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掃葉與拂塵(外二則)

      2017-12-21 22:08:46向以鮮
      天涯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聽泉圍爐南山

      前后花了幾個月時間,總算把《中國石刻藝術(shù)編年史》校讀完了。這“純粹的勞動”(瓦雷里語),也實在是個苦力活兒?。⊥蝗幌肫鹈鞔笕尻惷脊ɡ^儒)曾經(jīng)說過:“余得古書,校過付鈔,鈔后復(fù)校,校過付刻,刻后復(fù)校,校過付印。印后復(fù)校,然魯魚帝虎,百有二三?!边@樣反反復(fù)復(fù)的勞作,類似于西西弗斯的苦役,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盡量少出差錯。但是,書籍出版永遠(yuǎn)是一個令人后悔的事——不是梅花落滿南山,而是錯誤落向書頁。尤其是卷帙浩繁的著述,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沒有脫訛衍倒,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古人談及校書之難時,常常會打出兩個著名的比喻:掃葉與拂塵。這種說法,成了人們校書時的口頭禪,其用意大致有二:一則言校書的困難,二則言校書的遺憾。

      根據(jù)我的考證,這兩個比喻,最先出現(xiàn)的是“拂塵”,然后才是“掃葉”。校書如拂塵的說法,大約形成于宋代。北宋沈存中(括)在《夢溪筆談》中談及書籍校勘時,曾引述宋敏求語:“宋宣獻(xiàn)(敏求)博學(xué),喜藏異書,皆手自校讎,嘗謂校書如掃塵,一面掃一面生。故一書三四校,猶有脫謬。”至南宋時,朱觀如(弁)又于《曲洧舊聞》記載:“宋次道(敏求)龍圖云:校書如掃塵,隨掃隨有,其家藏書皆校三五遍者,世之蓄書,以宋為善本?!眱蓜t記載很明確,第一個說出這個比喻的是河北趙州的史地學(xué)者宋敏求。明人何柘湖(良?。┰凇端挠妖S叢說》中也說:“古人云‘校書如拂幾上塵,言旋拂旋有也?!庇梅魅m埃來比喻校對書籍,實在是很微妙的說法,我們生活于塵世,行走于塵埃,如同我們生活于不可避免的錯誤之中一樣。

      “落葉”之喻的出現(xiàn)則要晚得多,大概不會早于明代。福建莆田人林見素(?。兑娝丶飞?,載有寫給友人胡文靜(士寧)的一封書信,信中說:“校書如掃落葉?!边@是我目前所見最早的一例。此一比喻估計在明代已很有名氣,明末清初之際,以至于有人將自己的商業(yè)刻書坊的名字也打上了“掃葉”的印記:掃葉山房。這個山房是明清之際江蘇常熟席氏(啟寓)所建立,初創(chuàng)于明朝萬歷年間,先于蘇州閶門內(nèi)開店。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玄燁南巡,席氏獻(xiàn)新雕《百家唐詩》,深得康熙喜愛,獎賜有加。后于光緒六年(1880年)設(shè)分店于上海城內(nèi)彩衣街,又于租界棋盤街設(shè)立分店(掃葉山房北號)。

      至清代,人們始將掃葉與拂塵并舉,如楊彥合(紹和)《楹書隅錄續(xù)編》就說:“古人云校書如掃落葉,如拂幾塵,此言誠然。”似乎清人更愿意接受掃葉之喻,曾國藩次子曾紀(jì)澤于《出使英法俄國日記》中就說:“申初到署,與清臣一談。看小說,寫零字。飯后,至筱村處談極久。至凱生室一談。閱前次所接《申報》??聪忍等沼涱愨n,錯字甚多,信乎校書如掃落葉,凈盡實難也?!被蛟S,掃葉的隱喻,要比拂塵更詩意或禪意一些,不然,就不會出現(xiàn)充滿禪味的“掃葉僧”了。晚清民國時期的貴州省畢節(jié)詩人、曾任四川大學(xué)教授的路覃叔(朝霖),曾寫下《八月廿三日偕徐性臣重游慈仁寺》一詩:“七年不到雙松下,勝地經(jīng)過感慨重。掃葉僧開明月徑,澆花人打夕陽鐘。苔封古殿棲馴鴿,雨濕空廊損畫龍。猶剩太平丞相碣,白頭作記嘆疏慵?!?/p>

