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蓉
【摘要】繪本故事作為一種獨特的圖文并茂的兒童文學形式,是一種“兒童文化的呈現”。繪本故事通過色彩豐富的畫面和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帶入兒童進入到繪本故事中,通過閱讀繪本故事也使故事進入到了孩子的內心世界。通過研究繪本閱讀在幼兒園的實踐研究,闡述繪本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實踐研究幼兒園繪本閱讀繪本是幼兒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趣味生動吸引了幼兒的好奇心,通過繪本閱讀使幼兒釋放情感,滿足好奇心,培養(yǎng)閱讀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同時,繪本閱讀也能促進孩子全方面的發(fā)展。
一、拓寬形式多樣的繪本閱讀的途徑
繪本閱讀是幼兒最早的藝術啟蒙,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繪本材料的選擇,為幼兒挑選最適合、最有價值的繪本材料,這樣才能有助于幼兒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和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1.開設繪本館
繪本閱讀在幼兒園的教學實踐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在學校開設幼兒繪本館,組織幼兒到繪本館去自由閱讀,而且還可以借閱回家閱讀,這樣通過幼兒借閱回去的繪本,與父母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學校通過開設繪本館,營造一個“書香校園”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愛上繪本,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通過繪本借閱,有利于促進親子閱讀,培養(yǎng)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閱讀習慣。
2.開展教室繪本閱讀角
讓每一位小朋友交一本繪本,形成教室里的繪本閱讀角,提供給孩子們在睡午覺前、晚飯后等父母來接時以及其他課余時間給班級的孩子們自由閱讀用,通過開展教室繪本閱讀角,來營造班級學習閱讀的氣氛,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培養(yǎng)了孩子們主動分享的意識,增進了孩子們在分享閱讀中的同學感情。
3.開展繪本閱讀的教學
通過圖文并茂的繪本閱讀教學,在課堂教室內進行繪本故事的講解,吸引孩子們對繪本故事的興趣,并且啟發(fā)孩子們的心智,通過方法多樣的教學,來培養(yǎng)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提高孩子們的求知欲望,通過開展繪本閱讀的教學,有利于豐富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和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繪本閱讀的教學方式
1.深情導讀,品味語言,激發(fā)閱讀興趣
繪本就是要通過色彩豐富的圖畫和優(yōu)美的語言來表現的,只有繪本朗讀者通過自己最好的語言聲音把這些圖畫和語言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才能讓孩子們更快地進入到繪本故事情境中,讓孩子們感同身受,也才能把繪本故事要表達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傳遞給孩子,讓他們體會到繪本故事的真善美,這樣繪本故事要表達的人生真諦和生活哲理、生活常識才能被孩子們接受,最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孩子們一輩子寶貴的知識財富。
因此,通過優(yōu)美生動地語言來閱讀繪本故事,是幼兒園繪本教學過程中的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在講授過程中,剛開始,老師可以慢慢地,比較舒緩的戲劇化的方法,把整個故事作品呈現出來,幫助孩子進入繪本閱讀后,老師就可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根據繪本故事所要呈現的內容來投入相應的感情,并利用神態(tài)、動作等來輔助語言來把繪本故事表演出來,可以采用夸張、生動、形象的手法來呈現故事情節(jié),可以采用精彩片段的預告來吸引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比如,在講解《小兔乖乖》的故事時,老師可以根據繪本故事中的角色小白兔、小白兔的媽媽、大灰狼等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聲音、語調來表現角色的說話聲音,在講小白兔說話時的聲音可以模仿小孩的比較奶氣的發(fā)聲,在表達媽媽說話時可以采用比較干凈清脆的發(fā)聲,在講大灰狼時可以用模仿比較沙啞和粗獷的語氣語調,因此通過深情的導讀和變幻語氣語調來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感受到繪本語言的魅力,用深情來感染孩子們,使孩子在幽默夸張的語言氛圍中,變的更加快樂,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2.指導看圖,引導猜想,教給方法,激發(fā)想象
一本好的繪本故事不只是在講述一個故事,而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故事來提升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觀察力、告訴他們生活中的常識、了解社會生活、大自然等常識和人生道理,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和禮貌規(guī)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和生活習慣的形成。因此,在繪本故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通過繪本的圖畫故事,來引導孩子們的猜想,通過教授幼兒閱讀繪本的方法,來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通過細膩浪漫的圖畫和簡潔明了的文字來吸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在教授過程可以通過播放PPT,投影和影片效果等方式來引導孩子們欣賞繪本故事中的細節(jié)、色彩、形象等來感受繪本中所所表達的意蘊,流露的情感、遐想圖畫以外、文字以外的世界。
繪本故事是用文字和圖畫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生動的故事,是圖文并茂的合奏??梢哉f,繪本就是繪畫和文字的結合,因此繪本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圖畫來吸引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通過繪畫來表達故事。因此,繪本故事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圖畫,是繪本的生命,并不是文字的附庸。因此,在繪本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要把文字講解完就急于翻頁,應該讓孩子更多地去觀察圖畫,并且引導孩子們通過圖畫來讀懂故事,去發(fā)現故事細節(jié)和感悟到故事的內涵。比如,在講解繪本查理德·卡斯瑞的繪本系列中的《最受歡迎的故事》的繪本故事中,每一頁都有豐富的圖畫,但是文字只有簡單的幾行,這是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圖畫中的各種細節(jié),如在第一章故事,“會說話的面包”的故事中,可以通過圖畫來引導孩子們找到為什么面包會說話的原因并且通過繪畫讓孩子們了解面包是怎么制作成的,來引導孩子們通過圖畫來引導他們猜想,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效果來吸引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
如在《逃家小兔》的導讀中,我是這樣引導他們關注彩圖,指導他們讀懂彩圖所傳達的媽媽的愛:出示第一幅彩圖,請幼兒仔細看看這幅圖,想想媽媽為什么用紅蘿卜來喂小兔子呢?使幼兒從中明白只有媽媽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讀第二幅彩圖中,引導他們想:媽媽為了找到小兔子,面對那么危險的山,已經做了哪些充分的準備?從中體會母愛腳下無艱險,母愛可到天涯海角。
3.聯系生活、培養(yǎng)習慣、感悟內涵、健全人格
繪本故事之所以吸引孩子,不但需要色彩鮮艷的繪畫和生動的文字,更需要的是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表達的思想內容要健康、積極上進。因此在教授繪本故事后要把繪本的主題升華,啟發(fā)孩子們去思考,讓孩子們通過故事明白一些道理。比如,在講解咕嚕咕嚕寶寶成長系列繪本故事中的好習慣的故事《小豬蓋房子》,通過講述小豬蓋房子的故事,讓孩子們通過小豬蓋房子的故事明白在平時的做事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認真,這樣才能把房子蓋好,把事情做好,培養(yǎng)做事專心專注的好習慣。通過講述小狐貍玩玩具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玩過的玩具自己要收好,不要養(yǎng)成隨便丟東西的壞習慣,學會自己整理物品的好習慣。通過繪本故事教學來聯系生活,開闊孩子們的眼界,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和升華他們的境界,引導他們感悟故事內涵,培養(yǎng)他們的好習慣,健全他們的人格。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開展繪本教學,具有獨特的教育內涵。幼兒園應該不斷地豐富和完善創(chuàng)新幼兒繪本教學實踐,通過不斷地開拓形式多樣的教學渠道和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幼兒園的繪本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7.
[2]梅子涵.閱讀兒童文學.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
[3]余耀.由圖畫愛上閱讀.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本文為蘇州市教育學會“十二·五”Sj【0367】立項課題階段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