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輝生
膽囊切除是普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高發(fā)的膽囊疾病主要包括結石、息肉、癌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膽囊疾病都需要切除膽囊。但是這些膽囊“要不得的”。
曾反復發(fā)作膽囊炎
膽囊炎的發(fā)作大部分是因為膽囊結石的存在堵住了膽囊出口,導致膽囊里的膽汁不能順利排出,而把膽囊“憋大”,導致膽囊炎。此外,還有很小的一部分為無結石性膽囊炎。無論有沒有結石,反復發(fā)作膽囊炎的結石都是要不得的,因為膽囊炎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且膽囊炎癥的反復發(fā)作導致膽囊壁逐漸增厚,加之結石反復摩擦膽囊壁,會增加膽囊癌的發(fā)生幾率。
可能或曾經引發(fā)膽管結石
膽囊中較小的結石可流出膽囊,然后堵在膽總管中。這時,無論是肝臟分泌的膽汁,還是膽囊儲存的膽汁,都無法流入小腸,這些膽汁或是返回膽囊,導致膽囊增大發(fā)炎,或是返回肝臟,通過肝臟里的細小膽管進入血液,導致人全身的皮膚、眼睛發(fā)黃,稱為“梗阻性黃疸”。這類病人的膽囊內往往含有大量小結石,因此切除膽囊這個“結石倉庫”才是根本。
可能引發(fā)膽源性胰腺炎的膽囊
大的結石堵在膽囊出口,小一點的堵在膽總管,更小的“泥沙樣結石”則會順利達到膽總管的開口,進入胰管,誘發(fā)“膽源性胰腺炎”。這類泥沙樣結石的膽囊更是要不得。
無功能的膽囊
一些病人雖然沒有發(fā)作過膽囊炎,但是膽囊里已經全是結石,膽汁很少或幾乎沒有;或是由于膽囊壁過度增生增厚,導致膽囊腔幾乎消失。對于這兩種情況,膽囊成為了“無功能膽囊”,還可能會導致膽囊癌變,繼續(xù)保留的話,得不償失。
有息肉的膽囊
并不是所有的膽囊息肉都需要切除膽囊。膽囊多發(fā)息肉,單發(fā)息肉直徑小于1cm、有蒂等情況往往提示良性病變,定期復查腹部超聲即可。一般來說,膽囊單發(fā)息肉,直徑大于1cm,寬基底,或膽囊息肉隨訪過程中增大者,才是要切除膽囊的信號。
高度懷疑惡變的膽囊
對于懷疑或確定為惡性的膽囊病變,情況允許的話,當然是“能切就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