      拂塵也好,掃葉也罷,都是我們借以表達(dá)試圖減少錯誤、重現(xiàn)明鏡本來面目的一種努力而已,是否真能實現(xiàn),則是一回事情。

      近日在坊間,偶然訪得一塊明代“聽泉”石匾,雖然有些風(fēng)蝕殘毀,但書刻俱佳,結(jié)體雅致,仍然令人愛不釋手。關(guān)于古人與流水或泉水的風(fēng)雅故事,我最為欣賞者是山西人孫楚(子荊)。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載:“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dāng)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同樣的記載見于《晉書》孫楚傳:“孫楚太原中都人。史稱其才藻卓絕,爽邁不群,多所陵傲,故缺鄉(xiāng)曲之譽。楚少欲隱居,謂王濟道:吾欲漱石、枕流。濟笑道: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道: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厲其齒。年四十余,始以著作郎參鎮(zhèn)東軍事?!?/p>

      唐人白居易喜聽泉,曾于《香爐峰下新置草堂》詩中吟道:“何以洗我耳?屋頭落飛泉。何以凈我眼?砌下生白蓮。”像著名隱士許由那樣,以流水或泉聲洗耳,何其美妙!十多年前,我在組詩《納米納米》中,曾寫過一首《耳朵》,開頭一段就說:

      從前一位圣人,指著左耳不語

      這只耳朵有何特別之處

      長在流水上游,干凈而透明

      象枝峭壁上沉睡的仙靈芝

      只有麒麟或孤鳳的叫聲

      才能將它喚醒

      這個圣人是誰,是許由還是我們想象中的人?白居易又于《廬山草堂記》中記載說:“樂天既來為主,仰觀山,俯聽泉,傍睨竹樹云石,自辰及酉,應(yīng)接不暇。俄而物誘氣隨,外適內(nèi)和。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后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边@樣的雅事,令后來者向往。聽泉之風(fēng),至宋人尤盛。曾鞏《曾鞏集》卷七《喜雨》:“最喜晚涼風(fēng)月好,紫荷香里聽泉聲?!秉S庶于《伐檀集》中數(shù)次提及“聽泉”——《陪丞相游石子澗》:“澗下禽魚識上臺,聽泉履跡遍蒼苔?!薄逗褪钣昱紩芬嘣疲骸吧缴犎暡蛔悖彸丶骋秊轶搞?。”宋元以降,聽泉者益多。元人郭畀《客杭日記》云:踏石上黃葉,扳徑邊古松,山林間自有一種清氣。借筆題云:“至大元年(1308年)十月卅日,京口郭天錫同湯君白來此聽泉、寺僧具茶,飲之清甘,即此水也?!泵饔性甑馈段淳幐濉肪砣堵≈小吩姡骸皰叩靥倩?,聽泉茶具從。水光搖一郡,樹色漲千峰。溪女爭尋藥,山民自種松。蒼苔亟屐齒,應(yīng)有昔賢蹤?!泵魃阢钣小堵犎帪椴?zé)o盡作》,后為沈得潛收入《明詩別裁集》中。清人顧楨,字貞木,號子幹,無錫人。諸生,官掖縣知縣,則著有《聽泉山房詩鈔》。

      蓋聽泉者,非特聽泉也,聽風(fēng)也,聽雨也,聽萬籟也,聽心也。

      中國人對于方位的認(rèn)識,自從五行觀念產(chǎn)生之后,便擁有了某種特殊的內(nèi)蘊力量:它們衍射至漢語的幽深處,有時隱晦有時明亮,轉(zhuǎn)折變化無窮,織成一道道空間與時間交叉的奇妙風(fēng)景。比如:在傳統(tǒng)語境中,北山和南山,東山和西山,或者東窗與西窗,并不只是代表著不同的方位,沉淀其中的各自意趣,實在耐人尋味。有一則文壇佳話廣為傳頌: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巴黎大學(xué)年輕的中國留學(xué)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陸侃如先生,在其博士論文答辯會上,主考官很突然地提出一個問題:《孔雀東南飛》第一句為什么不說“孔雀東北飛”呢?陸侃如援引古詩十九首應(yīng)聲答道:“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其才思之敏捷,令考官驚嘆不已。這個海外趣聞的最初出處,據(jù)撰寫《陸侃如傳略》的牟世金、龔克昌回憶說,是1979年10月,在昆明的一次學(xué)術(shù)會議上,由四川大學(xué)《文心雕龍》學(xué)者楊明照先生敘述出來的。其實,孔雀為什么往東南飛而不往西北飛,是頗值得探索的,陸先生只是一時機敏之答,并非深思之語。我現(xiàn)在至少可以這樣回答:孔雀何以東南飛,因為南方屬于離火,是溫暖所在,而孔雀的故鄉(xiāng)本來就在南方。

