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順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而教育的重點,閱讀與理解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健康養(yǎng)成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訓練學生在中文閱讀上的理解能力,訓練學生應用語言文字去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應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則是實現這一教學要求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探討讀寫結合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學實踐操作手段。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實踐手段
(一)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讀寫的熱情和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決定了這一階段他們活潑好動的特征,但同時這一階段也是小學生探索欲和求知欲非常強烈的時期,因此,教師在這一時期要著重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讀寫的興趣,可以為學生推薦適當的有圖讀物,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主動理解,從而激發(fā)自己的寫作興趣,增強自身寫作的信心,提高理解能力和寫作等綜合能力。
(二)在學生充分領會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的前提下進行自我模仿創(chuàng)作。
例如,在小學語文六年級課文<<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者以回憶童年和青年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百草園和對三味書屋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對自由的向往之情。由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回憶幼年趣事,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領學生講述自己的童年軼事,誘導學生主動回憶,引發(fā)內心的情感共鳴,在此基礎上布置仿寫任務,這樣有助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創(chuàng)作出來,在仿寫的過程中達到練習的目的,最終達到提高寫作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的目的。
(三)在學生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進行續(xù)寫
教師在完整的講解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按照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續(xù)寫,實現文章的再創(chuàng)作。這種教學策略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對文章大意的理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并且有助于學生從多種角度理解文章內涵,把握作者情感,在寫作的過程中逐漸鍛煉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
結 論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首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興趣,在寫作思路上進行引導,其次注重引導各個學生對文章大意不同理解的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新,從作者情感的統(tǒng)一、文章內容的統(tǒng)一以及學生對課文本身的理解三個方面教導學生模仿創(chuàng)作,不斷地加以練習,不斷地創(chuàng)新改進,從而最終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達到提高學生本身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