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新興小學 劉智萍 李斐鴻
“七星”引領,自主育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新興小學 劉智萍 李斐鴻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新興小學是一所農(nóng)村小學。學校開展的“我是星少年——七星爭章”活動是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它從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出發(fā),以《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的相關內容為準則,把對少先隊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要求,具體化為7枚“七星”獎章,鼓勵少先隊員從日常生活和學習入手,通過爭章、頒章、護章,不斷確立目標,發(fā)掘潛能,成長進步。
“星少年”評選活動
水是新興小學文化建設的主要元素,學校以水命名“七星”獎章:海納百川博學星、上善若水美德星、酌水知源孝心星、流水不腐創(chuàng)新星、逆水行舟勤奮星、行云流水運動星、滴水穿石恒心星。
學校各中隊每周進行一次“星少年”評選。中隊輔導員引導隊員們成立“七星”評審小組,利用每周的少先隊活動課評選本中隊的“星少年”。隊員們先通過自薦或他人推薦的方式,成為本中隊的“星少年”候選人,再進行競選演講,展示自己取得的成長和進步。接著,隊員們通過集體評價、表決,評選出本中隊的7名“星少年”,并將名單公布在學校的“爭章臺”上。最后,學校在每周一舉行的升旗儀式上頒發(fā)“七星”獎章,中隊輔導員給“星少年”們佩戴“七星”獎章。
學校定期舉辦各種有益于隊員們成長的活動,激勵他們爭“七星”獎章。隊員們通過參加書法比賽、英語口語大賽等,爭當“博學星”;參加“我為母親獻張卡”“我是家務小能手”等活動,爭當“孝心星”;參加“彎腰撿”“生態(tài)鄉(xiāng)村”等活動,爭當“勤奮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參加學校運動會,爭當“運動星”……學校將鮮活的教育內容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以活動育人,使“七星”評價體系深入、有效。爭“七星”獎章的過程成為了隊員們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隊員們還在此過程中,掌握了技能,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增加了自信,實現(xiàn)了生命自身的發(fā)展。
輔導員給“星少年”佩戴“七星”獎章
在學校里,隊員們通過爭“七星”獎章獲得成長和提高;在家庭中,獲得“七星”獎章還要參考家長的評價?!凹倚B?lián)系本”是輔導員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家長在“家校聯(lián)系本”中的“家長留言欄”中填寫孩子一周在家的表現(xiàn),幫助輔導員及時了解隊員在家的情況。從“家校聯(lián)系本”中,輔導員們發(fā)現(xiàn)一些“學困生”是“家務小能手”,就通過頒發(fā)“孝心星”“勤奮星”給予鼓勵;一些平時在學校不愛表現(xiàn)的隊員,家長和社區(qū)反饋是講文明、樂于助人的好隊員,輔導員就通過頒發(fā)“美德星”予以鼓勵。
學校還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構建以‘文明素養(yǎng)’為核心的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研究,積極摸索切合學校實際的評價方式,不斷細化“我是星少年——七星爭章”活動的評價標準,以全面考查隊員的綜合能力。
佩戴在隊員們臂膀上的一枚枚“七星”獎章,既是對他們成長和進步的肯定和鼓勵,又是學校教育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學校通過創(chuàng)設開放的爭章氛圍,鼓勵隊員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如今,隊員們在學校里都會主動以實際行動去爭章:為爭“博學星”,他們在學習中積極發(fā)言,讓學習氣氛更加濃厚;為爭“美德星”,他們更嚴格地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維護公共環(huán)境;為爭“運動星”,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我是星少年——七星爭章”活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fā)揮了隊員們的潛能,幫助他們在學習、行為及生活習慣等方面獲得了提升。
學校通過“七星”獎章的創(chuàng)設和引領,打開了隊員們自信的大門,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加速了少先隊活動的體系化以及少先隊課程的規(guī)范化,促進了少先隊活動的常態(tài)實施,提高了少先隊活動的實效性。“七星”獎章的探索和推廣,更為建立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輔導員發(fā)展與隊員發(fā)展、隊員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的協(xié)同教育模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地拓寬了隊員們的活動渠道和少先隊活動的評價方式。
(欄目編輯 韓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