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調節(jié)作用

      2017-12-23 06:14:41鄧英欣蔡龍湖謝曉東
      心理研究 2017年6期
      關鍵詞:責任意識個體量表

      鄧英欣 蔡龍湖 謝曉東

      (華南師范大學,廣州 510631)

      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調節(jié)作用

      鄧英欣 蔡龍湖 謝曉東

      (華南師范大學,廣州 510631)

      采用網(wǎng)絡責任意識問卷、社會支持量表和中文網(wǎng)絡成癮量表對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共924名大學生進行調查,考察了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以及網(wǎng)絡責任意識在其中的調節(jié)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1)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顯著負相關;(2)網(wǎng)絡責任意識在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關系中起調節(jié)作用。

      大學生;社會支持;網(wǎng)絡責任意識;網(wǎng)絡成癮

      1 引言

      隨著校園網(wǎng)絡的普及,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成為我國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必需品。互聯(lián)網(wǎng)在給大學生提供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其中網(wǎng)絡成癮是近幾年來備受關注的負面影響之一。網(wǎng)絡成癮(Internet Addiction)又稱“互聯(lián)網(wǎng)成癮綜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是指個體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在線或離線過度使用計算機,進而對其產生依賴的沖動控制失常行為,導致個體明顯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方面的損害[1]。

      國內外研究者均認為,大學生正處于社會和情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都處于網(wǎng)絡成癮高發(fā)的重要年齡段,這也導致了他們成為網(wǎng)絡依賴的潛在危險群體[2,3]。以往的調查表明,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發(fā)生率約為 9.8~13.0%[4,5]。 大量的研究顯示,網(wǎng)絡成癮給大學生學業(yè)、人際和身心發(fā)展帶來了大量負面影響[6,7]。為此,如何減少大學生的網(wǎng)絡成癮及降低網(wǎng)絡成癮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負面影響受到了政府、社會和學界的廣泛關注。

      社會支持被認為是影響人們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8]。社會支持通常是指來自社會各方面包括父母、親戚、朋友等給予個體的精神上或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持系統(tǒng)。國內學者肖水源把社會支持分為三個方面[9]:(1)客觀的支持,包括物質上的直接援助和社會網(wǎng)絡、團體關系的存在和參與;(2)主觀的支持,指的是個體感到在社會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或滿意程度,與個體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3)個體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人與人的支持是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個人在支持別人的同時,也為獲得別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礎[10]。有研究表明,網(wǎng)絡成癮者與非成癮者在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11],較少的社會支持是導致網(wǎng)絡成癮發(fā)生的風險因素[12]。網(wǎng)絡成癮的需求——滿足理論可幫助解釋網(wǎng)絡成癮的成因:由于個體存在個性差異,動機、自我暴露程度等因素會導致社會支持數(shù)量和質量的差異,一些個體在現(xiàn)實社會中無法獲得內心的滿足感,他們轉向通過網(wǎng)絡尋找社會支持[13],從而依賴網(wǎng)絡難以自拔直到發(fā)展為網(wǎng)絡成癮。近些年來,國內研究者對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顯示社會支持得分較低者網(wǎng)絡成癮的發(fā)生率較高,社會支持得分與網(wǎng)絡成癮發(fā)生率存在劑量反應關系[12],社會支持對網(wǎng)絡成癮具有負向的預測作用[14]。據(jù)此,本研究提出假設1: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負相關。

