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李珍 烏蘭 青木●本報記者 范凌志 ●張靜 魏輝 柳玉鵬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弊蛱焓悄暇┐笸罋K案發(fā)生80周年的日子,也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公祭儀式。低沉的警報聲在南京城上空拉響,刺痛無數(shù)中國人的心?!拔鹜鼑鴲u,逝者安息”“那年亂世如麻,愿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類似的悼念和祝福刷爆中國人的朋友圈,訴說著中華民族內(nèi)心深處最悲痛的那段記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緬懷逝者,也是為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時至今日,日本一些人仍然不肯正視這段歷史,有的為死亡人數(shù)百般辯解,有的右翼甚至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不敢面對錯誤,不會成為真正的強者,狡辯只能說明他們的心虛與懦弱。今天中華民族的面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防止悲劇重演。
銘記災難歷史
“嗚……”13日上午10時許,低沉的警報聲在南京上空拉響,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警報響起的同時,南京汽車、火車、輪船汽笛齊鳴,行人就地默哀。
《日本經(jīng)濟新聞》稱,自2014年提升至“國家級”以來,這是中國第四次舉行公祭儀式,有市民和政府相關人士等約1萬人參加。中國2014年將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3年出席,但沒有發(fā)表講話。
出席公祭儀式后,習近平會見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和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親屬代表,與大家一一握手。習近平說,無論歷史的美好,還是歷史的災難,都需要真實。我們要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鑒,走好未來的路。
韓聯(lián)社報道稱,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在公祭儀式上講話。他表示,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的這場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傷害。中日兩國人民應該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俞正聲批判了侵華日軍的野蠻暴行,指出在14年的抗日斗爭中,中國付出了3500萬人傷亡的沉重代價。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屠刀,許多國際友人也伸出援手。俞正聲強調(diào),今年是中日邦交正?;?5周年,明年將迎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兩國要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fā),準確把握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世代友好下去,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公祭活動也讓更多人再次審視日本侵略者當年犯下的滔天罪行。法新社稱,根據(jù)中國的統(tǒng)計,從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進入南京開始,隨后的六周時間里,大約有30萬名平民和士兵在一場殺戮、酷刑、強奸、縱火和搶劫的狂潮中喪生。德國《世界報》13日推出題為“1937年:他們捆綁父親,強暴女兒”的歷史專題報道。文中稱,在短短幾周之內(nèi),二三十萬中國人被野蠻的日本士兵殺害。當時,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代表處負責人約翰·拉貝親眼目睹了這場大屠殺。他在日記中痛斥日本人的暴行,稱這散發(fā)著野蠻和獸性。拉貝救助了許多中國人。
一邊是硝煙彌漫的被占領區(qū),一名衣衫單薄的赤腳小女孩伸出一只手;另一邊,現(xiàn)代化的城市中,一名小女孩穿著羽絨服和雪地靴,也伸出一只手。兩只手就要夠到一起,卻又離得那么遙遠。圖中文字寫道:“那年亂世如麻,愿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1937年—2017)”13日,這樣一張對比強烈的圖片刷爆中國人的朋友圈,讓無數(shù)人唏噓、流淚。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國家公祭日是以國家名義每年度都在進行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在這一刻,以國家的意志來共同銘記這段歷史”。而且,日本有些人始終回避甚至否定南京大屠殺的存在。我們需要更多地面向世界來做和平的傳播,才能展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面對歷史的風范。
滔天罪行不容否認
除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上海淞滬抗戰(zhàn)紀念館等國內(nèi)20家反映抗戰(zhàn)主題的紀念(博物)館,13日上午也同步舉行悼念活動。200多個華僑華人社團當天在世界各地舉行悼念活動。
