其父母的身形;身材高矮只是一方面,運動員的肌肉也是至關重要的,肌肉密度大,有利于發(fā)展運動員的力量;另一方面,舉重運動員需要下盤扎實穩(wěn)定,這就要求運動員中心偏低,換而言之,舉重運動員一般個頭較矮,高個子舉起杠鈴會比矮個選手更為費勁,因此選擇個子矮,且肌肉扎實的更適合舉重這個項目。具體而言,舉重優(yōu)秀選手體型有幾個特征:第一,手掌較大,這有利于抓舉杠鈴;第二,肩部寬闊,胸部厚實,骨骼較大,有利于從事舉重項目;第三,臀部肌肉發(fā)達,腿部肌肉健碩,這一點至關重要,腿部和臀部肌肉結實代表運動員的下盤穩(wěn),可以更好保持身體的平衡,非常有利于項目特征。
2.2 運動員肌肉力量要求
舉重項目特征要求運動員上肢、腰背和腿部力量大,尤其是對胸大肌、肱二頭肌、臀大肌等肌肉群的要求較高,如果腿部力量不足,下肢無法支持杠鈴的重量,則無法完成技術動作,因此下肢力量是基礎。上肢力量可以通過臥推等項目來檢測,下肢力量可采用功率自行車等項目進行測定。腰腹肌力量則可以通過腹肌輪進行評定。
2.3 運動員專項素質要求
首先,運動員要喜愛這項運動員,并且得到支持才能全身的投
入到該項目的訓練中去;其次,需要從運動員的性格特點著手,性格開朗,反應速度快是一種類型,另一種類型是冷靜型,專注力集中,控制力強,這兩種類型都可以在訓練比賽中沉著冷靜的應戰(zhàn),都可以成為好苗子;最后,舉重項目的訓練非常艱苦,運動員日復一日的訓練,必須學會更好的掌控情緒,在訓練與比賽中不服輸,敢于拼搏,這種意志品質是運動員通往成功所必須掌握的。
(1)選材過程中要注重客觀的數(shù)據(jù),目測和教練員的經驗是選材的參考指標之一,結合一定的測試數(shù)據(jù)來進行參考,選材過程中的方法和手段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滿足項目發(fā)展的需要。
(2)舉重項目的級別較多,因此存在很多的差別,不同級別的要求不同,因此選材時的要求與不同。另外,舉重項目還有性別的差異,因此選材時也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區(qū)別對待。
(3)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可能訓練一段時間后,一些運動員并不能勝任該項目,相反,也有些運動員會表現(xiàn)出大的潛力,因此,選材是一種手段,還需要在訓練中不斷檢驗。
(4)影響選材的因素很多,不僅與遺傳、教練員的執(zhí)教水平、科研水平息息相關,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在選材方面,我國的發(fā)展還可以參照其他國家的經驗,不斷加大投入,使選材更為科學化。
合理和科學的選材,是舉重項目人才輸送的重要途徑,在選材過程中不僅要注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還有考慮其肌肉力量和耐酸程度。同時還要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進行綜合評定,掌握運動員的運動員和營養(yǎng)狀況;并且選材過程中還需要注重運動員心智的發(fā)展,做到科學全的選材。選材作為一種手段,為舉重項目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前提與關鍵。
[1]蘭燕云,莫慶周.少年舉重運動員基礎選材探究[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6(6):56-57.
[2]馬中.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選材的分析[J].韶關學院學報,2012 (10):77-80.
[3]徐建清,劉建武.舉重運動員選材研究現(xiàn)狀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2010,29(1):33-35,38.
[4]蘇澤城.業(yè)余體校舉重運動員的選材[J].競技體育,2015(17): 19-20.
[5]黃璐.中美奧運戰(zhàn)略結構性特征的比較研究——批判性視角[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31(2):80-87.
[6]智永紅,姜艷.30屆奧運會中英男子籃球比賽技術統(tǒng)計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2(30):83-85.
[7]黃璐.擺脫“軟金牌”路徑依賴——中國奧運戰(zhàn)略的結構性轉型[J].體育學刊,2016,23(5):42-49.
G8
A
2095-2813(2017)02(b)-022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227
邱璇(1970,2—),女,福建龍巖人,本科,高級教練員,主要從事舉重項目專業(yè)訓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