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 晗
楊玉棟:懂門道的外行傳承人
文/本刊記者 李 晗
楊玉棟被稱為北京臉譜界的“四才”之一,職業(yè)是天水農(nóng)業(yè)學校教師。很難想象,這個和非遺看起來不太沾邊的職業(yè)如何造就出同時擁有彩塑臉譜技藝和京劇盔頭制作技藝的傳承人。
說起楊玉棟為什么會擁有這些非遺技藝。楊玉棟說這和他小時候的經(jīng)歷有莫大的關系。
“我的彩塑臉譜技藝和職業(yè)沒有什么關系,只能說是兒時興趣的一種厚積薄發(fā)罷了?!毙r候楊玉棟隨著父親、哥哥一起住在西單劇院。這座劇院白天放映電影,晚上演戲。
“我和哥哥住在緊挨著劇場的一間房間里,位置很湊巧,是在整個觀眾席的后面。我們在房間的墻上鉆了一個小洞,每到晚上,我們就翻開小木板,從洞中觀看戲臺上的演出?!睏钣駰澱f,像聽到鑼鼓點,就知道臺上要開打了,這時候他們就會偷偷溜進劇場看熱鬧的武戲。“就是這樣長期的熏陶,我對京劇的老戲都很熟悉?!?/p>
上學時,楊玉棟的成績也很優(yōu)異,不出意外的話,那時候可以被保送到軍政類院校?!艾F(xiàn)在我的那些同學們,都混得還不錯?!闭f到這,楊玉棟有些羨慕,但并沒有不甘?!耙磺卸际顷幉铌栧e,才有機會與臉譜、盔頭技藝結(jié)緣?!?/p>
之后,楊玉棟選擇了既有興趣,又能給家里減輕負擔的工藝美術學校。“這里不收學費,也正是在這里,我完成了藝術生涯中最為重要的知識積累?!?/p>
在工藝美術學校,楊玉棟跟隨泥人張傳人沈吉、鄭于鶴一同學習彩塑技法。泥人張獨特的烘染技法,能在泥塑上自然地表現(xiàn)出人臉部的紅暈。西洋雕塑技法為人像雕塑奠定了基礎?!斑@些都被我用在了后來的彩塑臉譜中,也是形成我自己獨特風格的重要元素?!?/p>
后來,楊玉棟被分配到位于通州的花絲鑲嵌廠。楊玉棟說,那時候花絲鑲嵌首飾火到了極點,很多人去做這個項目。正好盔頭戲具生產(chǎn)合作社去花絲鑲嵌廠挖人,楊玉棟覺得去盔頭社就能回城里,什么都沒考慮就答應了。來到盔頭社,當楊玉棟看到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制作的盔頭、髯口,他感覺小時候在劇院里的那些記憶一下子就回來了。
在盔頭社,是要給一些京劇名角做盔頭的。像梅蘭芳、馬連良這樣的京劇名家,他們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和要求,服裝道具也要按照自己的設計去做。尷尬的是,當時的盔頭社沒有這樣的設備,為了保存這些資料,國家二級演員張連成老先生帶領合作社設計室的同志將這些盔頭的分解圖、制作圖、效果圖都繪制了下來。楊玉棟是設計室的技術人員,被要求每周三下午去盔頭車間幫幫忙,也就是因為這樣才一點點掌握了這門手藝。
現(xiàn)在楊玉棟也做得很開心,他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偶爾想起小時候在劇院的光景也是感慨萬千?!懊恳欢谓?jīng)歷都是很重要的,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派上用場了?!?/p>
楊玉棟告訴《經(jīng)濟》記者,現(xiàn)在的教師工作,多多少少是為了提高孩子們對非遺的了解,“倒不是說一定要培養(yǎng)出幾個非遺傳承人,畢竟需要悟性和時間”。
傳統(tǒng)意義的臉譜,是指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則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劇中人物所戴各種冠帽的統(tǒng)稱。一般彩塑臉譜都是光頭像,帶盔頭的是在泥塑基礎上畫出來的。
楊玉棟的卻不一樣——盔頭完全采用真盔頭的工藝,并按照比例縮小而成。
楊玉棟解釋說,這是一種寫實的藝術,要用臉譜來還原舞臺上京劇演員真實的形象,讓人們能從彩塑臉譜了解到真實的京劇藝術,并且要做“讓內(nèi)行看不出破綻的藝術”。
基于這樣的想法,楊玉棟做的都是帶盔頭、帶髯口、有服裝的胸像。不僅如此,他的作品每一個都有出處,甚至可以知道是哪個演員在哪場戲中飾演的哪個角色。
可能是一如既往地堅持,楊玉棟的彩塑臉譜在20世紀80年代真正為人們所知,并且在世界上引起了影響。
楊玉棟說,藝術這個東西,重點看創(chuàng)作者想用來干什么。而在楊玉棟看來,他的作品體現(xiàn)的是中國文化,宣揚的也是中國文化。他曾經(jīng)被北京工美集團任命為北京市民間藝術出國表演團團長,帶著中國的民間藝術和民間藝術家走訪過歐洲許多國家。
“我要用中國獨特的文化藝術來吸引別人,最終擴大的是中國影響?!睏钣駰澱f。他曾經(jīng)送給莫斯科市長一個鐘馗臉譜,當時他告訴這位市長,鐘馗是中國民間的神,能驅(qū)邪除惡,納福迎祥,希望這個中國的保護神能給莫斯科人民帶來好運。
楊玉棟有這樣一個習慣,經(jīng)常贈送禮品給我國的駐外使節(jié),送的最多的是關羽。楊玉棟解釋說:“關羽的核心價值是忠義。我想對他們說,不論外國的環(huán)境有多好,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