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饒軍技能大師工作室/陳 略 饒 軍
尊重技術價值,傳承工匠精神
溫州饒軍技能大師工作室/陳 略 饒 軍
2016年,李克強總理先后兩次部署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強調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考察東風商用車重卡新工廠時,李克強說,“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藝創(chuàng)新,其中關鍵是以客戶為中心。對推進職業(yè)教育現(xiàn)代化座談會所作的批示時,李克強強調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專業(yè)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人才。一時間“工匠精神”成為政府機關、社會組織及各個企業(yè)最熱門的詞匯,其意義的深遠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思考。在我看來,工匠精神之于汽車從業(yè)者來說,就是對所從事的汽車技術鍥而不舍的鉆研,對汽車后服務工作的追求極致,對整體行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其實“工匠精神”古已有之,我們的祖先中就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卓越的工匠,才使中國古文化長廊顯得絢爛奪目。在初中語文課本《核舟記》中,一個小小的核桃上面竟然可以雕刻著蘇軾乘船游赤壁的情形,作者的一句“嘻,技亦靈怪矣哉!”表現(xiàn)出了對匠人手巧的感嘆。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刻畫人物五百多人,而且做到的不是千人一面,所畫人物惟妙惟肖,把當時生活場景躍然紙上,賞畫如同時光穿梭,親臨汴京。書法家王獻之,練字精益求精,染黑的墨池造就了他在中國書法界不可撼動的地位,哪一位不是工匠精神的集大成者呢?
然而,為什么在物質生活高速發(fā)展的21世紀,李總理依舊強調突出“工匠精神”呢?眾所周知,我國現(xiàn)如今早已是制造大國,從遨游天際的神舟飛船到在炎黃大地飛馳的高鐵;從海上行駛彰顯大國風采的“遼寧號”到探索海底世界的蛟龍,每一項科技領域的突破無不彰顯出當前我國科技發(fā)展卓越的進步。但是,即便如此卻從未有人敢說我國已經是制造強國,或者說中國已經跨入世界發(fā)達國家的門檻。當前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產業(yè)結構也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機器代人”等一系列的政策出臺,經濟結構也從以前“粗放型”逐漸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產業(yè)結構轉變的過程中,更加要求我們技術人員從“多”到“精”,從量變到質變地去轉型。
進入21世紀的今天,物質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但是精神文明層面卻出現(xiàn)了萎縮情況?;ヂ?lián)網的便捷,高鐵的速度給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現(xiàn)代人生活出現(xiàn)浮躁,大家都在追求“短、平、快”,幻想著用最快、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去創(chuàng)造利益的最大化,而很少有人愿意遠離喧囂和繁華,做孤獨的工匠精神的踐行者,來尋找技術的真諦。
本人作為甌海職業(yè)中專集團學校的一名汽修專業(yè)教師,前段時間有幸參加了由溫州電視臺經濟科教頻道、溫州交通廣播主辦,饒軍技能大師工作室協(xié)辦的“3.15”現(xiàn)場直播維權活動。此次活動現(xiàn)場來了很多投訴的車輛,好幾個消費者的質保車輛因明顯存在著故障現(xiàn)象,但相關4S店工作人員解釋認為是正常情況,最終導致了客戶在無奈情況下,到3.15現(xiàn)場進行投訴。現(xiàn)場幾輛車子都經工作室大師的現(xiàn)場測試,發(fā)現(xiàn)客戶反映的故障現(xiàn)象確實存在,而更讓筆者迷惑的是這些故障都不是偶發(fā)性的難排除的電氣故障,基本上都是一些感官就完全可以判斷的故障,包括手動擋某個擋位掛擋過緊,車門生銹等。相關4S店負責人有的是通過現(xiàn)場直播看到,有的是被現(xiàn)場記者聯(lián)系之后趕過來,他們無一例外地態(tài)度都非常誠懇,現(xiàn)場承諾一定會處理好。在活動結束后,饒軍對現(xiàn)場4S店負責人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我們國產車可能某些方面相比合資車還存在一些差距,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我們的服務都比人家差,說明我們4S店缺少服務意識,缺少工匠精神,如此下來,國產車何時才能贏得客戶的滿意,并超越合資車輛呢?
