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昕璐
風,更加猛烈地吹著。
你將我擁入懷中,我可以清楚地感知到你在微微地顫抖。但你心知,邊塞的風兒會更加刺人心骨,更加刺人靈魂;你心知,邊塞的風沙會更加漫無邊際;你更心知,邊塞的草木會更加稀疏,更加伶仃。但你依舊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邊塞的道路!
望著漢元帝不舍的目光,你下定決心,開口道:“陛下,您放心,我……我永遠是大漢人。”你的聲音有些沙啞,發(fā)絲也已被風吹亂,卻將我抱得更緊了;繼而用另一只手撩開華麗的簾子,踩上烏木的轎臺,進入馬車中。
當你最后一次看盡長安繁華時,已然出了城門。你單薄的身影讓我心頭猛地一震。在你眼中,沒有悔恨,沒有懊惱,有的只是堅定,只是坦然。寧胡閼氏——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也就注定了你要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生。
我是你的琵琶,是你對漢朝的唯一念想。你纖細的手指撫摩過我的身體,萬分猶豫下,才緩緩撥動,輕吟出一首略帶憂傷的小曲兒,嗓音中有著幾分堅定與從容。
這時,簾子被風掀起,外面一陣黃沙翻轉,你知道,終于入塞了。
你斜倚在欄桿上,擁我入眠。我似乎感知到你的夢,夢中,那人挺拔俊朗,笑臉盈盈,卻又轉眼間變成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滿臉獰笑著向你撲來。你不由得驚醒,淚水滴落在我紫檀的外衣上,滲進我的心里。
馬車停下,你將我放入箱底。車外,黃沙漫天,狂風呼嘯。
單于倒是個地道的性情中人,對你很好。偶然間,他想聽你彈奏一曲,你便小心翼翼地將我取出,細細擦拭,然后輕輕撥動,清新又略帶憂傷的曲調從我身體中飄出,一股濃濃的思鄉(xiāng)愛國之情猶如潺潺清泉般,流入我的心中。
從此,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你——王昭君,用自己的青春換來了大漢近五十年的安寧。
如今的我,早已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洗禮,外衣已經(jīng)陳舊,但你埋下的愛國種子卻在我心中開花結果。
我在陌生的博物館中,懷念著你的歌聲,你的笑靨……
(河北唐山市金橋中學七年級)
點評
“昭君出塞”的故事被多少文人墨客傾心吟誦,而本文小作者卻獨辟蹊徑,把切入的視角由人轉換為一把琵琶,新穎且巧妙。第二人稱的傾訴,如一曲佳音,將王昭君的深明大義、思鄉(xiāng)愛國的情懷低吟淺唱。人物描寫淋漓盡致,情感表達真摯動人,是一篇文質兼美的佳作。
(馬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