      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能否感受到社會支持不僅與“施助者”(學校或家人、同學和朋友等)有關,更與“受助者”(大學生本人)的感知心態(tài)密切相關[15]。以往的研究表明,諸如責任心、責任意識等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網(wǎng)絡成癮關系密切[16-19]。 網(wǎng)絡責任意識是指網(wǎng)絡社會主體在理解自身在網(wǎng)絡生活中的角色以及網(wǎng)絡社會對網(wǎng)絡主體的行為期望的基礎上,對自身的網(wǎng)絡行為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控制和把握從而使得自身符合網(wǎng)絡社會[20]。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高責任心是導致高社會支持與良好身心狀態(tài)的重要人格因素[21],網(wǎng)絡成癮與責任心呈顯著負相關[22,16]。 張健從理論上分析了責任心喚醒干預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可能性[23]。另外,大量的學者也認為網(wǎng)絡成癮不能自拔是大學生網(wǎng)絡責任意識缺失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18-20]。研究還發(fā)現(xiàn),面對生活事件,具有良好人格特征的個體知覺到的社會支持要遠遠多于具有特殊人格特征的個體[24],因此良好的網(wǎng)絡責任意識可以幫助個體在生活中更容易感知到社會支持。此外,網(wǎng)絡責任意識包含了個體對自身的網(wǎng)絡行為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控制和把握,即網(wǎng)絡責任意識強的個體自控能力也相應較強,他們即便在低社會支持的環(huán)境下,也可以產生自控力[17]。因此,本研究認為高水平的網(wǎng)絡責任意識會提升大學生社會支持對網(wǎng)絡成癮的抑制作用。假設2:網(wǎng)絡責任意識在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之間起調節(jié)作用,即網(wǎng)絡責任意識越強,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負向關系越強。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016年3~5月,采用方便取樣法選取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大一至大三學生共924人。其中,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的學生分別為381、159和384人;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級的學生分別為355、425和139人,5人年級信息缺失;文史專業(yè)學生446人,理工專業(yè)學生453人,25人專業(yè)信息缺失;男生322人,女生581人,21人性別信息缺失;被試年齡在17~2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1.51歲。有效被試的主要特征見表1。

      2.2 研究工具

      2.2.1 網(wǎng)絡責任意識問卷

      本研究采用謝曉東等編制的網(wǎng)絡責任意識調查問卷[37]。研究表明,網(wǎng)絡責任意識調查問卷在中國大學生群體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7]。該問卷共6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1表示不符合,5表示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的網(wǎng)絡責任意識越強。在本研究中,該問卷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89。

      2.2.2 青少年社會支持量表

      采用葉悅妹和戴曉陽編制的青少年社會支持量表[25]。該量表在中國大學生群體中廣泛使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共17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1表示不符合,5表示符合),分別計1~5分,量表總得分越高表示被試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該

      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95。

      2.2.3 中文網(wǎng)絡成癮量表修訂版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Revised, CIAS-R)

      由臺灣學者陳淑惠等人在中文網(wǎng)絡成癮量表(CIAS)基礎上修訂而成[26]。 該量表共 26 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 (1表示極不符合,4表示非常符合),計算所有項目的總得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試的網(wǎng)絡成癮可能性越高。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 0.93。

      2.3 問卷施測和數(shù)據(jù)處理

      由心理學專業(yè)研究生組織,以班級或院系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測試前表達知情同意,宣讀指導語,在所有學生都明白后開始施測。在學生作答完畢后,現(xiàn)場收回問卷并致謝。時間約為30分鐘。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8.0進行。

      3 結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

      采用Harman單因子檢驗[27],對所有變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表明未旋轉和旋轉都得到11個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未旋轉得到的第一個因子能解釋的變異量為20.86%,旋轉得到的第一個因子能解釋的變異量為15.98%,皆遠小于40%的臨界值。此外,在統(tǒng)計控制上,根據(jù)前人研究變量間的交互作用的大小對共同方法偏差的影響不太敏感[28-30]。 因此,共同方法偏差的影響并不嚴重。

      3.2 各變量之間的相關

      相關分析表明(見表1),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顯著負相關,網(wǎng)絡責任意識與網(wǎng)絡成癮顯著負相關網(wǎng)絡責任意識與社會支持顯著正相關。

      表1 各變量之間的相關

      3.3 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調節(jié)作用

      采用層次回歸分析對網(wǎng)絡責任意識在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關系間的調節(jié)效應進行檢驗:第一步,將自變量(社會支持)和調節(jié)變量(網(wǎng)絡責任意識)納入回歸方程;第二步,將自變量和調節(jié)變量構成的調節(jié)項(社會支持×網(wǎng)絡責任意識)納入回歸方程。如果調節(jié)項對網(wǎng)絡成癮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則認為調節(jié)效應顯著。

      表2 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調節(jié)效應

      對被試的性別和年齡進行控制,對自變量和調節(jié)變量進行標準化處理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以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責任意識構成的交互項對網(wǎng)絡成癮的預測作用顯著(β=-0.07,p<0.001)。 進一步簡單斜率檢驗表明(見圖1),對于低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大學生(平均分減一個標準差以下),社會支持對網(wǎng)絡成癮的預測作用不顯著;對于高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大學生(平均分加一個標準差以上),社會支持對網(wǎng)絡成癮的預測作用顯著 (bsimple=-0.02, SE=0.01,t=-2.30,p<0.05)。

