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EOP角度出發(fā),基于民航英語學習者的需求,探討《飛行英語閱讀》教程的使用方法。
關鍵詞:EOP, 需求分析,教材
一、引言
從20世紀中期開始英語成為了全球民航業(yè)的工作語言,自此,民航英語被很多學者和教師納入了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專門用途英語)的研究范疇,但是,主要集中在對陸空通話術語的研究(參見如高培新, 2009; Read & Knoch, 2011)。然而,一次次的飛行事故及事故癥候顯示,民航英語不僅僅是陸空通話,而是廣泛應用于民航業(yè)的專業(yè)英語。為了減少由于語言造成的事故機率,國際民航組織 (ICAO)也要求其成員國的空管員和飛行員在2008年3月5日之前達到專業(yè)英語等級考試4級操作水平。
為此,為了幫助飛行學生達到從業(yè)英語等級要求以及在今后工作中滿足行業(yè)需求,筆者所在的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開設了無線電陸空通話以及飛行英語閱讀兩門課程。本文將從EOP的角度出發(fā),探討如何教授飛行英語閱讀,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快速地提高其英語水平。
二、什么是EOP?
20世紀60年代,隨著全球經濟科技等行業(yè)的發(fā)展,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語)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英語學習者的要求,于是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專門用途英語)應運而生。隨著ESP的發(fā)展,Dudley-Evans & John (1998)又根據專業(yè)領域需求,將ESP分為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職業(yè)英語)和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學術英語),如下圖所示:
由此看出,EOP是指在不同的工作和職業(yè)環(huán)境中需要使用的英語。對于飛行員而言,他們需要掌握英語語言這項技能以滿足工作需要,確保每一次的飛行任務順利完成。因此,飛行員所掌握的民航英語可以按照以上圖表分類劃分為EOP。
為了發(fā)現EOP的獨特之處,一個有用的問題是它如何與日常語言不同。 Drew和Heritage(1992)從三個層面上將EOP與日常用語分開:1)目標明確,即說話者在交流時帶有明確的目的性,該目的與其從事的行業(yè)相關;2)說話人懂得如何在行業(yè)中構建交互;3)所說的和所做的是符合行業(yè)行規(guī)的。從這三個維度可以看出,職業(yè)英語教授的第一步應該是需求分析。
三、民航英語學習者的需求分析
從飛行員的工作任務來看,飛行員使用英語的場景主要有:地空對話,即飛行員在飛行中與空管人員的交流,飛行員之間的相互交流,飛行員與機場機務維修人員的交流,以及飛行員與機場情報室人員的交流。其交流內容包括正常情況下的飛行指令,非正常情況下的飛行指令,關于飛機本身的操縱和維護,以及天氣、機場、航路的情報?;谝陨蠄鼍安浑y看出飛行員使用英語的方式主要為聽、說、讀。聽主要是指聽懂空管指令,聽懂工作搭檔以及機場、機務人員的表達,說主要是指復誦指令和提出要求,以及同工作搭檔、機場和機務人員清楚有效表達自己的意思,而讀主要是指讀懂飛機機型英文手冊和相關資料,以及英文情報等資料。
四、基于需求分析的教材使用
從對于民航英語學習者的需求分析來看,飛行學生需要掌握正常情況下空管指令的認收及發(fā)話的英語表達,這部分屬于無線電通話的內容,這也是筆者所在院校無線電陸空通話這門課程所覆蓋的內容,但是,對于非正常情況下指令的認收及發(fā)話的內容無線電陸空通話這門課程,在筆者看來,是覆蓋不夠的。比如,關于飛機釋壓,在通話教程(吳土星,2016)中涉及的內容較為簡單,僅在第25課有一個請求緊急下降的短對話,然而縱觀航空史上,當釋壓發(fā)生時,飛行員跟管制交流的內容不僅僅限于請求緊急下降。也許是意識到了通話教程的不足,新編的飛行閱讀教程中,主編老師們在選材上加入了關于飛機釋壓的相關內容(李明良,2014)。但是,文章是從敘述的角度來呈現,句子較長,其中還包含很多復雜句。
Robinson(1991)指出,教材提供了一門課程的框架,對教學活動的實施開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同時也不能滿足所有的教學情況。換句話說,一本教材的使用應該基于學習者的需求分析。因此,在《飛行英語閱讀》這本書的使用中,教師應該從需求出發(fā)對文章進行改編使用,而不僅僅是單純地梳理單詞意思和語法知識點。比如,關于釋壓這個話題,如果只是單純的閱讀,飛行學生很難構建出這個話題的知識點,所以在閱讀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先提出以下問題:
1) What is depressurization?
2) What may cause depressurization?
3) Which is more dangerous, gradual depressurization or rapid depressurization?
4) What should pilots do if depressurization happens?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先勾勒出問題的答案,然后再幫助學生用回答問題的方式將書本上長而復雜的句子變成符合口語表達的語法無誤的句子,從而讓學生掌握關于這個話題的知識點。
五、補充教材的選擇與使用
由于教材文章篇幅有限,關于一個話題,文章所給的信息如果不足,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教材之外挑選一些材料進行補充。另外,通過筆者之前對300名飛行學生英語水平的調查顯示(黃登嫻,2017),很多學生存在英語發(fā)音不準的問題,這一問題直接導致這些學生的聽力水平不高,要把飛行學生培養(yǎng)成滿足行業(yè)需求的人才,僅一本閱讀教程是無法達到此教學目標的。所以,在教材沒有配備音頻材料的情況下,作為教師,筆者認為除了挑選補充的閱讀材料之前,還應該給學生挑選一些語音材料讓學生用來練習聽力和口語。
值得注意的是,筆者認為在選擇教材時教師應該遵循兩個標準:1)真實性,即語料應該與該話題密切相關;2)適度性,即所選材料的難易程度應該符合當下學生的英語水平。如果在選擇材料有限的情況下,可用的補充材料難度較大,教師還應該對補充材料進行改編使用。
六、 小結
本文介紹了EOP的含義,從EOP的角度出發(fā)對民航英語學習者的需求進行了分析,并且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對《飛行英語閱讀》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探討,以求在教學中實現更好的教學方式,以幫助未來的民航飛行員的職業(yè)英語水平到達行業(yè)要求。
參考文獻
[1]Drew, P., & Heritage, J. (Eds.) Talk at work.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Read, J. and Knoch, U. ‘Clearing the air: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aviation communication.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2(3), 2011: 21.1-21.11
[3]Robinson, P. 1991. ESP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4]高培新,焦紅衛(wèi),邢琳琳. 民航飛行員英語陸空通話階段性教學特點分析. 甘肅科技, 2009: 182-184.
[5]黃登嫻,朱敏. 基于飛行學生英語水平調查的教學定位思考. 課程教育,2007(39):78-79
[6]李明良. 民航英語特色課程系列教材—飛行英語閱讀.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7]吳土星,陳方. 無線電陸空通話教程. 中國民航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黃登嫻(1982,8-)女,漢,四川省廣漢市,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教學 工作單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