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布朗山往事(上)

      2017-12-13 08:15:40羅懷學
      今日民族 2017年11期
      關鍵詞:布朗族布朗莊稼

      □ 文·圖 / 羅懷學

      布朗山往事(上)

      □ 文·圖 / 羅懷學

      【編者按】1998年,因參加“云南日報優(yōu)秀通訊員西雙版納攝影采風活動”,羅懷學與布朗山鄉(xiāng)的布朗族寨子結緣??吹讲祭首濯毺氐娘L土人情,羅懷學意識到,這里有他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拍攝主題。此后,每年的“五一”“國慶”和年休假,他都會孤身前往布朗山各個村寨。

      布朗山,地處西雙版納州勐??h境內,與緬甸接壤。布朗山鄉(xiāng)的52個自然村,有30多個是布朗族聚居村寨。8年時間,羅懷學10余次的重訪,走遍了大部分布朗族村寨,他用手中的相機,以田野考察式的記錄方式,對布朗族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進行了全方位記錄,拍攝下近萬張珍貴的影像資料。

      攝影師羅懷學持續(xù)8年的布朗山影像,絕大部分是黑白膠卷拍攝,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給我們一種意料之外的心靈震撼和歷史厚重感。照片里曾經的布朗山,距今只有十多年,但我們看到的卻是恍如隔世的另外一個世界:竹草排蓋的干欄式竹樓,沿襲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以種植旱谷、采集野菜和漁獵為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近乎原始部落式的生活。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自然與文明的二元結構中,羅懷學的布朗山影像,顯然屬于前者,傾向于呈現(xiàn)布朗山遠離現(xiàn)代且即將消失的一面。

      在8年的跟蹤拍攝過程中,羅懷學用相機見證了布朗山的變遷,以及布朗族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政府的扶持鼓勵下,村民開始學著試種咖啡,大面積種植普洱茶,有意識對上百年的古茶樹進行保護,讓曾經廉價的古樹茶賣出好價錢。

      如今的布朗山,是價格昂貴的優(yōu)質普洱茶的代名詞,而干欄式的竹樓草排,已換成了琉璃波形瓦,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被精耕細作的茶葉生產所取代,布朗族女孩不再一個個哭天搶地遠嫁他鄉(xiāng)……

      從本期開始,本刊將以連載的形式,對布朗山布朗族的生產生活、婦女兒童、宗教信仰等內容,分專題向讀者做全景式的呈現(xiàn)。

      種旱谷

      旱谷,是布朗族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旱谷就成了布朗族一年四季的重要農事:“冬燒一片荒,春種一籮籽,夏薅幾道草,秋收一筐糧?!睙黄?,一般耕種一年便拋荒輪歇,第二年再燒一片,周而復始,循環(huán)輪回。輪歇期長短,要根據(jù)各寨荒地的多少而定,每個寨子一般有五到八塊荒地,幾年一輪,荒山又休養(yǎng)成了茂密的森林。

      每年一、二月(傣歷三、四月),是布朗族砍地、燒荒的季節(jié)。寨老請“布占”(活在人神之間的長者)卜米卦選地,數(shù)日后,擇一良辰吉日,相邀上山砍荒,等砍倒的樹木暴曬一兩月,放火燒荒,燒出的草木灰,是莊稼生長的肥料。燒好荒,寨老用抓鬮的方式,將荒地分到各家各戶,人多多分,人少少分;瘦地多分,肥地少分。

      四月,撿地(整地)。撿地時,家家都要在自家地里隨手撿些燒過的樹木搭個地棚,用于薅草、打谷期間遮風避雨。

      五月,雨季來臨,是旱谷下種的好時節(jié)。幾家相約,換工輪種。播種時,男人女人各站一排,男人在前,用削尖的木棍戳窩,女人在后,向窩里撒籽,男女配對,從山腳退著往山頂播種。種植面積以“挑”計算,一挑谷種,約五十斤,要五對男女一天才能種完,一般家庭種三到五挑,若遇風調雨順,種一挑,能打十二三挑,夠一家人一年的口糧。

      六月,旱谷出苗。

      七、八、九月,谷子成熟期。一般要拔(薅)三至五道草。白天拔草,夜里,男人要睡在地棚里看護莊稼不被野獸糟蹋。

      十月,山野泛黃,是布朗族收割、打谷的季節(jié)。以換工的形式輪流收割。把割倒的谷子擺在地里,曬上兩三天,堆成谷垛,從家里扛去篾笆,鋪在谷垛旁,把谷穗抱到篾笆上,用棍打、棒敲、腳搓。打完一垛后,用竹筍殼扇扇去秕谷、雜草,剩下黃澄澄的谷子。收工后,趁天不黑,把一袋袋谷子挑回家,曬上兩天,便可裝倉。一年最重要的農事結束。

