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是她
“呯!”“當,當,當……”
原本好端端地待在桌屜里的玻璃水杯突然掉到了地面上,一片片碎裂的玻璃碴與瓷磚摩擦碰撞的聲音在教室內(nèi)回蕩。光滑的玻璃上反射著橙金色的陽光,照進瞳孔中,讓我甚至分不清哪幾道是譏笑的目光,哪幾道才是刺目的太陽光。
我猛然睜開眼,心隨著玻璃片碎了一地。抬頭看了一眼墻上的鐘,4∶55,馬上就要放學了,看來是非遲走不可了。
習慣性地撐著椅子向后靠,“Y,你看我多可憐,你遲走幾分鐘,陪我處理事故現(xiàn)場吧?!?/p>
“不行,今天作業(yè)多,我可不像你寫得那么快,而且遲出校門的話,我爸會說我的?!?/p>
聽到這話,我無奈地轉(zhuǎn)過身去,暗暗握了握桌角,認命地俯下身,小心翼翼地捏著玻璃碎片的鈍邊,一片一片地放進教室后面空置的木盒里。路過同學桌前的時候,倒是有人幸災樂禍地“關心”道:“杯子又碎了一個啦?”我只能撇嘴苦笑,繼續(xù)往前走。
擬聲詞不恰當,玻璃杯摔碎何來三個“當”?聲音“回蕩”也是不符合生活實際的。
“丁零零……”放學鈴響了,同學們蜂擁而出。我嘆了口氣,繼續(xù)撿拾。突然,另外一只手映入眼簾,開始吃力地撿拾玻璃碎片,還差點被鋒利的碎片割傷。
我心中一暖,感激地抬眼,正要與手的主人道謝。
“當!”手一抖,碎玻璃片又掉落地面。此時的我仿佛誤入了另一個時空,其他所有聲音都被遙控器按停,耳邊只有清脆的玻璃聲久久回蕩。
怎么會是她?
以前,她是我的陽光,我們都以為,友誼一定會天長地久。
猶記得那一次思品考試,我誤打誤撞地上交了她的小紙條,從此我們的友誼小船就翻了,彼此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我懷著疑問與不解重新低下頭。多了人手,碎玻璃很快處理完畢。不解歸不解,對于別人的幫助,無論是誰,總要有所表示吧?我站起來,為了防止對視的尷尬,我低下頭,緩緩道:“謝謝你了?!甭曇舻偷梅路鹱约憾悸牪灰?。她看了我一眼,也輕輕地回復了我:“不用謝,今天我值日?!?/p>
突然,她腳步一頓,輕輕喚了一聲我的名字。我微微側(cè)頭,只見她捧著木盒莞爾一笑:“我們來玩?zhèn)€游戲吧,看誰先把玻璃碎片拼好?!蔽乙汇?,同樣報之以微笑:“好呀!”
透明的玻璃杯仿佛從未破碎過,在飛逝的時光中,一塊塊早已四分五裂的玻璃片又重新歸位,好好地放在桌屜中。
一切的一切,恍如一場夢一般。杯子又摔碎了,她幫我處理了碎片。為何,偏偏是她?我出神地想著。
“吃力”不太恰當,畢竟只是玻璃片。如果此處有一段心理活動,大意是說“要是她在,一定會幫助我的”,就有鋪墊了。
這段描寫有些問題:碎玻璃如何“砸”向地面?玻璃聲如何“久久回蕩”?景物的烘托也要注意常理。
這里的細節(jié)很關鍵,不如改成:“你說,打碎的杯子能重新拼好嗎?”因為這個“游戲”難以比賽,也不符合初中生的認知。
結尾點題了,但這個題點得有些生硬,也讓立意平常了些。
本篇作文,作者對事件過程的描寫還算生動,結尾也順利點題了,但是總體來說存在著三個問題:1.有幾處描寫缺少生活的支撐,難以讓讀者“身臨其境”;2.“偏偏是她”雖然較為自然地點題,但“偏偏”二字在文中缺少情節(jié)上的鋪墊;3.彌合友誼的,只是“她”這個人,有點落入俗套,如果能上升到人與人之間的“寬容與諒解”,立意就能顯得深刻一些了。
依據(jù)前面所講的“六法”,本文可以采用“說別人沒說過的話”和“運用聯(lián)想、想象、象征、譬喻”這兩種方法來進行升格。首先,著重描寫“偏偏是”友誼的小船已經(jīng)翻掉的“她”過來幫忙,突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寬容”讓我們重新獲得了友誼,使立意深刻。其次,用“譬喻”的方法將打碎的玻璃杯賦予意義,暗指兩人之間的友誼“打碎”后又順利地彌合。如此行文,文章才會“新人耳目”。
“呯!”原本好端端地待在桌屜里的玻璃水杯突然掉到了地上,碎裂的玻璃碴頓時落滿瓷磚地面。光滑的玻璃上反射著橙色的陽光,照進瞳孔中,讓我甚至分不清哪幾道是譏笑的目光,哪幾道才是刺目的太陽光。
