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梅
摘 要:變聲是從童聲變?yōu)槌扇寺曇舻纳碜兓@一時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復雜時期。對于處于變聲期的晉劇學生來說,教師在學生變聲后的學習恢復過程中,應科學地進行戲曲聲樂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嗓子的保護與訓練方法,明確發(fā)聲位置,再塑唱念方法,控制氣息和發(fā)聲的位置。文章研究如何進行晉劇嗓音及變聲期嗓音教學訓練。
關鍵詞:音樂教學;晉劇嗓音;變聲期嗓音;訓練
中圖分類號:J61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6-0084-01
唱腔、念白是戲曲教學中的必修課。戲曲演唱要求字正腔圓,聲情并茂,以字帶聲,以聲傳情。唱為戲曲四功五法之首,嗓音訓練為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長期以來只注重先天條件而不注重后天訓練的狀況,使許多嗓音條件很好的戲曲演員不懂怎樣唱、怎樣用氣,使錯誤的唱法成了習慣,大大影響了演出質(zhì)量。尤其在變聲初期,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正確的指導。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如何進行晉劇嗓音及變聲期嗓音教學訓練進行論述。
一、處理好嗓子的保護與訓練,舒暢自如地吸氣
有的老藝人說:“唱的時候氣要吸到小肚子里?!钡珜嶋H上這是不可能的,從口腔到小肚子要經(jīng)過很長的彎曲的路程,氣只能吸到肺部。如腹部收縮產(chǎn)生的一種腹壓感覺,好像是氣吸到小肚子里了,但并不是演唱所要用的氣息,所以說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教師要教會學生舒暢地深吸氣,氣吸到身體的中段,使胸腔及兩肋擴張后打開喉嚨。開始練的時候先讓學生扎上板帶,但不要扎得太緊,以便吸氣時體會一下周圍膨脹的感覺。變聲期間,必須處理好氣息和發(fā)聲之間的關系。教師應要求學生平時盡量不要吊唱,每天做呼吸練習,使上下胸腹配合進行呼吸,掌握最基本的氣息運用方式。對于變聲比較苦的學生,主要以休息保護為主,教師可讓他們?nèi)フ莆铡靶馗故铰?lián)合呼吸法”。有的學生說:這種呼吸法,一吸氣感覺胃好像繃起來似的。這是因為肺的底下有一層膜,它把肺和胃隔開了,氣吸到肺底,橫隔膜就被氣壓下去了,就會有胃脹的感覺。這時演唱,氣息就會下墜,小腹就會產(chǎn)生往上拉的力量。此外,用戲曲中強調(diào)的“力腰”“長身”,氣也能吸得比較深入,瞪眼、亮相也有助于更好地吸氣。所以,吸氣不能死板地靠做一個吸氣的緩慢動作吸進去,這樣反而僵了。
上課時的唱念就是學與練的結合,唱念不能時間過長。首先,應唱講結合。學生唱念感到累時就停下來,安排一些講戲、角色表演、唱念內(nèi)容、講有關戲曲知識的教學活動。這樣既能傳授給學生專業(yè)知識,也能使學生嗓子得到休息和恢復。其次,應唱評結合。學生唱念時應注意休息,休息時學生可相互評比、相互學習。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嗓子的休息,又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鞏固和檢驗。再次,應教授方法。教師應讓學生明白保護恢復嗓子的重要性,教給學生喊嗓子、吊嗓子、用嗓子的方法。
二、明確發(fā)聲位置,再塑唱念方法
有的學生雖然學明白了呼吸法,但發(fā)出的聲音卻不好,這是因為在解決氣息問題的同時還需要考慮發(fā)聲的位置。正確的發(fā)生位置是:嘴上膛前部為硬腭,長小舌頭的那一帶為軟腭,唱的時候要抬起頭來,想象在小舌頭的地方立一個鴿子蛋,把腔體拱圓。聲音應往鴿子蛋最高點集中著力,如果聲音往鴿子蛋兩邊著力,聲音出來是發(fā)擠,如果往下著力則聲音沉重,而且嘶嘶拉拉的不干凈。喊嗓子時可用手勢幫忙,用手打一個拋物線,看著手勢將聲音拋出去。咽后壁發(fā)軟,聲音就不好聽,出高音困難。做不到時,可以彎下腰或把頭垂下,強迫拉長咽后壁,這時就能感覺聲音還要從眉心部出來。想要獲得這個效果,還需要鼻梁骨節(jié)部幫忙。教學中有一個體會打噴嚏的動作,在鼻子后面有兩個和口腔相通的洞,打噴嚏的時候,這兩個洞必須要打開,聲音的位置是高的,好像是從眼球后面出來似的。經(jīng)過鼻腔、頭腔出來的聲音是藝術嗓音,學生明白這些道理喊嗓子時就可以進行有目的的訓練,邊喊嗓子邊找氣息位置,逐步把握嗓音訓練的科學規(guī)律,從而提高演唱水平。
三、控制氣息和發(fā)聲的位置
要達到完善的演唱水平,運用正確的呼吸至關重要。唱腔中的“氣口”很重要,氣口實際上與歌唱藝術中的氣息和呼吸是一個道理。梆子唱腔中的氣口是用來說明吸氣點和吸氣方式的術語,使用氣口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氣的方法外,還采用偷換氣、小換氣、大換氣等。在表達憤怒的情感時,必須用此方法。這個時候就需要換大氣,會用氣的演員很注重用氣和聲帶的結合,注意保護聲帶。只有用好了丹田氣,才能表現(xiàn)出高超的演唱技巧。在課堂教學中,最有效的嗓音訓練呼吸方式是胸腹式呼吸法和橫隔膜式呼吸法,同時配合傳統(tǒng)的有關訓練口訣和“形、氣、意”的美學概念。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只要正確地、科學地進行戲曲聲樂訓練,幫助學生處理好嗓子的保護與訓練,使他們明確發(fā)聲位置,再塑唱念方法,控制氣息和發(fā)聲的位置,諸多變聲期的嗓音問題都是可以解決好的。
參考文獻:
[1]連夢妤.變聲期的特殊性以及應遵循的嗓音訓練原則[J].音樂時空,2011(07).
[2]邸紅霞.晉劇嗓音訓練初探[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4(02).
[3]唐銀成.加強戲曲聲樂教育鑄就戲曲歌唱人才[J].戲曲藝術,2010(03).
[4]樊鳳龍.晉劇不同行當?shù)墓缠Q特征及其音色調(diào)控[J].中國音樂,2015(02).endprint