雖然這次3.15活動大多數(shù)遭投訴的都是國產車輛,但并不代表國產車的質量就一定很差,可令人尷尬的是國產品牌4S店在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上確實有待加強,而這種帶推卸性質的態(tài)度不正是因為缺少了工匠精神嗎?假設該故障車輛是4S店領導自己的車輛,只要相關技師本著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通過和正常車輛相互對比的方法就能明顯判斷出存在故障,也絕對不會給客戶機會到315現(xiàn)場來投訴了。不過最終的結果讓筆者深感欣慰,相關車輛經4S店處理后,都已經徹底解決了故障,車主都表示對結果非常滿意。
3.15活動結束后筆者深感痛心,為什么這些問題會出現(xiàn)在國產品牌4S店,而合資車輛相對較少呢?這個就和本文的主題有關:尊重技術價值,傳承工匠精神。
雖然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汽車衍生的行業(yè)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和汽車直接相關聯(lián)的汽車售后服務企業(yè)的現(xiàn)狀卻是大多數(shù)4S店處于無法盈利狀態(tài);售后維修技師的處境也非常尷尬:工作條件惡劣、薪酬待遇低下、學習進無止境、價值無法體現(xiàn)等。
首先講一個網上流傳很廣的小故事:一個醫(yī)院院長的私家車出現(xiàn)了故障,到4S店維修,接待問:請問車輛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院長答:就是空調失效。接待問:那估計可能是空調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問題,請問你需要普通技師還是高級技師檢查,檢修費用普通技師收費50元,高級技師收費100元。院長:不就是修車嗎?修好就可以了,管他普通技師還是高級技師。接待:這個完全有區(qū)別的,高級技師水平高,什么疑難問題都能修好,一次維修合格率明顯高于普通技師,當然修理費相對高點了,就像醫(yī)院門診一樣,看專家和主任醫(yī)師價格自然不等了,不過決定權還是在你自己。院長:我車子問題應該不是疑難問題,就一般技師好了。接待:那好,請你先交50元檢查費用。院長:為什么還沒修就要交錢?接待:你們醫(yī)院不是這樣子嗎?沒看病就交掛號費嗎?院長無話可說,只能先交50元錢,將車輛挪到普通技師工作區(qū)域。普通技師問了大致情況后,開了兩個付費單給院長繳費:萬用表——20元,電腦檢測儀檢測——100元。院長:為什么要付這些檢測費?這些設備難道不是方便你們維修技師的工作嗎?技師:確實不錯,以前維修都是靠望問聞切,憑經驗修車,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通過設備檢測結果比較準確,但是購買設備需要花費資金,難道你們醫(yī)院做B超做CT會免費?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堅持不使用設備,但是那也可能存在誤判,浪費時間同時浪費金錢。院長只好再付了120元儀器檢測費用。技師經過半小時的測試,打印出來一張線路圖,按照線路圖檢查發(fā)現(xiàn)是一個保險絲損壞,花了2元錢更換保險絲之后故障就排除了。技師將打印好的線路圖紙交給院長,并讓院長去繳納8元打印費,院長又迷糊了:打印費還要我付嗎?技師:是的,這個是店里的規(guī)定,打印費用顧客付款,而且打印的那張圖不是給你了嗎?院長:可我又看不懂,要這張紙干嗎?技師:你們醫(yī)院給病人拍片子做B超,打印出來的病人一樣看不懂,可是還不是照樣付款嗎?院長無語只好去交錢。最終本次維修,只是更換了一個2元錢的保險絲,但是院長卻掏了170元維修費用。
故事是美好的,但現(xiàn)實是骨感的。該故事中的現(xiàn)實版是:車輛經檢測更換保險絲故障排除后,院長不需要付任何費用,包括保險絲的成本費用。同時4S店還免費為客戶車輛清洗外表。于是在院長眼里看來,本次維修的項目就是簡單的更換一個保險絲,時長大約就半分鐘,且更換保險絲是任何一個成年人都能操作的,因此4S店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應該收取任何費用,這才是目前國內汽車售后行業(yè)的現(xiàn)狀。對不懂技術的客戶來說,他只看到維修工人更換配件所花費的直接成本,而無法理解技師判斷問題、尋找故障,最終確定某個配件損壞所花費的技術經驗等隱性成本。尤其令人無法理解的是,作為利潤終端的4S店以及維修廠,同樣也沒有重視診斷檢查等隱性成本,這在工時單價中就能看出端倪,因為所有的汽車售后服務標價,一律只有更換某配件的工時單價,從來都沒有對常見故障判斷的價格表。