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愛平+路佳杰
皖籍開國上將李克農,是中國共產黨隱蔽戰(zhàn)線著名的“龍?zhí)度堋敝?。在中國共產黨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后,鐫刻著李克農許多不朽的傳奇??恐蕿辄h的事業(yè)做一頭“毛驢子”的精神,李克農演繹了一幅傳奇、壯麗的人生畫卷。
“吃曹操的糧,管劉備的事”
安做一頭革命的“毛驢子”,是李克農的立身之本,也是支撐他為黨立下奇功偉績的精神骨架。1929年底,根據(jù)中央特科指示,李克農以公開應聘的方式,考上國民黨上海無線電管理局新聞編輯職位,潛入國民黨“中統(tǒng)”特務組織的內部。戰(zhàn)斗在敵人心臟,李克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毛驢子”的擔當精神。
李克農打入國民黨“中統(tǒng)”特務組織不久就受到重用,很快升任上海無線電管理局電務股股長,成為“中統(tǒng)”特務組織頭目徐恩曾的親信。他官職不大卻主持著上海的國民黨特務機關,掌管國民黨在全國的無線電報務員??梢哉f,占據(jù)了一個獲取敵人情報的絕佳位置。中央特科深知李克農這個崗位的重要性,時任中央特科負責人的周恩來反復告誡他:“我們得到這塊陣地不容易,要盡可能地守住它,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暴露?!辈⒃偃龂诟浪簽榱吮阌陂L期隱蔽,表面生活要過得去才行。在白色恐怖下深入龍?zhí)痘⒀◤氖虑閳蠊ぷ?,是一門高難度的斗爭藝術。怎樣才能長期潛伏不暴露身份呢?在上海無線電管理局期間,李克農的薪酬相當優(yōu)厚。為了長期隱蔽,不引起外人懷疑,李克農總是西裝革履、長袍馬褂,擺出一副做了“國民黨的官,發(fā)財了”的紳士派頭,時常光顧跑馬廳、大世界和賭場,出入國民黨上層及軍警之間,沒有人知道他光鮮的外表下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生活秘密”。他每月的薪水除留下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費用外,大部分都上交黨組織作為經費。因為擔心一家人總是吃稀飯咸菜露餡,他家吃飯時通常不會客。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看不慣李克農傲慢冷漠的做派,誤會他“投靠了國民黨,擺起了闊架子”,對他冷眼相看,冷語相譏,甚至當面罵他。對外界的責罵、誤解,李克農用“毛驢子”的擔當情懷坦然面對。他說,為了大局,干我們這一行,就要受得了委屈。這叫“吃曹操的糧,管劉備的事”。
舍身保衛(wèi)黨中央的紅色傳令兵
做一頭忠誠于黨的“毛驢子”,是李克農一生的座右銘。他以為革命甘當“毛驢子”的精氣神潛伏虎穴,忠實地做一名“保衛(wèi)黨中央的‘警衛(wèi)員”,為黨傳送及時、準確的情報,在對敵斗爭的隱蔽戰(zhàn)線上,樹起一面獨具魅力的“紅色傳令兵”旗幟。
1931年4月24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特科主要負責人的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將武漢秘密黨組織全部出賣。為了抬高自己身價,顧順章表示自己知道中共中央的所有機密,要求武漢偵緝處將他用飛機送往南京,面見蔣介石。4月25日晚,國民黨武漢偵緝處處長蔡孟堅連續(xù)拍發(fā)6份絕密電報到南京,緊急報告南京特務機關頭子徐恩曾并轉陳立夫,告知顧順章被捕叛變。所幸的是當時恰逢徐恩曾去上海度周末,電報被打入南京國民黨特務組織的錢壯飛截獲。錢壯飛在查閱當天的火車時刻表后,發(fā)現(xiàn)當天深夜還有一趟南京到上海的火車,當即回家喚醒熟睡中的女婿、中央特科交通員劉杞夫,讓他趕赴上海,將情報面交李克農。4月26日凌晨,李克農被一陣急促的叫門聲驚醒,打開房門,只見劉杞夫神情緊張地站在門口。由于事關重大,劉杞夫緊張得直喘大氣。李克農見狀當即批評他:“為什么這么沉不住氣,這么不沉著?”在看到錢壯飛破譯的“徐恩曾親譯”的絕密電報上寫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歸順黨國”時,李克農大吃一驚。