我閉了閉眼又猛然睜開,心也隨著玻璃片碎了一地。抬頭看了一眼墻上的鐘,16點55分,馬上就要放學了,看來是非遲走不可了。
這樣描寫就合乎常理了。
這里的心理活動,為H出場做了鋪墊,并交代了兩人友誼“碎裂”的緣由,“偏偏”也在醞釀中了。
習慣性地撐著椅子向后靠,向后桌求助:“Y,你看我多可憐,你遲走幾分鐘,陪我處理事故現(xiàn)場吧?!?/p>
“不行,今天作業(yè)多,我可不像你寫得那么快,而且遲出校門的話,我爸會說我的。”
Y的拒絕讓我想到了好朋友H。唉,誰讓我們的友誼也“碎”了呢,要不她早就過來幫忙了。求助?我張不了這個口,“斷交”可是我提出的。我無奈地轉(zhuǎn)過身去,暗暗握了握桌角,認命地俯下身,小心翼翼地捏著玻璃碎片的鈍邊,一片一片地放進教室后面空置的木盒里。路過其他同學的桌前,倒是有人幸災樂禍地“關心”了一下道:“杯子又碎一個啦?”我只能撇嘴苦笑,繼續(xù)往前走。
“丁零零……”放學鈴響了,同學們蜂擁而出。我嘆了口氣,繼續(xù)撿拾。突然,另外一只手映入眼簾,開始小心地撿拾玻璃碎片,還差點被鋒利的碎片割傷。
改了一個詞,“吃力”改成“小心”,更符合實際。
我心中一暖,感激地抬眼,正要與那人道謝——是她,H!
“當!”手一抖,碎玻璃片又掉落地面。此時,我仿佛誤入了另一個時空,其他所有聲音都被遙控器按停,耳邊只剩下清脆的玻璃聲。
怎么會是她?以前,她是我的陽光,我們都以為,友誼一定會天長地久。
上次的“思品”考試,我誤打誤撞地上交了她的小紙條,我們的友誼便如玻璃般碎裂,直到現(xiàn)在,彼此沒有說過一句話。
我懷著疑問與不解重新低下頭。多了人手,碎玻璃很快處理完畢。不解歸不解,對于別人的幫助,無論是誰,總要有所表示吧?我站起來,為了防止對視的尷尬,我低下頭,緩緩道:“謝謝你了?!甭曇舻偷貌铧c連自己都聽不見。她看了我一眼,也輕輕地回復了我:“不用謝,今天我值日?!?/p>
這部分屬于細節(jié)描寫,友誼的玻璃杯在一次次精心的呵護中慢慢復原。
“偏偏是她”——最不可能幫助我的H伸出了援手,其實,更是人與人之間的寬容與諒解這樣美好的情感,幫助了身處困境的我。
突然,她腳步一頓,輕輕喚了一聲我的名字。我微微側(cè)頭,只見她捧著木盒莞爾一笑說:“你說,打碎的杯子能重新拼好嗎?”
“能,一定能!”我激動地說。
“那我們把玻璃碎片拼好?”
我一愣,同樣報之以笑容:“好呀!”
透明的玻璃杯仿佛從未破碎過,在飛逝的時光中,一塊塊早已四分五裂的玻璃片又重新歸位,我們用透明膠帶把它們一層又一層地纏好。
一切的一切,恍如一場夢一般。杯子摔碎了,她幫我處理了碎片。為何偏偏是她呢?或許,彌補了友誼裂痕的不僅僅是她,更是人與人之間寶貴的寬容與諒解吧!我出神地想。
修改以后的文章解決了原文的三點不足:1.描寫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實,更好地為情節(jié)與人物服務;2.文末通過心理活動進行點題,使文章的立意更深一層,自然合理;3.用玻璃杯的碎裂與復原來譬喻友誼的碎裂與復原,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性。
“我”是一名八年級的學生。一天早晨去上學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忘記帶公交卡了,同時也沒有帶錢。無奈之下,“我”只好向別人“借”錢。
根據(jù)上面的故事線索,請以“公交站臺上的意外”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我”向幾個人借了錢?2.這些人的年齡、性別特征,以及在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是怎樣的?3.怎樣才能使立意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