      作為一個地理概念的南山或北山,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之上,常常是不確定的。楊守敬、熊會貞在《水經(jīng)注疏》中說,《漢書·西域傳》所稱南山、北山,皆蔥嶺(帕米爾高原)所分。今自西布魯特部落西南,至喀什噶爾之西,葉爾羌之西南,博洛爾拔達(dá)克山,鄂克善諸部落,皆在蔥嶺間。這個南北山的分界線是蔥嶺,所涉地域極為廣袤。而“南山”作為一個比較固定的詞匯,早在《詩經(jīng)》中即已出現(xiàn),齊風(fēng)《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此處的南山實有所指,即齊國之“牛山”。這座雄狐出沒的南山,帶有濃烈神秘的荷爾蒙氣息?!对娊?jīng)》小雅中還有一首名叫《南山有臺》的詩:詩中將南北二山并舉:南山多可制蓑衣的莎草、可養(yǎng)蠶的桑樹以及可入藥的枸杞;而北山則多嫩綠可食的藜草,還有楊樹和李子樹等。南北二山似乎并無太大差別,相比之下,南山的植物似乎更加溫和一些。

      南山真正發(fā)生本質(zhì)變化,甚至被完全詩意化,則是于東晉陶淵明那兒達(dá)成的。陶淵明在《飲酒》中寫道:“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碧諟Y明筆下的南山,就在詩人所居的南面,俯仰之間,即使微醉之后,亦可“悠然”相見。從此以降,南山便宜具有了隱士的色調(diào),便成了中國士人心中一道揮不去的詩意山影。

      我們還應(yīng)該記得:南山住著一只豹子?!读信畟鳌肪矶顿t明傳》中載有一故事:南山中生活著一種黑色的豹子(玄豹),它們可以七天七夜隱藏于雨霧之中,不吃任何東西,目的在于韜光養(yǎng)成花紋,以躲避天敵的侵害。那只深明進(jìn)退的南山玄豹,后來成了中國隱士的楷模。李白在《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中說:“我垂北溟翼,且學(xué)南山豹?!倍鸥σ苍凇稇蚣拇拊u事表侄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侄》詩中寫道:“隱豹深愁雨,潛龍故起云?!彼稳嗣穲虺加凇段谋淈S介夫》詩亦有:“壯哉南山豹,不畏白額虎。”

      豹子在中國文化中的隱喻,相比于龍虎鳳凰麒麟等動物來說,要顯得復(fù)雜和晦澀得多。比如管中窺豹,其背后的深意實難三言兩語弄得清。黃庭堅曾在《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中說:“謝公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兒孫?!痹娙藲W陽江河為此還寫有《黃山谷的豹》,中有這樣的詩句:“一只豹,從山谷先生的詩章躍出。/起初豹只是一個烏有,借身為詞,/想要獲取生命跡象,獲取心跳和簽名?!?/p>

      可以這樣描述:在中國的南山,住著一位詩人(陶淵明)和一只玄豹。因而南山既是詩性之地,也是神性和高蹈之地。到了唐代及其以后,南山雖然有時成為終南山的別稱,但是實際上已被完全虛化了。比如孟浩然《歲暮歸南山》,這個南山就是指終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笨v然他的敝廬是在終南山,但是,詩人心中的南山,已是另一片天地。

      說了南山,再說圍爐。較早寫及“圍爐”這種令人懷念的場景者,我們在梁簡文帝(蕭綱)的《和徐錄事見內(nèi)人作臥具詩》里面找到了雛形:“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邊。紅簾遙不隔,輕帷半卷懸。方知纖手制,詎減縫裳妍。龍刀橫膝上,畫尺墮衣前。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纏。衣裁合歡褶,文作鴛鴦連??p用雙針縷,絮是八蠶綿。香和麗丘蜜,麝吐中臺煙。已入琉璃帳,兼雜太華氈。且共雕爐暖,非同團扇捐。更恐從軍別,空床徒自憐?!边@是一首出自帝王之手的室內(nèi)詩,確實有點兒讓人訝異,它是如此瑣碎又溫情。當(dāng)然,前面提及的白居易,在《問劉十九》所鋪寫的圍爐場景,似乎更為經(jīng)典一些:“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壚。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唐代才女薛濤在《四時回文詩》之冬中也說:“天凍雨寒朝閉戶,雪飛風(fēng)冷夜關(guān)城。鮮紅炭火圍爐暖,淺碧茶甌注茗清。”同樣是雪夜圍爐而坐,男人和女人所思所想是不完全一樣的:白香山想和朋友相對飲酒,而薛洪度則希望獨自閉戶品茗。到了宋代,詞人張元干就更浪漫了,他在《上西平》中說:“臥扁舟,聞寒雨,數(shù)佳期。又還是、輕誤仙姿。小樓夢冷,覺來應(yīng)恨我歸遲。鬢云松處,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縈系,添憔悴,謾孤恓。得見了、說與教知。偎香倚暖,夜?fàn)t圍定酒溫時。任他飛雪灑江天,莫下層梯?!憋@然,張元干雖然雪夜臥于扁舟之上,甚為孤獨,但是他內(nèi)心的圖景則是:偎香倚暖,夜?fàn)t圍定酒溫時。