在《歐洲時報》法蘭克福文化中心舉辦的南京大屠殺80周年公祭儀式大會暨南京大屠殺文物史料、證人證言大型圖片展上,受邀到南京參加公祭活動的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發(fā)來書面祭文和視頻?!白鳛榈聡耍窃趺纯创暇┐笸罋⑦@段歷史的呢?”德國黑森州政府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特聘顧問博喜文博士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受害者是如何被殺害的,那是難以想象的殘酷!那些平民,包括兒童和嬰兒以及戰(zhàn)俘有的被刺刀刺死,有的被開槍打死,有的被斬首或集體埋葬。兩名日本軍官竟然比賽殺人,看誰最先殺死100個中國人……“這是我從未讀到過的暴行,令人震驚”。
據(jù)《朝日新聞》等日媒報道,日本多個地方連日來也舉行多場關于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9日在大阪市的一場集會上,一名75歲的中國女士在約80名與會者面前講述了母親李秀英當年遭遇的痛苦經(jīng)歷。12日日本靜岡縣的一場活動吸引了近200名當?shù)孛癖妳⒓?。報道稱,以前類似集會經(jīng)常會邀請幸存者講述當時的經(jīng)歷,但是隨著幸存者越來越少或者是高齡化,來日本變得困難起來,前年是最后一次有幸存者到日本。
然而,日本一些人卻不愿正視這段歷史。日本通常把發(fā)生在南京的大屠殺稱為“南京事件”,官方說法是“不能否認日軍在進入南京時有殺害非戰(zhàn)斗人員或掠奪行為”,但很難確定準確數(shù)字。據(jù)《產(chǎn)經(jīng)新聞》報道,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3日上午在記者會上就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儀式稱:“這是在中國國內(nèi)舉行的儀式,日本政府不做評論?!?/p>
一些右翼分子甚至干脆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比如今年早些時候,日本APA酒店竟然在旅客房間內(nèi)公然擺放其社長元谷外志雄撰寫的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書籍。事件經(jīng)中國媒體曝光后,APA酒店遭到中國人的抵制。
再抵賴也抹不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惡。今年初,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推出長篇小說《騎士團長殺人事件》,再次揭露侵華日軍的暴行。書中寫道:“那年12月發(fā)生了什么?我說:‘南京入城。沒錯,也就是南京大屠殺。日本軍在激烈戰(zhàn)斗的末尾階段占領了南京城,在那兒殺了很多人。有因戰(zhàn)爭而殺人,也有戰(zhàn)斗結束之后的殺人。日本軍由于無暇管理戰(zhàn)俘,大規(guī)模屠殺了戰(zhàn)俘和當?shù)孛癖姟jP于準確的被害人數(shù),雖然具體細節(jié)在歷史學者之間也有爭議,但總的來說把多數(shù)市民卷入戰(zhàn)爭并殺害了的事實,是無法否定的?!贝迳线€質(zhì)疑道:“有說法是中國人的死亡人數(shù)是40萬,也有說法是10萬人,但是40萬和10萬人之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
“希望日本能夠反思”
“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表n國《東亞日報》13日稱,2014年中國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了擴建,并把這句話醒目地刻在參觀路線行經(jīng)的墻壁上。日本仍然聲稱,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數(shù)字是夸大的。這與日本面對“慰安婦”問題鐵證如山仍然堅持沒有強征的做法一脈相承。文在寅總統(tǒng)近日首次訪華期間,準備就南京大屠殺表示悼念。韓中作為同樣遭受日帝侵略的國家,大屠殺問題與“慰安婦”問題一起,是兩國有共識的問題。西方格言云:“只有強者才能真正地道歉?!毕M毡灸軌蚍此?。
最近這段時間,在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國關系有所回暖?!度毡窘?jīng)濟新聞》認為,習近平主席沒有在公祭儀式上就兩國“痛苦的過去”發(fā)表評論,這是日中關系改善的跡象。俞正聲在講話中強調(diào)銘記歷史的同時也表示,中日兩國是近鄰,是搬不走的鄰居。共同社認為,這是中國發(fā)出的面向未來的信息。
中華日本學會理事、外交學院周永生教授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當下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民間,都有一定的力量希望跟中國改善關系。今年這個時間點確實有一定的特殊性,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是大祭年份,同時也是中日邦交正?;?5周年,明年又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國并不是要延續(xù)仇恨,中國依然會區(qū)別看待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和廣大日本人民。中國要推動和所有國家發(fā)展友好合作關系,共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