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鬼”這一概念,在孩童時候嬉戲打鬧、相互嚇?;蚪活^接耳時,便深深融入我們尚未成熟的心智中,并伴隨著我們長大,還時不時蹦出來嚇唬嚇唬我們。
眾所周知,“鬼”是不存在的,是在科技尚未發(fā)達的年代人們因幻想往生而想象出的衍 生物。但有的 人 童心未泯,依然 怕 “鬼”,怎么勸都沒轍。 那么,怎樣才能不怕“鬼”這種并不存在的東西呢?
有句話說得好,克服對靈異恐懼最好的辦法,不是逃跑,而是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問自己問題。假如你心智尚未成熟,一個人獨處受特殊環(huán)境的影響而突然怕“鬼”時,要想不怕這個“鬼”,同樣也可以采用最簡單的“問”這種方法。
這里的“問”,便是自問自答。首先你要盡量冷靜下來,然后問自己:你究竟怕的是什么?
當然怕的是“鬼”咯!那好,接著問自己,咱 們怕這個“鬼”,究竟又怕它的 什么?是怕它青面獠牙的長相?還是怕它可能會對你帶來的生命威脅?或單純地只是害怕走廊盡頭的一片漆黑和未知?
然后你可以這樣回答自己:這“鬼”真的長得青面獠牙嗎?誰告訴你的?當然是電影導演告訴你的。那么導演見過“鬼”嗎?當然沒見過。那誰告訴導演“鬼”的長相呢?恐怕是導演自己想象出來的。既然誰都不知道“鬼”長什么樣,那我也可以想象啊,假如我去拍“鬼片”的話,我會想象它長得像天線寶寶……
有的人害怕貞子會從電視機里爬出來“索命”,那么你可以這樣問自己:貞子是怎樣從電視機里爬出來的?跟頻道有關還是跟制式有關?她是實體嗎?假如她是實體,在電視機前放個冰箱,她豈不就爬不出來了?假如她不是實體且能如空氣一般穿越冰箱,那她又如何傷害到我呢?假如她爬得飛快,我把電視機對著墻,她出來時會不會撞到頭?
而有的人可能怕的僅僅是走廊盡頭的一片漆黑和未知,這樣的朋友同樣可以對自己發(fā)問:這走廊從頭到尾都是一樣的,裝修一樣,材質也差不多,那么這走廊的墻是什么材料修砌的呢?你所害怕的東西藏在墻的哪里?是墻壁還在抹灰的時候就躲進去了,還是工人在刷漆的時候才鉆進去的?工人刷的漆是什么牌子?你所害怕的東西會不會被油漆中的甲醛搞得中了毒?
隨著對自己的不斷提問,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所害怕的未知因素,其實它們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正逐漸增多,而你的恐懼也在隨之逐漸減少。
事實上,恐懼來源于未知,而很多時候之所以腦海里存在未知,只是因為我們在獨處某種環(huán)境或面對某種事件時太過驚慌,而忘了去思考。思考并不意味著要找到正確答案,而是在于過程,這個過程讓你變得理性,當理性開始發(fā)揮作用以后,很多可怕的意象就會被大量的現(xiàn)實細節(jié)所消解,變得不足為懼。電腦里露出的鬼臉,當你想到它可能會被殺毒軟件干掉時,就不那么可怕了。設想一下,假如這個突然彈出的鬼臉影響了你打游戲的進度,讓你之前的努力功虧一簣時,說不定你還會怒氣沖沖地將其暴揍一頓呢!
● 裴金超 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