      4 討論

      4.1 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社會支持和網(wǎng)絡成癮顯著負相關,這一結果驗證了假設1。由于個體存在個性差異,動機、自我暴露程度等因素會導致社會支持數(shù)量和質量的差異,一些個體在現(xiàn)實社會中無法獲得滿意的社會支持則轉向通過網(wǎng)絡尋找心理滿足[13]。已有研究證明,網(wǎng)絡成癮與尋求家人支持呈顯著負相關,成癮程度越高的個體在遇到困難時向家人尋求幫助的越少[31,32]。 另一方面,社會支持有利于心理調節(jié)、增強自我效能感、提高應對負性事件的技能、抵抗疾病以及降低死亡[33]。當個體遭遇了壓力性事件時,社會支持可以緩沖壓力事件對個體健康的影響,保護個體免遭壓力的破壞[34]。因此,當獲得高水平社會支持的個體在感受到壓力所帶來的消極情緒情感時,更可能避免采用不良方式去應對壓力從而減少網(wǎng)絡依賴行為。

      4.2 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調節(jié)作用

      圖1 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網(wǎng)絡責任意識的調節(jié)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責任意識在大學生感知到的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關系之間起調節(jié)作用,這一結果驗證了假設2。研究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使用與社會交往呈負相關,網(wǎng)絡使用的增加會使用戶的社會疏離感加深,甚至導致抑郁癥[33,35]。Kraut等人的一項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當被試越來越多地使用網(wǎng)絡時,他們與家人的溝通以及其他形式的社會交往都明顯減少[35]。良好的網(wǎng)絡責任意識可以幫助個體在生活中更容易感知到社會支持,即便在低社會支持的環(huán)境下,也可以產生自控力。這是由于網(wǎng)絡責任意識包含了個體對自身的網(wǎng)絡行為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控制和把握,即網(wǎng)絡責任意識強的個體自控能力也相應較強[17]。這種個體在面對困難時不會輕易退縮,不會輕易懷疑自己而氣餒,有較強的堅持性并往往會以積極的信念主動影響周圍環(huán)境,且更愿意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來面對挫折,因此他們也更容易感受到來自朋友的種種支持,并給予正確的評價[36]。并且他們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這一資源應對各種生活事件,提升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對網(wǎng)絡的依賴,從而減少網(wǎng)絡成癮行為的發(fā)生。

      5 結論

      根據(jù)本研究的結果,我們得到如下結論:

      (1)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顯著負相關;

      (2)網(wǎng)絡責任意識在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關系中起著調節(jié)作用,即網(wǎng)絡責任意識越高,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的負向關系越強。

      1 陳迎明,喻躍龍.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現(xiàn)狀及成因探究.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7, (2): 86-89.

      2 Odaci H, Kalkan M.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loneliness and dating anxiety among young adult university students.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 55 (3):1091-1097.

      3 孫倫軒.孫冬梅.我國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文獻計量分析.社會心理科學, 2010, (1): 63-67.

      4 奚曉嵐,張曼如,程灶火,等.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相關心理社會因素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5): 799-803.

      5 劉縣蘭,趙靜波,石海霞,等.孤獨感在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網(wǎng)絡成癮間的中介效應.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15, 31(2): 235-238.

      6 甘媛源,楊化剛,余嘉元.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學業(yè)延遲滿足、學業(yè)拖延的關系.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5,32(6): 463-465.

      7 李小龍,盧寧.深圳大學生述情障礙在網(wǎng)絡成癮與成人依戀中的中介作用.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35(5):760-762.

      8 傅晉斌.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傾向與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16(1): 124-127.

      9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1994, 4(2): 98-102.

      10 劉志芬.社會支持的研究綜述.文教資料,2011,30:127-128.

      11 趙婧,葛秀春,葛玲.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中國校醫(yī), 2011, 25(2): 18-19.

      12 陳新,李鳳華,龍理良,等.社會支持與網(wǎng)絡成癮關系的隊列研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7,21(4):240-243.

      13 Shaw L H, Gant M.In defense of the intern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 loneliness, 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2002, 5(2):157-171.

