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勤
波斯王國有一個古老的寓言,名字叫《漫長的路》,說有一個人吃力地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上,他的背上馱著一個沉重的沙袋,身上纏著一個粗大的水壺,手里拿著一塊不成形的石頭,脖子上系著一塊磨盤,腳上纏著沉重的鐵鏈,腦袋上頂著一個爛了一半的南瓜。他步履艱難地向前走著,連連抱怨自己疲倦和命苦。
在路上,他碰到了一個農民。這農民問他:“你手里拿著那塊石頭干嗎?”這個人回答說:“我手里拿著石頭嗎?這太蠢了!”于是他把石頭扔了,頓時覺得輕快了許多。
走了一段路后,他又碰到了另一位農民,這位農民說:“你頭上干嗎要頂個腐爛的南瓜?你的腳上干嗎要纏個破鐵鏈呢?”這個人答道:“你讓我注意到這一點,我真高興,我原來不知道自己給自己造了什么罪?!比拥裟瞎?、解開鐵鏈后,他又覺得輕快了許多。
繼續(xù)往前走,他覺得自己還在受罪。一位從田里走出來的農民吃驚地看著這個人,問道:“你身邊就有一條清澈的河,路上到處都有沙子,你馱著沙袋,纏著水壺有什么用呢?”這個人馬上扔掉沙袋和水壺,感慨道:“謝謝你,現在我才發(fā)現自己拖了許多的累贅?!?/p>
他一邊思索一邊走路,低頭瞧見了胸前沉重的磨盤,他突然醒悟,原來是這個磨盤讓他總是彎腰走路。于是他解下磨盤,用盡力氣把它扔進河里……
心理學研究認為,任何需要調節(jié)或適應的要求都是人們感受到的壓力源。在學習和生活中,高中生需要調節(jié)或適應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既有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的,也有來自自己的,壓力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是生活中無法避免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人都會感到有壓力。這些壓力事件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就如同實實在在的石頭、鐵鏈、磨盤、沙袋等,背負在我們的身上。
你感受到的壓力,常常不是由單一的壓力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很多的壓力事件累積并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要根據壓力事件的性質及其對自身的影響,學會分解來自外界的壓力源,把自己感到有壓力的事情按照影響程度的大小,列一份壓力清單,分解你的石頭、鐵鏈、磨盤、沙袋等。比如掛在你胸前的,導致你只能彎腰走路的磨盤可能是你的志向,志向是引導行為的,不需要天天都背在身上。每天只有24個小時,你需要設置現實的目標和重點,把每天的任務及完成任務的時間限制在你能控制的范圍內,比如你每天的時間和精力讓你只能背15個單詞,那么就不要強求自己背30個,只背10個就好了。每一句話,每一件事,甚至每一道選擇題你都要背在身上,那么你背負的壓力就會遠遠超過上面那個故事里提到的那個人。把這些事都當作一定重量的物體,你愿意背嗎?不愿意,那就放下吧!
壓力反應是自動發(fā)生、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只要你感受到緊張和壓力,身體的生理機能就馬上隨之發(fā)生變化,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新陳代謝速度加快、消化功能受到抑制,進而還會影響你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等。你所能夠做的是學會放松,控制壓力反應強度。如果放松能夠自然而然地產生,那么生活就變得容易很多。但是對我們而言,事實并非這樣,我們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來學習怎樣放松。你可以在網上下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或者《腹式呼吸訓練》音頻,跟著指導語去練習。激發(fā)放松反應的練習是一種操作技巧,要想靈活自如地運用這一技巧來應對壓力,不僅需要學習怎么做,還要經常把這種技巧付諸實踐。當你面臨壓力時,可以隨時通過激發(fā)放松反應來對抗壓力的有害作用,這是保證你身心健康的最有效、最簡捷的方法和途徑。
體育鍛煉在減輕壓力影響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進行科學而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的人不僅具有更強的活力,更佳的心態(tài),更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更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更能正確評價自我及外在現實環(huán)境,還具備超強的適應能力,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所面對的各種壓力與挑戰(zhàn)。適量運動對個人心理上的益處包括增加自控、自主、自我滿足感,增強自信心,改善在工作壓力下大腦的活動節(jié)奏,改善在人際交往或工作壓力中的情緒狀態(tài)等。
同學們在通過體育鍛煉釋放壓力時,應把握以下要則:
(1)堅持。鍛煉所產生的效果是無法貯存的,年輕時喜歡運動的人,假如隨著年齡增長減少了運動量,那么他們對疾病的抵抗力不會比別人強,壽命也不會比別人長,所以,體育鍛煉要做到持之以恒。
(2)頻率。鍛煉初期,需要每天堅持。等身體健康狀況有了改善,壓力反應減輕后,可適當降低鍛煉頻率,一般每周運動3次就可以達到有效減壓的目的。
(3)時間。對緩解壓力而言,每天應盡可能進行20—60分鐘的鍛煉。
(4)強度。在運動過程中,鍛煉者的心率必須達到一定水平才能產生效果,要確定運動強度,首先應了解自己的運動心跳率。最簡單的計算方法為:190減去自己的實際年齡,得出的數就是自己在運動中心跳不能逾越的最高值,再減去20,就是最低值。
(5)形式。一般而言,需要同時進行兩種形式的鍛煉,一種是強化心血管系統(tǒng)的運動,如跳躍或騎自行車等,另一種是保持柔軟和靈活性的運動,如瑜伽、太極拳等,最佳的鍛煉方案是每天5分鐘的靈活性鍛煉加上每天20分鐘的耐力性鍛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