舉一個不久前筆者碰到的真實案例:一輛途觀車輛,大約行駛了十幾萬千米,由于發(fā)動機冷車運轉時候會嚴重抖動,導致發(fā)動機排放燈閃爍,但熱車卻一切正常,該故障在當?shù)匦蘩韽S及當?shù)?S店維修過多次,均無法排除故障,無奈之下客戶舍近求遠行駛60千米來到溫州4S店尋求幫助,當事技師通過診斷儀讀取故障碼,分析故障范圍,再觀察不正確的數(shù)據流,最終鎖定故障點在VVT閥上,經拆檢VVT閥發(fā)現(xiàn)確實已經卡滯損壞,就這樣只花費了短短一上午的時間,解決了客戶在當?shù)鼐S修多次都無法排除的故障。因此在收費時除了更換VVT閥的工時價格之外,維修技師另外加上兩百元的檢查費,收費時客戶就開始嚷起來了:更換這個VVT閥已經收費了,為何還要加上兩百元的檢查費用呢?結果客戶一鬧領導就出來了,領導本著客戶滿意的原則,理所當然地將200元檢查費用給免除了,最終還將其他費用給打了個折扣。這件事說明對客戶來說,維修工就是換件工,更換什么配件就收什么費用,沒更換配件則不需要收費,這是多么順理成章的事情。殊不知判斷該故障點,技師花費的隱性成本遠遠高于顯性成本,如果技師不是有這么多年的經驗積累,如果技師不是有很清晰的思路,如果技師不是有相關設備和維修資料輔助,估計一兩天找不出故障點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不然為何顧客在當?shù)?S店維修多次也無法找出問題所在呢?最主要的區(qū)別就是技術的價值了。
以上這個簡單的案例,在目前汽車售后行業(yè)中比比皆是,直接導致了以下幾點惡果:
1.汽車服務公司賬面難以盈利,只能通過更換配件來產生利潤,由此引起的結果是很多汽車服務公司難以為繼,或者關門倒閉,或者通過其他手段來維持,比如過度維修,基本上都是由此引起。
2.汽車售后無法盈利,直接導致維修技師的待遇無法提高,打擊了維修技師對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3.15現(xiàn)場投訴的國產品牌,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維修技師無法解決客戶的故障,可能更多的是該品牌4S店本身無法盈利,導致維修技師待遇偏低,因此工作中缺失主動性從而引起客戶投訴。
3.絕大多數(shù)售后服務都實行工資計件制度,涉及真正技術方面的維修,收費是最少的,花費時間是最多的,由此導致維修技師都愿意從事最簡單的快速保養(yǎng)方面的工作,而沒有意愿專注于對技術的鉆研,由此何來工匠呢?
因此筆者認為,需要傳承工匠精神,前提是有更多的人有意愿從事該行業(yè),而要實現(xiàn)這個前提條件則必須要改變現(xiàn)狀,尊重技術價值,尊重技術人才。
尊重技術價值的首要任務是提高技術工人的薪酬待遇,目前汽車行業(yè)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一個技術工人成長為技師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而且終身都需要不懈的學習和努力,否則經驗再豐富吃老本的技師不學習就會很快被淘汰;而同樣一個服務顧問,大約一年多就可以獨當一面,且后續(xù)需要繼續(xù)學習的知識已經不多。但是在公司老板那里看來,服務顧問和業(yè)務是直接相關聯(lián)的,而業(yè)務才是公司的立足之本,所以一個比較靈活的服務顧問,可能一兩年之后他的工資已經很輕松超過十來年工齡的技師工資了。這在筆者身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筆者介紹的一個90后小女孩當服務顧問,才做了不到兩年時間,工資常常很輕松的已經破萬??煞从^車間的技師,有幾個十多年工齡的經驗豐富技師班組長,其工資待遇一直在六千左右徘徊,遠遠低于服務顧問的工資待遇了,因此技師也常常和售后領導請求,希望能調到業(yè)務部門從事接待工作,至少接待部門工作環(huán)境好,專用的辦公室里面冬有暖氣夏有冷氣,不用穿臟兮兮的工作服。而維修技師工作環(huán)境則是夏天熱死冬天凍死,風險又大(包括維修車輛質量風險、工作過程操控風險),要求多(5S管理、返修管理、試車管理、配件管理等),當然領導是絕對不會同意技師的請求的,否則的話可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人愿意做一個維修技師了。雖然這種明顯存在差距的待遇非常不公平,但是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4S店都普遍存在這種現(xiàn)狀,筆者也多次呼吁改變現(xiàn)狀,無奈人單勢微,暫時無法形成氣候。