      14 鄧偉,向純,李得春.民辦高校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成人依戀、自我同一性和社會支持關系的研究.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3, 25(14): 8-12.

      15 鄧英欣,姚翔,黃崢.大學生社會支持穩(wěn)定性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核心自我評價的調節(jié)作用.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

      16 李真,王玲鳳.中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責任心關系.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13, 29(2): 269-271.

      17 方小平,劉建平,鄭治國.大學生自立人格、自我效能及自我控制的關系.心理與行為研究,2015,13(4):500-505.

      18 張雪媛,潘月游.高校網(wǎng)絡道德責任教育研究.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2012, 18(1): 103-104.

      19 王自華,許文婷,翟世川,等.淺析網(wǎng)絡時代大學生責任教育.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4): 49-52.

      20 韓二磊.大學生網(wǎng)絡責任意識缺失問題及其對策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1 黃希庭,鄭涌,李宏翰.學生健全人格養(yǎng)成教育的心理學觀點.廣西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3): 90-94.

      22 楊洋,雷靂,柳銘心.青少年責任心人格、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偏好與“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心理科學,2006,29(4):947-950.

      23 張?。熑涡膯拘眩阂环N干預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探索角度.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12(2):24-26.

      24 Norlander T, Dahlin A, Archer T.Health of women:Associations among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ityforselected patientgroups.Psychological Reports.2000, 86(1): 76-78.

      25 葉悅妹,戴曉陽.大學生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編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08, 16(5): 456-458.

      26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等.中文網(wǎng)絡成癮量表之編制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2003,4(3): 279-294.

      27 PodsakoffP M, MacKenzieS B, PodsakoffN P Sources of method bia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control it.Annual Revie of Psychology, 2012, (63): 539-569.

      28 Aiken L S, West S G.Multiple regression: Testin and interpreting enteractions.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1.

      29 Evans M G.A monte carlo study of the effects o correlated method variance in moderated multiple re gression analysi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 Decision Processes, 1985, 36: 315-342.

      30 KerlingerF N.Foundationsofbehavioralrresearch Orlando, FL: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86.

      31 胡嵐.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傾向與生活事件、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2 孔芳.大學生社會支持、孤獨感與網(wǎng)絡成癮傾向的關系研究.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3 Kraut R, Kiesler S, Boneva B, et al.Internet para dox revisited.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2, 58(1)49-74.

      34 劉曉,黃希庭.社會支持及其對心理健康的作用機制心理研究, 2010, (3): 3-8.

      35 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Interne paradox:A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 volvementand psychologicalwell-being? America Psychologist, 1998, 53(9): 1017-1031.

      36 李積金,柳建興.高校學生壓力和社會支持:核心自我評價的中介作用.社會心理科學,2013,28:51-55.

      37 謝曉東,鄧英欣,蔡龍湖,等.自我效能感在大學生網(wǎng)絡責任意識與網(wǎng)絡成癮間的中介作用.校園心理2017, 15(1): 22-24.

      How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ffects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Network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s Moderator

      Deng Yingxin, Cai Longhu, Xie Xiaodo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With a sample of 924 college student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network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internet addiction,using the Network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Questionnaire, the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Revised (CIASR), and the Social Support Scal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Social support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2)The network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network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nternet addiction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編號:16JDSZ3009)、2016年度廣東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課題(編號:2016WT047)、2016年度華南師范大學共青團青年工作研究課題

      謝曉東,男,講師,碩士。 Email:836714601@qq.com

      猜你喜歡
      責任意識個體量表
      東臺市精準約談 強化企業(yè)責任意識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不斷強化責任意識 著力提高辦理實效
      人大建設(2018年3期)2018-06-06 03:10:46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心理學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學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中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
      PM2.5健康風險度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
      強化責任意識 樹立擔當精神
      平度市| 高雄县| 来凤县| 拉萨市| 贞丰县| 灵山县| 清徐县| 邵阳市| 峨山| 铁岭市| 报价| 万安县| 化隆| 桐柏县| 仁布县| 沾益县| 鄂州市| 武安市| 株洲县| 松桃| 威海市| 博湖县| 汉寿县| 天祝| 岳阳县| 福安市| 崇左市| 阿拉尔市| 进贤县| 万宁市| 阿合奇县| 齐河县| 新丰县| 普兰县| 深水埗区| 嵊州市| 孟州市| 西峡县| 遵义县| 砚山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