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少加
產(chǎn)品不死的秘密:制造隨機驚喜
文/李少加
何謂隨機驚喜呢?
比如近期微信支付、支付寶推出的“鼓勵金”算不算驚喜呢?
用戶第一次獲得鼓勵金時,是驚喜;第二次獲得隨機鼓勵金比第一次多時,也是驚喜;除此之外,都不是驚喜,甚至會帶來反效果。比如我上一次抽中0.99,這次只抽中0.22,會讓我瞬間產(chǎn)生一絲“下次用支付寶算了”的感覺。
制造隨機驚喜的關鍵原則是:
首先,出乎用戶預期(切忌有規(guī)律);
其次,再讓用戶“自發(fā)”產(chǎn)生頓悟(不要對用戶給出解釋,讓他自己解釋)。
我們以“咕咚運動”為例,“制造驚喜”的示范思考如下:
當用戶使用咕咚運動時,他預期的是:跑步時有時間、里程、速度的提醒,跑完步之后查看跑步路徑、記錄里程。
那么,怎么穿插“出乎預期”的事件呢?
比如跑步時,突然播報:“有一大波僵尸正在你背后張牙舞爪地追來,10米、8米……趕緊甩開他們吧?!边@是一種出乎預期的方案。
又或者,當用戶跑步結束后,盡量給到多一點的“獎章”解鎖(目前只有突破紀錄的獎章為主,過于低頻,有多少人能高頻不斷突破自己呢),而“神秘獎章”類型,你可以多腦洞一下?。罕热缗懿讲瘸觥皻g樂頌節(jié)拍”獎;轉彎幅度優(yōu)雅獎;甚至跑步突破歷史最低紀錄獎……
如果你有玩游戲的體驗,就會意識到,打怪后隨機掉落的寶箱,就是典型的“隨機驚喜”。恰到好處地使用隨機驚喜,都能獲得不錯的用戶感知,延長產(chǎn)品生命周期。
類似道理,無論運營任何產(chǎn)品,只要我們能順著產(chǎn)品的核心價值,在不破壞用戶體驗核心價值流程的前提下,插入一點用戶“預期之外”的“正向事件”,都能產(chǎn)生驚喜效果。
又比如脈脈,在你發(fā)布的文章達到一定點贊量時會額外提醒你獲得了新的影響力,這些都屬于預期之外的小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