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林
摘 要:語文的學習貴在尋找其中的精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長文短教”,讓小學生學會學習語文,從而能正確地把握語文學習的中心思想,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長文短教
前言:
在語文的學習中,很多情況下我們會學到篇幅較長的文章,如果教師每篇文章都學習得面面俱到,反而不利于學生提煉中心思想能力的提升。因此,作為小學語文的教師,要善于從長篇文章中提煉文章的精華,長文短教,懂得知識學習的取舍,從部分看整體,從整體看部分,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學好語文,從而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
一、 重視學習語文的關(guān)鍵內(nèi)容
語文的學習一般是一篇文章的解讀,小學語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相對較為簡單,學生的學習不需要每篇文章每一句話都面面俱到。例如,在學習《小動物過冬》這篇文章的時候,小學生只要通過整篇文章的閱讀,就能了解青蛙、小燕子以及小蜜蜂三種不同的動物是如何過冬、過冬的具體方式以及他們之間的友誼,教師在讓小學生閱讀以及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只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動物過冬方式即可。再比如說小學生學習《詹天佑》這篇文章的時候,內(nèi)容相對較長,學習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小學生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感人行為,從而教育小學生為國分憂以及熱愛祖國的優(yōu)秀品質(zhì)。因此,教師在講解文章的時候,要抓住一些關(guān)鍵的短語,“不再過問”、“第一條完全設(shè)計”、“全國轟動”、“爭了一口氣”、“不怕困難”、“回擊”、“詹天佑”等詞語是全文較為關(guān)鍵的詞語,教師必須要重視提煉語文課文的關(guān)鍵,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自己提煉關(guān)鍵詞,從而把握語文學習的特點,這樣小學生在學習《小動物過冬》以及《詹天佑》這兩篇文章的時候,在經(jīng)過了題目的分析以及全文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句子的分析之后,學生就能準確把握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從而從關(guān)鍵內(nèi)容中提取到有效的信息,通過長文短教,從而大大縮小課堂學習的時間,使小學生更簡單、更有效率地學好語文。
二、 找準文章學習的明確目標
在小學語文的課程學習中,每篇文章對于小學生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有的文章只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主題就行,但是有的文章意義深刻,不僅要求學生把握文章的主題,還要延伸到現(xiàn)實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同時要求小學生全文背誦。因此,教師要找準語文學習的方向,把握每篇課文對學生的要求。例如,一些文章重點是讓學生欣賞和積累,從語文文章的學習中感受美好的大自然以及祖國燦爛的文化,而另一些文章是關(guān)于小學生做人的文章,其主要目的是讓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植樹節(jié)》、《棉鞋里的陽光》等課文,都是讓小學生了解我們的生活,從而學會勞動、學會感恩;還有一些文章的目的是教會小學生一些基本的知識,比如《春天來了》、《春雨》、《雪地里的小畫家》等文章是告訴小學生一些自然現(xiàn)象,讓小學生了解基本的常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要把握最主要的學習目標,然后緊緊圍繞學習的目標讓小學生認真通讀課文,之后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對于文章就能有大致的了解。教師再按照文章的學習目的來進行長文短教。對于《春雨》這篇文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要讓小學生從課文中找到春雨的特點即可,從而進一步聯(lián)想夏雨、秋雨的特點,讓小學生學過課文之后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對于《棉鞋里的陽光》這篇課文,教師主要抓住課文中的動詞,即孩子是被媽媽曬被子的舉動所感染的,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就能把握媽媽曬被子的舉動以及孩子給奶奶曬棉鞋的舉動,從而真正了解語文學習的主題。因此,教師要明確學習的目標,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掌握程度的不同來進行長文短教,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 運用恰當多樣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chǔ),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語文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學會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關(guān)鍵詞。因此,教師要注重通過多種學習方式讓小學生在學習中把握語文學習的重點。為了讓學生快速、準確地找準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教師就要在教學中重視長文短教。比如在學習《誰的本領(lǐng)大》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安排小學生先進行討論,讓他們相互交流自身認為到底誰的本領(lǐng)大,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每個事物各自的本領(lǐng),這樣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就能長文短教,深刻了解“太陽”和“風”的各自的優(yōu)點,從而經(jīng)過討論學習之后真正掌握每個事物的特征,從而從事物的討論中延伸到人。此外,語文來源于生活,教師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還可以帶領(lǐng)小學生去做實驗、去觀察大自然,也可以經(jīng)常給學生播放一些有意義的視頻,讓學生開闊視野,這樣教師講課的時候就能長文短教,抓住重點,而學生也能在此基礎(chǔ)上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最終實現(xiàn)語文課堂學習的高效化。
結(jié)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語言教學藝術(shù),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學生學習的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也為了使小學生能夠有效率地學好語文,教師就要重視長文短教,重視讓小學生自己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從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要領(lǐng),真正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焦士國,李成文.小學語文長文短教之我見[J].改革與開放,2011,14:188.
[2]陶菲.“長文”巧于優(yōu)化“短教”功在細磨——有關(guān)小學語文“長文短教”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6,01:30.
[3]林劍軍,梁雪飛.小學語文教學中“長文短教”的思考[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2,10: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