      在明人劉元卿的《賢弈編》中,還記載著一個圍爐而坐的有趣故事:于啴子與友連床圍爐而坐,其友據(jù)案閱書,而裳曳于火甚熾,于啴子從容起,向友前拱立作禮而致詞曰:適有一事,欲以奉告。念君天性躁急,恐激君怒。欲不以告,則與人非忠。敢請,惟君寬假能忘其怒而后敢言。友人曰:君有何陳,當(dāng)謹(jǐn)奉教。于啴子復(fù)謙讓如初,至再至三,乃始逡巡言曰:時火燃君裳也。友起視之,則毀甚矣。友作色曰:奈何不急以告,而迂緩如是!于啴子曰:人謂君性急,今果然耶?這個于啴子,也真是迂腐得有板有眼,誰要是交上這樣的朋友,那就算是交上大運了。

      圍爐而談,在唐以后,便成了中國知識分子所夢想的一種幸福場景。在清代,還出現(xiàn)了兩本以“圍爐”命名的風(fēng)雅之著:一本是吳喬所寫的《圍爐詩話》,作者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自序中說:辛酉冬,萍梗都門,與東海諸英俊圍爐取暖,啖爆栗,烹苦茶,笑言飆舉,無復(fù)畛畦。其有及于吟詠之道者,小史錄之,時日既積,遂得六卷,命之曰《圍爐詩話》。另一本是王永彬的《圍爐夜話》,序言中也說:寒夜圍爐,田家婦子之樂也。顧篝燈坐對,或默默然無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無所謂樂,不將虛此良夜乎?

      清人似乎特別喜歡“圍爐”,除上面所及,我們還在何剛德的《春明夢錄》及查為仁的《蓮坡詩話》、莊蓮佩的《盤珠詞》中,都看到了圍爐景象。更為有趣的是,筆者近日自江南偶然得到兩方清代的建筑瓷磚:一方正面中間模印陽文楷書“南山圍爐”四字,邊飾連續(xù)花紋,極盡典雅;另一方正面陰刻兩行行書:“大清康熙甲辰年南山/圍爐雅墅界墻記”??滴跫壮郊纯滴跞辏?664年),距今已整整三百五十年了。這兩方磚的用途很清楚,界墻磚,也就是一種帶有地界劃分與確認(rèn)性質(zhì)的私權(quán)建筑用磚。這座“雅墅”的主人,想必當(dāng)是當(dāng)時的江南名門,且富有優(yōu)雅的文化素養(yǎng):他要在悠然的南山(那兒是否真有一座名叫南山的山并不重要),修造一座溫暖又詩意的建筑,那兒跳動著納博科夫所鐘愛的“微暗之火”。

      三百五十年彈指就過去了,南山圍爐雅墅早已湮滅無聞,只留下幾塊殘磚,讓我們可以依稀想見當(dāng)時的繁華。而我們內(nèi)心的南山呢,它又在哪兒?我突然想到去年冬天所寫的那組《唐詩彌撒曲》之《豹隱》:

      據(jù)說多年以后

      一個帝王透過春天的竹林

      看見斑斕的花紋從南山飄過

      回首皇宮如水波幻滅的背影

      正眺望積雪的峰巒

      南山漸遠(yuǎn)隱士的火苗已熄滅

      向以鮮,詩人、學(xué)者,現(xiàn)居成都。主要著作有《超越江湖的詩人》《我的孔子》等。

      猜你喜歡
      聽泉圍爐南山
      圍爐話冬日
      《尋找獾小山》圍爐點評
      《奶奶今天不接你》圍爐點評
      歲寒三九何處暖,圍爐而坐品詩詞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作品二
      南山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8
      夢回南山(外四章)
      散文詩(2017年15期)2018-01-19 03:07:54
      在深秋,共南山
      紅巖(2017年6期)2017-11-28 15:31:37
      王玉嶺藝術(shù)作品欣賞
      武强县| 颍上县| 若尔盖县| 安庆市| 贵州省| 龙山县| 岳阳县| 北票市| 新泰市| 河南省| 徐水县| 米林县| 富蕴县| 鄂托克前旗| 梅州市| 桂林市| 武城县| 临漳县| 区。| 台前县| 饶阳县| 蕲春县| 淳化县| 油尖旺区| 张家港市| 镇赉县| 唐海县| 嘉兴市| 当涂县| 望城县| 清河县| 威海市| 永康市| 从江县| 汉源县| 托里县| 宁河县| 广州市| 万年县| 彭州市|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