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九華
打不了籃球的少年
■ 尚九華
讀中學時,比茲特別想?yún)⒓訉W校里的運動隊,成為一名運動健將,在操場上盡情揮灑青春的激情。一開始,他非常想?yún)⒓踊@球隊,因為打籃球是最受男生歡迎的運動,打得好的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羨慕。
可很快比茲便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那塊料——籃球場上的標識線讓他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和害怕,上場后,他更是手足無措,無法適應打球時的各項規(guī)定和要求。對于其他球員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個事。在選拔賽中,比茲主動退場了,他害怕被教練和隊員們識破自己什么都不會。
他想成為一名運動健將的夢想眼看要擱淺了。但比茲沒有氣餒,他決定另辟蹊徑。他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有一種運動他們學校沒有,那就是曲棍球。他想,既然大家都沒玩過曲棍球,也就沒有任何壓力可言了。于是他找到校領導說,如果自己能找到教練和隊員,能不能同意他組建一支曲棍球隊。校領導覺得這是能拓展學生運動項目的好事,便爽快地答應了。
比茲立刻行動起來。他從外面找來了一個教練,然后找來一些同學,幾天后便組建起學校第一支曲棍球隊。在教練的指導下,他帶領著隊員們從零學起。5周后,他便成了一名出色的曲棍球隊員,并被大家推選為隊長,從而實現(xiàn)了參加運動隊的愿望。作為創(chuàng)始人,他還被記載入學校社團檔案簿中。
他的全名叫比茲·斯通。多年后,他創(chuàng)辦了小到普通民眾,大到總統(tǒng)元首每天都會使用的即時通訊社交網(wǎng)絡軟件——“推特”。“很多路和機會都是我們選擇和創(chuàng)造出來的,沒有必要去等待機會的來臨,而要主動采取行動,給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造機會,從而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之路,實現(xiàn)與別人不一樣的精彩。”比茲在自傳中這樣寫道。
(潘光賢 摘自《生命時報》 圖/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