情況萬分緊急,不容許有半點拖延。見劉杞夫完成任務后執(zhí)意要回南京,李克農告訴他此去兇多吉少,一定要沉住氣,做好應變的思想準備,并掏出身上僅有的3塊銀元,李克農的妻子趙瑛也取下耳環(huán)交給劉杞夫以備萬一。安頓好劉杞夫,李克農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火速送出情報,確保中共中央機關安全轉移。不巧的是,當天不僅李克農身邊負責聯(lián)系中央特科的交通員回老家辦事去了,而且這一天也不是李克農與陳賡約定接頭的日子。時間不等人,情報如果不能及時轉送出去,中共中央將面臨滅頂之災。緊要關頭,李克農置個人安危于不顧,他打破慣例,通過江蘇省委工作的關系,找到中央剛建立的一個臨時備用聯(lián)絡點,終于將情報及時送到陳賡手上。當天夜里,中共中央、江蘇省委及共產國際派駐上海的所有機關安全轉移。4月27日凌晨,當陳立夫、徐恩曾親赴上海,帶著向蔣介石供出周恩來、瞿秋白等住址的顧順章抓捕共產黨人時,中共中央機關剛燒完的文件還在冒煙,來不及拆除的天線還在晃動,最后撤離的周恩來和陳賡與敵人擦肩而過。危急時刻,李克農顧不上妻兒,在完成護送中共中央領導人王明、博古轉移到安全地帶的任務后,他迅速趕到上海法租界新興路新興順里4號,通知錢壯飛的妻子撤離。隨后又到郵局,用“克潮病篤”的暗語,發(fā)電報通知遠在天津的胡底轉移,而自己的妻兒卻因無暇顧及,一度流落街頭、夜宿菜場,直到一個多月后,才被中央特科的人找到。這段驚心動魄的紅色傳奇告訴我們:沒有李克農“毛驢子”的精神風骨,中國共產黨20世紀30年代后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
“畢生探囊忘己生”的堅忍風骨
不忘做黨和人民事業(yè)的“毛驢子”,是李克農的初心。從白區(qū)到蘇區(qū),從延安到桂林,從隱蔽戰(zhàn)線的斗爭到公開的領導工作,從朝鮮停戰(zhàn)談判到日內瓦會議,李克農不忘初心,以“毛驢不倒只管馱”的精神,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夙夜在公、殫精竭慮。
紅軍長征到達延安后,李克農先后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部長,中共中央情報部副部長、部長等職。為了和毛澤東習慣夜間工作的規(guī)律一致,以便有情況及時向毛澤東請示匯報,他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天從凌晨1點開始辦公。盡管如此,在白天情報部門來匯報工作的人還是很多,他照樣忙得不可開交難以休息。晝夜連軸轉,長期超負荷的緊張工作和嚴重的睡眠不足,致使李克農落下一身病痛。從1943年起,即有發(fā)作性心前區(qū)疼痛病狀和嚴重的哮喘等病狀,但他一直抱病從事繁忙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李克農擔任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中共中央情報委員會書記、外交部常務副部長。1951年6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一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殲滅了“聯(lián)合國軍”23萬人,將戰(zhàn)線穩(wěn)定在了三八線附近,迫使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不得不坐到談判桌旁。朝鮮停戰(zhàn)談判即將拉開帷幕,面對美國這個強大的談判對手,派誰掛帥赴朝主持談判?在考慮停戰(zhàn)談判領導班子人選時,毛澤東首先想到了李克農,他對李克農說:“是我點了你的將!”殊不知長期帶病堅持工作,此時的李克農哮喘病十分嚴重,平時要靠藥物才能控制病情,嚴重時還需要打嗎啡才能入眠。擔心自己的病體難堪重托,李克農將病情向毛澤東和盤托出。毛澤東反復權衡利弊,還是下決心點李克農的將。得知中共中央、毛澤東的決定,李克農沒有二話,欣然領命。endprint