筆者在沮喪之余常常有一個天真的想法:讓維修技師和接待工作相互調換下角色,那樣維修技師和服務顧問的價值優(yōu)劣馬上就能顯現(xiàn)了,因為維修技師轉型會非常容易,且實際工作很有可能比服務顧問做得更好,而服務顧問則就非常困難了,若想轉型成功,沒有幾年時間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要尊重技術價值,還必須要改變行業(yè)管理者的思想觀念,真正讓技術人才的付出和回報成正比。試想一下,一個汽車售后公司,沒有一線技師,業(yè)務部門再能干,其產值終究還是一個零蛋,因為車輛故障不是靠嘴巴說說就自動排除的。而假設沒有服務顧問,雖然可能存在一些糾紛或爭議(缺少了書面的合同或者溝通),但是其產值絕對不可能為一個鴨蛋的。這個就是區(qū)別,這也是很多路邊維修小企業(yè),沒有服務接待而只有維修技師一樣能生存的原因了。又如小故事中院長修車一樣,雖然這個小故事中有點調侃的意思,但事實是汽修技師真的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梢哉f醫(yī)院醫(yī)生和汽車售后技師工作性質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對象不同而已,但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已經得到全社會的尊重。無論哪個醫(yī)院的醫(yī)生都會分工很細,包括內科、外科、骨科、神經科、五官科等各個科室,每個科室醫(yī)生負責一門;而汽車技師,需要面對的是整車兩萬個左右的零部件,不管是變速器故障,還是發(fā)動機動力問題,或是底盤異響,音響導航故障,或者是多如毛細血管的線路故障,也不管是客戶開車習慣所致,還是路面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或者是其他無法預測的因素(比如外界干擾等),一個維修技師都要負責。在這些問題面前,技師必須具備全方位的本領,會電腦,懂溝通;會觀察環(huán)境,懂揣摩客戶心里;會推斷故障機理,懂生產工藝常規(guī)條件等。因此筆者淺見是,汽車維修技師比醫(yī)生的工作更難開展,至少醫(yī)生看病的話,往往是先交費后看病,看病沒好的話可以下次再來檢查,而汽車技師檢查問題則必須是先看好再交錢,若是存在返修的話,則不是下次再來檢查這么簡單,好的客戶可能不會有明顯抱怨,但若是碰上一些難說話的客戶,估計最終的結果是公司賠笑臉賠損失,同時內部會對返修進行處理寫檢討再罰款等。筆者這么說的意思當然不是放松質量管理,而是更要發(fā)揚工匠精神,對質量管理更要趨于嚴格,但是行業(yè)的管理者必須認識到,汽車技師的壓力有時真比醫(yī)生壓力要大,需要得到企業(yè)的認同,技術需要得到尊重。
尊重技術價值,還需要政府層面上的大力支持??上驳氖墙鼛啄暾块T已經充分認識到技術的價值、工匠的可貴,大力支持技術人才去德國深造,從而產生一大批汽車金藍領。德國工程師的嚴謹世界聞名,一直以來德國制造就是一張金名片,德國制造就等同于一流產品。2013年4月,德國政府正式推出《德國2020高技術戰(zhàn)略》,實施工業(yè)4.0計劃。2015年10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時建議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推進德國“工業(yè)4.0”與“中國制造2025”的戰(zhàn)略對接,該計劃的藍圖是到2025年將我國從制造大國轉變?yōu)橹圃鞆妵?,這就需要更多人來傳承工匠精神。這方面可以說浙江已經走在了前列,涌現(xiàn)了包括陳巍、江海榮等一批省級工匠領銜的汽修技能大師工作室,并以工作室為平臺,培育一大批年輕的后起之秀,弘揚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傳遍浙江大地。
黃金的純度達到99.99%就已經屬于純金,但是對于大國工匠來說,對技術的要求是100%,允許0.01%的誤差也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褻瀆。工匠精神是做到極致,是追求產品的精益求精,是鼓起風帆乘風破浪的大海航行,是對昨日成就的否定和超越,傳承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的工匠,我們才能做一個世界強國,“中國夢”才能早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