      01 每年傣歷一、二月(公歷上一年的十一、十二月)份,是布朗族砍荒、燒荒的季節(jié)。將砍倒的樹木暴曬一兩個月,請布占擇個良辰吉日,放火燒荒,燒在地里的草木灰,是莊稼生長的天然肥料。

      02 傣歷五、六月份,雨季來臨前,寨老將燒出的火燒地分給村民,人多多分,人少少分,瘦地多分,肥地少分。各家各戶將地里沒燒完的樹枝、藤蔓撈攏再燒,整地(撿地)備耕。

      03 在撿地備耕的同時,村民都會在自家的火燒地里順便搭個地棚,因為,在旱谷成熟期,男人晚上都要守在地棚里,看護莊稼不被野豬、老熊糟蹋。

      01 點種旱谷的工具,是隨手撿一根燒荒時留下的樹枝,或在林子里砍根木棍削尖,在火上蘸一下火,就成了種莊稼的天然工具。

      02 點播時,男人手握一根七八尺長的木棍戳窩,女人向窩里丟谷種,男女配合完成,從坡腳倒退著向坡頭播種。

      01 火燒地里的午飯簡單,但實在、管用,大多是竹筍煮肥肉,經飽、耐餓。飯是村民各自在家里用芭蕉葉包好帶來的。播種的季節(jié),也是村民打牙祭的日子。

      02 盛夏種旱谷,酷暑難耐,勞動間隙,主人家都會送上自家炒制的老樹普洱茶葉泡的茶水給村民解渴。

      火燒地里玩耍,等到吃中午飯前才去找回來,從箐溝里拎來泉水,從頭到腳沖洗干凈。

      01 十月,山野泛黃,是旱谷收割的季節(jié)。收莊稼,是頭沖下從山頂往山腳下收割,為的是不讓身體碰掉谷粒,盡量做到顆粒歸倉。

      02 村民在收割被野豬糟蹋過的旱谷,基本沒什么收成。

      03 兩三天后,把漫山遍野曬干水汽的谷把收攏,捂成一垛一垛的谷垛,捂上一兩天,更容易脫粒,煮出的旱谷飯也更糯、更香。

      01 打完一垛,撈去谷草,用腳翻劃著谷子,手拿竹筍殼扇子,來回揮舞扇去秕谷和雜草,留下黃澄澄的谷子。

      02 打谷時,從家里背來篾笆鋪在谷垛旁,把旱谷抱到篾笆上,用棍敲棒打,腳搓手揉。

      03 每天打完旱谷,趁天沒黑,把谷子一袋袋挑回家,曬上兩日,便可裝倉入庫。

      04 打回新谷,女人們就忙著舂米嘗新,用新米煮出的第一鍋飯,要送到緬寺,讓佛爺和小和尚們先吃,以示對佛的虔誠。

      羅懷學,1960年生,云南昭通綏江縣人,現(xiàn)居昆明。其拍攝布朗族的作品獲獎無數(shù)。其中,《布朗族少女》獲2000年“第七屆亞洲風采”華人攝影比賽社會生活類二等獎,《布朗族的刀耕火種》獲2006年國際民俗“人類貢獻獎”生活習俗類二等獎,《布朗山往事》2016年參加首屆“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展最終入圍20組作品展并被中國民族博物館收藏。

      (責任編輯 劉笑)

      猜你喜歡
      布朗族布朗莊稼
      為什么說海帶是海里的“莊稼”?
      軍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1:00
      《百年巨變:布朗族莽人社會變遷》作品研討
      《百年巨變:布朗族莽人社會變遷》新書發(fā)布暨作品研討會成功舉行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喬·布朗
      “文明上山”之后——《百年巨變:布朗族莽人社會變遷》讀后感
      你好,我是布朗熊
      你好,我是布朗熊
      學生天地(2018年30期)2018-10-17 01:33:50
      丹·布朗主要作品
      當代作家(2018年8期)2018-08-31 02:48:44
      莊稼色彩錄
      保山市布朗族音樂習俗
      民族音樂(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5
      卢氏县| 桓仁| 加查县| 罗平县| 海门市| 宁明县| 司法| 尉犁县| 临城县| 鹿邑县| 休宁县| 荃湾区| 安宁市| 西乌珠穆沁旗| 漯河市| 罗平县| 姚安县| 托克逊县| 文昌市| 聊城市| 林周县| 盘锦市| 乐平市| 扎兰屯市| 浠水县| 武陟县| 清涧县| 丰台区| 芷江| 灯塔市| 连州市| 阿拉善盟| 惠东县| 丰原市| 奉化市| 盖州市| 盐城市| 吉隆县| 内江市| 兴义市|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