7月7日,李克農抱病出征入朝到達開城,開始指揮這場“馬拉松”式的外交之戰(zhàn)。按照中朝兩國協(xié)議,中朝談判代表團分為前方、中間站和后方指揮三線,第一線直接出面談判;第二線負責聯(lián)絡;第三線是李克農坐鎮(zhèn)幕后、掌握全盤。作為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特派代表,李克農是談判的最高負責人。由于是幕后主持,他的名字不能上代表團對外公布的名單,就連他人在朝鮮也屬絕密。可是,這位幕后隱形人肩上的擔子卻是沉甸甸的。他要時刻關注談判桌上的一舉一動,全權處理談判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每天都要研究資料、討論問題、批閱電報,指導中朝代表團談判。他的巨大作用在談判開始后不久便開始顯現(xiàn),美國代表強烈地感受到在中朝談判代表中,有一個隱形人物在幕后策劃指揮。板門店談判的中朝方面有一根線,一頭握在會場的談判代表手上,一頭握在那個從不露面的幕后人物手里,談判桌上中朝代表的一言一行都出自他的決定與指令。朝鮮停戰(zhàn)談判從開城談到板門店,繁重的談判任務加上朝鮮冬季的寒冷,導致李克農嚴重的哮喘病復發(fā),他時??鹊么贿^氣來,每天都要靠吞服一把把的止咳藥、打嗎啡來支撐,心臟病也越來越嚴重。有一次,正在開會,他突然昏迷,幸虧搶救及時,才保住性命。毛澤東、周恩來聞訊,擔心他的健康問題,決定派外交部副外長伍修權到朝鮮接替他。但李克農堅決拒絕回國休息、治療,他說:“臨陣不換將!”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戰(zhàn)斗到底!朝鮮停戰(zhàn)談判歷時2年多,終于落下帷幕。張愛萍用詩句“鐵虎原來是紙虎,板門店里伏山姆;畢生探囊忘己生,無名英雄足千古!”來高度贊譽李克農在朝鮮戰(zhàn)場立下的汗馬功勞。
“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
“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李克農一生堅守能“馱”多少算多少的信條,用生命詮釋“毛驢子”深刻的生命價值。
1954年4月,李克農還未從極度緊張的朝鮮停戰(zhàn)談判中喘過氣來,就被中共中央指定隨周恩來參加日內瓦會議,隨即被周恩來委以日內瓦會議一切工作抓總的重任。實際上,從朝鮮回國后,李克農多年未愈的肺氣腫癥和左胸前區(qū)疼痛,幾乎天天發(fā)作,重病之軀顯然不宜遠涉重洋參加大型國際會議。但是,面對黨和人民的重托,李克農全力以赴投入中國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的各項工作中。從會議的籌備開始無論大事小情,一絲不茍。在安排代表團醫(yī)務人員時,負責中央首長保健工作的傅連暲為保證李克農的身體在旅途中不出意外,特意指派兩位對他身體狀況甚為熟悉的保健醫(yī)生,并提出最好加派一名蘇聯(lián)醫(yī)生陪同。李克農聞訊后堅決反對,他說:死不了,有李連水去,就夠照顧我的了。于是,在日內瓦會議期間,長期擔任李克農警衛(wèi)員的李連水,便成為李克農的唯一隨從兼保健醫(yī)生。
在日內瓦的兩個多月里,李克農出席各種會議約50次,每次會議平均4小時。為了讓周恩來和其他代表多休息,他不顧病痛,常常自己出面和有關代表團進行會外會談,并多次與當時沒有能夠參加會議的印度代表梅農會談,而且經常一談就是幾個小時。李克農在日內瓦會議臺前幕后所做的大量事務性工作,為周恩來與各國代表團成功的外交接觸,為新中國迅速打開外交局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0年,重病纏身的李克農已不宜工作,中共中央決定讓他完全離開工作崗位靜心養(yǎng)病。然而,在身體稍有恢復時,李克農就向中共中央提出工作要求。在他的心里埋藏著一個夙愿,那就是要讓我黨在隱蔽戰(zhàn)線戰(zhàn)斗的“無名英雄”們,“死有所安,老有所歸,鰥寡孤獨,各得其所”。他向中央提出請求,到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南昌、合肥、北京等地,搜集有關中央特科的歷史資料匯編成冊。1961年8月底,他開始了上海之行,返京后身體便每況愈下。1962年2月9日晚,李克農走完63載的風風雨雨,用不懈奮斗的壯麗人生,踐行了為黨和人民做“毛驢子”的諾言。
(責任編輯:張文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